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孙建国 《学子》2014,(4):3-3
正昨天,参加了学生们举行的同学聚会,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杯来盏往,相谈甚欢,我这个老师也完全融入气氛,凡敬酒者一律来者不拒,学生斌最后一个与我举杯":老师,您还记得当年那十元钱的事吗?"虽然我有点头晕目眩,但当年那"十元钱的故事"却非常清晰地闪现在脑畔:十年前的一个下午,同学们都早早到操场上互相嬉戏,等着体育老师来上体育课,唯独斌  相似文献   

2.
清明假日,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学生回家来。他们找到我,又一次谈论着当下的教育和他们当年的成长。已成为当地名师的张刚说:"老师,您曾经对我说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现在我也经常用这句话来教育学生。"我问:"是哪句话啊?"张刚说:"就是那句‘你能行,但是,你一定得努力’"。  相似文献   

3.
方玲玲 《班主任》2014,(3):58-58
班里一个不想读书的学生问我:"老师,您读书时是不是总考第一名?"听到这个问题,我有些惊讶,同时思考着该怎么回答。我完全可以告诉她我当年是如何如何厉害,像其他很多老师一样,在学生心中树立更加完美的形象。但我知道,我必须实话实说。于是,我对她说:"其实我并没有你想象中那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文》2005,(5):26-26
那扇敲错的门,却让我捡回了过去的时光、久违的感动和温情……一个春天的晚上,我去一所中学找位老朋友,由于不知道她住几楼,我开始打听。其实,那幢楼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扎小辫的学习委员时,曾抱着大沓本子来这儿交给老师们批改。十年了,新楼成旧楼,我已不记得当年曾敲过的门。  相似文献   

5.
实习老师     
<正>那年春天,当了一个多月的实习老师。到学校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实习的学校,恰巧是我初中时的母校光明中学。十多年后,再一次走进那幢"山"字形内廊式的法式建筑,不是作为学生、校友,而是作为实习老师,在三楼最大的办公室语文教研室里,与当年教过我的康铎老师,少  相似文献   

6.
一个春天的晚上,我去一所中学找位老朋友,由于不知道她住几楼,我开始打听。其实,那幢楼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扎小辫的学习委员时,曾抱着大沓本子来这儿交给老师们批改。十年了,新楼成旧楼,我已不记得当年曾敲过的门。朋友不久前搬入,我按估计的楼层敲开一扇门,展开笑脸:“请问——”打听的话还没说出口,开门的中年妇女已惊愕、微笑,然后激动地说:“老王,你的学生来看你了!”很快我看见了他口中的“老王”,那张面孔不太熟悉了,可出现的刹那,我还是在记忆里找到了影子,很快重叠——竟是我初中的班主任王老师。那一刻我真的完全…  相似文献   

7.
<正>一大早,走进办公室,我便习惯性打开电脑登上QQ。一个陌生的头像不停闪动着,我双击了一下:"刘老师,您好!冒昧加您为好友,请见谅!我是您的‘临时’学生魏挺,现在已经毕业,即将站上三尺讲台。十多年过去了,您一定不记得我了(您只教了我两周),但我脑海中您的形象依然是那么清晰。我之所以选择做教师,完全得益于那堂语文课……"望着屏幕上的留言,我陷入了沉思,十多年前的那一幕渐渐清晰地回放出来——  相似文献   

8.
主编的话     
前几天一个晚上,女儿来电话,电话那头她带着哭腔说:"妈,下午跑800米,都把我累趴下了,还过不了关,怎么办?"800米,那不是她的强项吗?当年她可是听着MP3跑了3分08秒的。  相似文献   

9.
许多年前,刚参加教育工作,同事指着一位形容憔悴的正在操场上带学生活动的老教师对我说:“小邓,你看,几十年后,那就是我们。”我心中不觉一震:那毫无活力、近乎迟钝的人会是我吗?时光流逝,我已不再是当年的小邓了,某一天,我又想到了那个场景,我感到自己也在不断地沉沦,繁杂的事  相似文献   

