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 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义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的。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浙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之意。  相似文献   

4.
●“照”之: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嫉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  相似文献   

5.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你看,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 魏巍《我的老师》情文并茂,韵味隽永,师生百读不厌。文中写道:“……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  相似文献   

6.
张义红 《班主任》2006,(10):46-46
又一个教师节即将来临.路上,我看到上学的孩子们,有的手中拿着精致的工艺品,有的拿着相册,有的拿着漂亮的丝巾……不用问,这是他们送给老师的节日礼物.我暗自思忖:孩子在一个家庭中的花费本来就很大,再给老师送礼物,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家长的负担:虽然孩子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没什么不妥,但这种与钱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式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是,我便在班队会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允许同学们向老师赠送节日礼物,表达祝福之意,但必须做到不花钱.至于什么样的礼物最好、最绝妙?就看你们的喽."  相似文献   

7.
著名画家齐白石为自己立了个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人皆谓之“两笑”。  相似文献   

8.
<正>对教师来说,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进入"得意忘形"的境界,才会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切合课堂生命的要求。"得意"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维度:一是得教材之意;二是得学生之意,了解学生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三是得课堂之意,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忘形"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忘掉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层面,遵循生命陪伴法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师生共创平等和谐教学环境,共享成长快乐。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无需正襟危坐,不必洗耳恭听,不要循规蹈矩,可以直抒己见,可以相互争辩,可以  相似文献   

9.
“谢谢”是英语交际中最常用的礼貌用语之一。学会恰当地使用致谢语的和种表达方式,有助于在交际过程中与对方的沟通,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现将此类用语分类列举如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Thank sb.thank作为及物动词,只与sb.搭配,表示“感谢某人”之意。如: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荆轲刺秦王》写荆轲刺秦王不成,“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课本注“箕踞”曰:“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着地,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何以说“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呢? 这与古代衣饰文化有关。三千年以前,还没有现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歌 《英语沙龙》2014,(4):50-51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互相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过西方节日,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近两个月的"圣诞季"里,互送礼物也成了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人们习惯用互送苹果来祈求平安。这给圣诞节这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的西方宗教节日注入的新的活力。如今,互送礼物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节日,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2.
课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节选部分一共有十处写到门子或贾雨村的笑,在此稍作分析。第一处,贾雨村倚仗贾王二府之力,得任应天知府。一到任就有一桩久判不决的命案。他想借此案来重塑自己形象,便大张旗鼓地“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此时,案旁门子朝他使眼色加以阻止。雨村便退堂,与门子共至密室,“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一个“忙”字,可见门子急切地想与雨村建立起“工作感情”,为自己以后能从他那儿捞取好处的不可告人心态。门子边笑边问,同时奉承讨好了对方。问中既“叙了旧情”,…  相似文献   

13.
<正>白送人东西,有时意味着施舍,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奖人东西,是对人的肯定,是对人的尊重。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孩子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孩子就把当老师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导读》2014,(9):12-12
正安徽宣城高莹莹:我觉得在教师节里,我们学生应该给老师送礼物,但送的礼物要能表达自己的心意,最好是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和贺卡。因为送礼物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安徽淮南顾东春:我是一位学生家长,也是一位教师,我不赞成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我没给孩子的老师送过礼物;工作20多年了,我也没有收过学生的礼物。作为教师和家长都要摆正心态,坦然面对,别想得太复杂,送与不送,教师节都在那里!  相似文献   

15.
成强 《现代语文》2005,(1):38-38
笔者有一位学生,现在在外地上大学,学的是中文,经常给我写信,但每次来信在信封上都写是“西藏中学某某老师敬收”。这个“敬”字显然是用错了。说“敬收”是让对方恭敬地收,用在这里,反而给对方造成了自大和傲慢的印象。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样用的不是偶然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的一个老同学来访,我与他谈到的此事,他哈哈一笑,说:“如果是我,我就用‘敬启’”。  相似文献   

16.
"笑纳"并非笑着纳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   ……  相似文献   

17.
“接应”的书面意义是:战斗或体育比赛时,配合自己一方的人行动。“接应者”需要更多地关注对方,配合对方,服务对方,为对方“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8.
“自尊”     
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所谓"自尊"就是尊重自己,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和侮辱。其实,在中国古代社会,"自尊"的涵义比较宽泛,既属于道德范畴和做人处事的原则,也有自立为王称帝之意,还有唯我独尊和妄自尊大之意。  相似文献   

19.
李朋伟 《西藏教育》2014,(11):63-64
<正>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假如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多些理解和宽容,从而改善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换位思考是增强师生沟通效  相似文献   

20.
作为班主任,常常听到有学生在羡慕别人:"你昨天过生日,有那么多同学给你送礼物,你真幸福";"你又买了新衣服了,还是名牌,你真幸福";"啊,你们家都买车了,你让我们好嫉妒哟,你真幸福"……在感叹别人幸福的同时却不断发出"唉、唉"的叹息声,仿佛自己是多么的不幸。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