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农民的阶层分化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既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革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以适应农民的阶层分化,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由原来的单纯农业劳动者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村智力劳动者等多个阶层。阶层分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农村阶层结构分化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探讨了促进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对农村阶层分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发生在农村中的一次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调整过程,因此,土地流转必然影响着农村的阶层分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土地流转影响着农村的职业分层、经济分层和主观分层;其次,土地流转重塑了农村阶层结构,丰富了农村阶层体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新兴的农民阶层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带带来了新的不稳定性因素,影响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阶层分化是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党的政策为引导,以市场机制为动力逐步形成的,这对农村政治发展来说。则面临着政治参与、利益整合和政治稳定的挑战。因此,应积极促进农村阶层分化。健全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完善政治参与渠道,加强农村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整合,合理定位各阶层的政治地位以优化权力配置,从而使阶层分化成为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社会出现了不同利益集团,中国农业已分为农村劳动者,农民工人等8个阶层,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较大,干群关系紧张、城乡矛盾加剧等现象,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为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化整合,政治制度整合、法律整合及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阶层分化与重组30年:过程、特征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阶层分化与重组经历了剧烈分化、持续快速分化和在分化中开始整合三个阶段.这一过程呈现出工业劳动者数量超过农业劳动者数量、与非公经济相联系的阶层发展迅速、社会全面流动态势、"两栖人"现象消亡与反复并存、阶层间经济差距拉大等特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化提速这一因素的强化,阶层分化仍将以较高的速度继续,但阶层整合会更突出一些,中国的社会结构在整体上将逐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社会学探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推进为当代中国农民阶层的分化提供了契机。农民阶层的分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仍处于分化的初级阶段。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剖析农民阶层分化与我国现代化的关系 ,探讨加快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的途径。这些问题的探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民对社会性资源的占有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由此带来阶层分化,给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我们新时期开展农村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演变表明,农村社会各阶层和谐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调整农村阶层利益格局,淡化阶层边界、控制阶层贫富分化,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和谐发展的道路在当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浅论农民阶层分化原因及分化后农村出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阶层分化状况引起了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在河南东部一个农村的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当地农民分为五个阶层,在分析农民阶层分化的原因的同时笔者提出了农民分化之后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宗族势力在当代中国农村仍然有其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具有妨碍农村民主选举、妨碍国家政策贯彻、妨碍先进文化传播、妨碍农村稳定等消极影响。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必须消除宗族势力存在的地理因素,落实农村民主政治制度,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法治观和平等观,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国家控制力的支撑,用以先进文化武装的群众力量有组织地抑制宗族势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选取苏北农村幼儿园园长145人对其进行调查并分层随机选取15人进行结构式访谈,主要探讨苏北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期望对苏北农村幼儿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农民流动、SARS与公民保障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长期形成的以城乡二元分割为基础的保障体制障碍,使上亿流动农民成为SARS攻击中十分脆弱的社会群体。政府以前所未有的举措扼制SARS向农村蔓延的事实说明:流动使农民超越狭隘的私人性和地域性,第一次赋予其公共性社会身份。而政治平等的公民需要以社会平等的公共身份为支撑。为此,应该从平均民权的理念出发,改革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建立公民保障网络,特别是为农村提供基本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周谷平  余源晶 《教育研究》2012,(2):35-40,52
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为研究素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政策文本进行解读,考察近30年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关注点及走向发现,《工作要点》对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和教育补偿均有涉及,关注点分布均匀,新世纪后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面有所扩展。从整体走势看,政策话语对公平问题的关注呈低起点、快提升的特点。《工作要点》的用词和行文中对农村地区、农村教育和农村地区教育对象表现出明显的话语关注,正是中央的文件精神在教育政策中的具体体现,表明我国教育政策对教育区域公平的关注日益具体和深入。教育公平将成为政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preliminary findings that preparing teachers for rural positio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urkey’s conditions, little has been reported regarding the measur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pare teachers for remote areas. In response to this gap,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provide some preliminary views about the expectation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in relation to rural teaching from a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adigm.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n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from 115 senior pre-service teachers in a large Turkish university.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data revealed that participants had polarised views about the issue. While some of them viewed the experience positively, others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challenges. Pre-service teachers’ vague and dichotomous images concerning rural teaching suggested that they had some preconceptions formed through media representations or word of mou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long with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16.
阿马蒂亚·森在对传统发展观全面反思的基础上,超越传统经济学家对发展理论的一般性修正,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的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他主张以实质自由的视角看待发展。我国农村地区从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实质自由的视角来看,这一教育改革措施也必将对农村地区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1926年的《农村教育》讲稿中,通过对农村教育的历史、性质和现状的分析,论述了新农村教育的特点和办学方法,指出农村教育的宗旨是谋求农民利益,并阐述了农村教育与农民革命的高度一致性。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 ,山区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已成为山区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山区农村中学应围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管理协调、注重在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的渗透等方面 ,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