10.
李秀芹 《班主任》2012,(1):28-28
正中午,我收到一封来自远方某高校的信。展开信笺,只有寥寥几个字:"李老师,谢谢您当年那微笑的眼神。"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张照片,那是一个眼睛透着狡黠、身上还带着一股顽皮气的女孩子。她是我以前的一个学生。虽说是女孩,却很难管理。成绩特差不说,个人卫生也不  相似文献   

11.
站在这讲台     
今天,我收到了一张意义非凡的结婚请帖——是我第一届的学生寄的,遥想当年,我20岁,他们才十来岁。看着请帖上那熟悉得恍如昨天的名字,我不得不“老气横秋”的唱一声:“岁月催人老啊!”唱罢,竞也有一滴泪珠顺着眼角落下……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字条     
<正>已毕业十多年的一个学生,给我寄来了礼物——当年我给他写的一张字条。这张字条字迹模糊,纸边已经起毛了,看得出来,它使用的频率很高。上面的内容很简单:"你真厉害,你超越了同龄人的思维水平,照此下去——不得了!"这张字条伴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师,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有关公民权利的课文内容.第二天,他让一位同学说出十项公民权利.那学生没有回应,老师说:‘那就列举五项好了.'学生仍不出声.老师只好无奈地说:‘你只要讲出一项权利就好了.'学生回答道:‘公民有权保持沉默.'"接着,我又具体介绍了我国公民"沉默权"的法律依据(宪法关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和我国司法界对公民"沉默权"目前还存在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不重要的人一个老师将做作业的学生分组,十二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这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老师就让他换了,并且问他:"其他的组员你也讨厌吗?"学生说:"没有,其他组员我都很喜欢。"老师问:"那你讨厌的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那个学生答:"一点都不重要。"老师说:"十个好朋友都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相似文献   

15.
那天中午,我无意中到班上看看,发现有两个学生在斗嘴。一个是班长,另一个是班上有名的"乐翻天"。一个说:"在班上,你成绩最差,真笨!"另一个针锋相对:"你成绩最好,连积木车都不会拼,也笨!""我不喜欢玩玩具!""那我也不喜欢搞学习!"见我走过来,两个学生才住嘴。我很生气,批评了他们,并且没收了"乐翻天"的积木车。回到办公  相似文献   

16.
王有鹏 《教书育人》2013,(13):34-35
据说,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义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回答:"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日继地苦练呢?"宫本回答道:"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要成为一流的剑客,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确立了杠杆原理后,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众所周知,在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却是行不通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批评教育学生时,也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在我初为班主任时,一件小事将我从尴尬中解救出来,让我真正找到了批评教育学生的支点——真挚。那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可再多的火把也无法抵挡学生不交作业的汹汹之势。开学不久,"你们班有十来  相似文献   

18.
你是谁?     
正他回到家里,走进卧房,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陌生女人坐在窗前的扶手椅上喝茶,很觉奇怪,大声问道:"你是谁?"那女人看着他,满眼都是泪,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说:"我是董芊,张过你不认得我吗?"张过冷笑道:"你说你是董芊?你以为我不认得她吗?"他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才是董芊,我和董芊。"那是一张结婚照。那时的张过头发蓬松,面目英俊,身边的董芊披着婚纱,天使一般。这句话,是他当年说过的。"看见了吗?敢来冒充?"  相似文献   

19.
一辈子的痛     
刘兆强 《班主任》2014,(7):62-62
正不知不觉当教师已十年,每当忆起我从教之初的那一幕,我的心就被刺得生疼,这种疼也许会伴随我一生。那天校领导"突然"去听我的课,毫无教学经验的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只好硬着头皮开始讲课。备课时我准备了五个问题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很不主动,到第二个问题时,我不想再反复要求学生主动举手回答,便指着前排离我较近的一名女生说:"这位女同学,你来回答一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华人孩子都在学钢琴,我家的三个宝当然也不例外。当年为了买我家那架昂贵的亚马哈钢琴,我们省吃俭用,简直把钢琴当成一个活宝贝来养着了。十多年来,我风雨不误地接送孩子们上下钢琴课,我对钢琴再没感情,都培养出感情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