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的《全宋诗》第十二册家定国小传中说家定国是"仁宗皇祐进士"。"皇祐"误,应是"嘉祐"。嘉祐也是仁宗年号。据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22《选举志·进士》载,家定国是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进士。同科进士还有眉山的苏轼,苏辙兄弟。苏辙有《送家定国同年赴永康掾》一诗(见《栾城集)卷2),"同年"即指家定国与诗  相似文献   

2.
从宋至今,各种版本的《栾城集》均未附录苏辙的墓志铭,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076),安徽太平、石埭两县的苏氏后裔所编的六卷本《苏氏族谱》,却载有刘安世撰写的《黄门侍郎苏公墓志铭》。本文以苏辙著述,特别是他的自传《颍滨遗老传》和宋人孙汝听的《苏颖滨年表》来核对《墓志铭》的内容,列举出十八条可疑之处,证明《墓志铭》的可信度很差,这位与苏轼兄弟同朝为官的“刘安世”似乎连《栾城集》也未读过,认为《墓志铭》不可能是刘安世所作,也不可能是宋人伪托,当为不熟悉苏辙生平及宋代典章的明清人伪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籍总目》等只著录四卷本《闽小纪》清康熙刻本一种,但实际现存至少三种;其中中科乙本为康熙六年左右原刻本;上甲本、上乙本、国甲本、人大本等应该是直接据原刻本而来的翻刻本;中科甲本、国乙本是康熙原刻增修本的翻刻本,经考证改易内容及增修改易方式可知,其增修改易出自周亮工之手。从周亮工对四卷本《闽小纪》的四处改动包括特意将自身见闻替换为郑圭甫诗、天头增加五泄瀑布一句、卷二卷四大篇幅增加他人作品,这些改动不乏深意。现存二卷本《闽小纪》之《说铃》本"闽酒""闽茶"条多余内容并非新内容,而是吴震方从四卷本的"闽酒曲""闽茶曲"小注中辑录而来。来新夏先生参校所用"赖刻"二卷本实际来源于《说铃》本,恐有书商作伪之嫌。  相似文献   

4.
《诗式》存在三个版本系统,即五卷本系统、《吟窗杂录》本系统和一卷本系统。吟窗杂录和五卷本相比可见:《诗评》由五卷本《诗式》"评曰"冠首的条目辑录而成,反映了《诗式》成书过程的理论修订。  相似文献   

5.
一、吴炎(1152—1221年) 吴炎字济之,号若峰,邵武人。宋绍熙四年(1193)刻印《东莱先生标注三苏文集》,为吕祖谦标注。三苏文集分别为苏洵《老泉集》、苏轼《东坡集》、苏辙《颖滨集》。其中《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十二卷,今北京图书馆存。  相似文献   

6.
敦煌写本白居易诗,为唐人手抄的一部相对完整的白居易作品,编号为伯五五四二。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著录,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附影印宋本《白氏文集》后)。此卷袖珍折叶装本,存八页半,首载《寄元九微之》诗一首及元稹《和乐天韵同前》诗,以下载《上阳人》等《新乐府》诗16首(王重民著录15首,漏《道州民》一首),末首《盐商妇》仅存一行。此卷遇至尊空格,是唐人写本原式。王重民疑为《新乐府》在"当时单行之原帙",又《寄元九微之》诗(见于《白氏文集》卷九,即《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同为元和四年作品"(应为元和五  相似文献   

7.
《全宋诗》册七卷三八三、三八四收张伯玉诗二卷,与他人重出者凡二十首,其中能确知误收的为十六首。1·误收葛闳诗册七卷三八三页四七三一至四七三四张伯玉《寄睦州朱少卿》至《题新定红蕖阁》共十五首,册五卷二六三页三三五三葛闳名下入“存目”,出《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引《严陵集》,并有整理者附注:“此诗及以下各诗共十五首,文渊阁四库本《严陵集》题葛闳作。然《提要》罗列作者姓名,不及葛闳。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及渐西村舍汇刊本《严陵集》,均无葛闳姓名。察其诗意,应上承前列作者,为张伯玉诗。”查页四七三二《题思范轩二首》其二“接…  相似文献   

8.
《灵台秘苑》是中国古代天文占验集大成之作,收编在《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里。纪昀在《提要》里说:"谨案《灵台秘苑》十五卷,北周太史中大夫新野庾季才原撰,而宋人所重修也。季才之书见于《隋志》者一百十五卷,《周书》本传又作一百十卷,此为北宋时奉敕删订之本。"关于此书的价值,纪昀又说:"虽(?)祥小术,不足言观文察变之道,顾《隋志》所载天象诸书,今无一存,此书据季才所撰为蓝本,则以前之古帙尚藉以略见。大凡存为考证之资;亦无不可也。"此书卷目如后:卷一、步天歌星图,卷二、星总,卷三、十二分野,卷四、气,卷五、风,卷六、天  相似文献   

9.
刘学箕(1178——?)字习之,自号种春子,崇安(今属福建)人。宋代理学家刘子翠之孙,隐居不仕。家饶池馆,有堂名方是闲,故又号方是闲居士。为文高爽闲雅,刘淮称其"笔力豪放,诗摩香山之垒,词拍稼轩之肩。"著有《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上卷为古今体诗,下卷为赋、杂文及词三十八首。《全宋词》所收学箕词亦皆三十八首。今检四库全书本《方是闲居士小稿》卷下有《水仙说》一文,文曰:"予酷爱水仙花,以金华仙伯  相似文献   

