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事是否作为教育理论探究的方式可从三方面求证:对理论的再认识、叙事的基本品质以及叙事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首先,现象学一解释学视野下的理论不再是借助概念逻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是转向了对现象的诠释,由此,不同的研究角度即有不同的理论.叙事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无疑成为教育理论的探究方式之一.其次,叙事具有对教育精神的领悟和坚持、明确的教育概念架构及教育视界等教育理论探究的基本品质,是对制度化教育超越的积极探索.再次,在教育理论发展中,叙事具有适切于教育生活研究,致力于对教育生活的理解,观照教育现实以及从多层面表达教育理论的优势,从而使其理论身份的确认更合乎理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塞尔心灵哲学之意向性理论的视角来探讨教育叙事研究的意向性基础.叙事作为人类的一种言语行为是具有意向性的,透过对叙事者言语行为的意向性的考察,从而理解教育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本文通过探讨教育叙事研究的本体问题、理论基础及价值取向,分析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实践应用研究以及实践程序研究,为进行后续研究提供依据,为开展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影视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搜集、解构和重构教育影视作品,研究教育故事中的显白教诲或隐含道理,揭示该作品的教育意义或教育主题的一种解释性理解活动;它具有课堂教学价值、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和理论价值;教学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与非教学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具有不同的程序。  相似文献   

5.
探寻教育叙事的本义,全面理解教育叙事进入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由来,对于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把教育叙事作为一种审视教师教育研究的新视角,通过教育叙事重构教师实践的基本结构,重构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关系,将成为解决诸多教育问题的一种有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认识理解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前提.为合理地认识儿童、实现对儿童的深层理解和把握,儿童生活叙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选择.文章通过对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伽达默尔等人的相关理论进行理路梳理,力图融合“成人的视角”与“儿童的视角”,探索一种特殊的成人视角——“儿童视角”.并以一则儿童生活叙事为例,分别运用三种视角进行叙事解构与重构,探索并探讨了运用儿童视角、在视域融合中进行儿童生活叙事的方法选择和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叙事探究是关于"讲故事"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个基于现象基础之上的"从现场到现场文本再到研究文本"的过程。"三维空间"是教育叙事探究的核心概念。教育叙事探究者在获取现场文本时就时刻处在不同的"三维空间"中,进而寻找到教育的真正问题。过往关于教育叙事探究存在三种质疑之声:没有理论假设的叙事难以提取结果,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低,理论提取呈现多元化。清晰地认识"三维空间"的概念有助于对三种质疑之声的再认识,进而在整体上对教育叙事探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教学理解的质性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式,对于健进教师自我反思,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教育叙事研究还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育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9.
从存在主义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国内外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从存在主义与解释学的视角阐释了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对个体存在的关切;重构自我,推己及人;敞开自己的经验,与文本进行交流;研究者的姿态是陪伴和欣赏。  相似文献   

10.
姜麟 《华章》2007,(4):123-123
《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作品.狄更斯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双重叙事视角的运用.研究双重叙事视角不仅有助于对小说的深入理解,而且能佐证并丰富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