10.
清代盛行辑佚,尤重《世本》。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讲:"(清儒辑佚)古史中的《世本》及《竹书纪年》为主要品。"现存刊行本,有金溪王谟二卷、承德孙冯翼一卷、嘉兴陈其荣二卷、江都秦嘉谟十卷、武威张澍五卷、通州雷学淇二卷、高邮茆泮林六卷(以下简称)。尚有近人王梓材作《世本集览》,有目无实。1957年商务印书馆将诸本合编出版,名之曰《世本八种》,此书附有简略的校勘记,匡谬正俗,颇惠学人。但是,本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人对清辑《世本》逐本研究,有关的史学史著作很少评论《世本》,对诸辑本的褒贬不一。本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元末明初的《南溪笔录群贤诗话》,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部分文字可补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之缺.据现有文献,该书最早刊刻于明正德五年,分前、后、续三集(卷).《四库全书总目》、《天一阁进呈书目》等所谓二卷本,实为三卷本之残本;《四库存目丛书》影印三卷本残本却标为二卷本;《千顷堂书目》所言四卷本,亦当为三卷本.  相似文献   

12.
庾信诗《集周公处连句》云:"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这首诗诗题中的"周公"是谁?清人倪瑶在《庾子山集注》卷之四中说:"周公,陈尚书周弘正也。弘正入周,信集其处,有伤旧国之词。"由于倪璠认定这首诗诗题中的周公是陈尚书周弘正,又其《庾子山集注》有多种印本行世,故当代学者舒宝璋:《庾信选集》(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鲁同群著:《庾信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林怡著《庾信研  相似文献   

13.
宗炳《画山水序》有一句云:“而贤者通”,“通”字甚少有人注意,而实至为重要者。《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疏:“通晓于幽明之道而无事不知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唐君毅称之为“交感之际”,即吾人生命体验之起点。察《全晋文》卷二九王修《贤人论》,有云:“敬未能暗与理会,何得不求通?”《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洞”者空也,空者通也。故《全宋文》卷二十宗炳《答何衡阳书》:“佛经所谓本无者,非谓众缘和合进皆空也……贤者心与理一,故颜子‘庶乎屡空’,有若无、实若虚也”;卷二十一《明佛论》:“虽以颜子之微微,  相似文献   

14.
《史学要义》四卷,补卷一卷,凡五卷,明代卜大有辑、徐栻作叙,万历五年(1577)刻本,据今已四百二十二年,后世未曾重刻。今仅存两部,分别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史学要义》卷一至卷四,卷首各有目录;补卷卷首无目录,其目,视所补内容分别列于上述各卷目录之后,并冠以"补集"二字,以示区分。《史学要义》所辑之文,是历代学人讨论史学之作,上起西汉,下迄明代。诸文体例,有疏、表、事状、书、论、序、跋、传记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六《集部·别集类存目三》:"《洹词别本》十七卷,附录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崔铣撰。"又云:"是集原本为赵王所刊,仅十二卷,编年排次而不分体;此本乃嘉靖甲寅池州知府周镐命贵池教谕  相似文献   

16.
江休复,字邻几,宋开封陈留人。举进士及第,调蓝山尉,历官大理寺丞、监蔡州商税、为集贤校理、出知同州、提点陕西路刑狱、修起居注,累迁刑部郎中。仁宗嘉祐五年(1060)四月以疾终于京师,享年五十六岁。著有《唐宜鉴》十五卷,《春秋世论》三十卷,《文集》二十卷,今均不存。生平详欧阳修《居士集》卷三十三《江邻几墓志铭》。所著《江邻几杂志》一书,后人多有称引,宋晁公武云:"休复,欧阳永叔之执友,其所记精博,绝人远甚。"明胡应麟云:"《江邻几杂志》,宋人极推,今不传,略见《说郛》。"此书所载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轶事逸闻,涉及者多为当时名公及其交友;二是诗话类;三是记地方风俗人情。流传至今,已非原貌。顷因整理此书,觉疑点不少,略为考之。  相似文献   

17.
囊括了苏童二十余年创作的120个经典短篇的"苏童短篇小说编年"五卷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这是苏童的作品首次以编年形式出版。这五卷小说时间跨度从1984至2006年,由苏童自己编选,按照时间顺序分别结集为《桑园留念》、《狂奔》、《十八相送》、《白沙》、《垂杨柳》。《短篇小说》一文是苏童为这五卷书写的自序。题目由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8.
一、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孟浩然、王维宋苏轼王维三、高适、岑参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四、杜甫《春春日忆李白》李白、庾信、(?)(?) 五、孔(?)父、韩准、裴政、张叔阳、陶沔六、《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七、韩愈、柳宗元八、白居易九、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陈鸿《长恨歌传》元稹《(?)莺莺传》  相似文献   

19.
拙文《恢复〈老子〉古本面貌》(《文献》92年3期)曾谈到帛书与今本老子文字上的差异,但只是略举了五、六个例子,语焉不详,远未展开。因为文字差异而掩盖老子重要论断的,实有必要详加研究。除了已有专文论及的外,这里还须另择其主要者,再呈刍荛之见,求教师友。一、"企者不立"与"吹者不立" 今本二十四章开头两句,各本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前论帛书老子时,我们认为这是后人的文饰,胜过帛书。后来发觉不对,因为帛书都只有一句:"炊者不立"。  相似文献   

20.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系日本天台宗智证大师圆珍所撰,著录其携归日本之佛教经疏达千卷之多。本文引述内外诸典,就其目录所载经论名称卷数,与其他经目及通行本之异同略作梳理,并间涉翻译撰著者之介绍,以为进一步研究之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