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芬 《东南传播》2011,(5):120-121
成舍我作为一个民间报人,以他的“世界报系”、《民生报》、《立报》等的成功创办为世人熟知。他的梦想就是要在中国推行报业托拉斯,成为中国的新闻巨头,为此,他锲而不舍地进行着办报实践。虽然他的梦最终破灭了,但他的办报经验仍在给中国报业的发展提供着有益的借鉴。本文拟从成舍我的办报实践出发,分析其报业托拉斯构想中的可行性策略,给当代晚报都市报在新闻业务与经营管理上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肖俊 《新闻三昧》2007,(3):55-56
在中国近现代报业史上,作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中国报业大王,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史量才的名字是不能不提的。他在1921年10月出资盘下上海《申报》,自任《申报》总经理,以“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为办报精神,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和报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引入西方报业竞争机制,开展了近现代中国民族资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京城的报业市场热闹非凡,新媒体纷出又纷争。有人说,面对京城报业的博弈,有一个人比较从容。此人即是原《北京青年报》社长、现《北京娱乐信报》(以下简称《信报》)的社长崔恩卿。"他之所以从容,是因为看到了规律"。《北京青年报》以他领军,在90、91年就开始明确地走向市场化,开始把广告经营推到前沿,成为中国报业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1815—1874》追溯了中国近代报业的源起,探讨了近代报业的发展轨迹。它清晰地展现了从1815年到1874年六十年间我国汉文报刊的发展变化,有不少独到见解。1966年他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就走上了一条略异于一般中国新闻史研究者的道路。也就是说,他那个时候就立志研究中国近代报刊。他首先翻阅了被许多学者忽略的“官版翻刻汉字新闻”。他获得了研究中国近代报业的珍贵史料。他还从著名的研究中国新闻史专家小  相似文献   

5.
成舍我的“两个效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舍我是我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报人、报业经营家、中国报业托拉斯的先行者。他一生致力于新闻事业,成立了“世界报系”,创办了《民生报》、《立报》,创建了新闻学校。他的新闻从业生涯集业务工作者和报业经营者于一身,这一双重身份使其新闻思想集中体现为报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四川大学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邱沛篁教授和四川日报总编辑唐小强主编的《报业通论》一书。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在序言中认为,《报业通论》体现出了几个重要特色:“创新性和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以及“知识性与趣味性”,他高度评价该书“是我国报业研究中一项可喜的成果”,“是一部带有报业小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这个评价是颇为中肯的。学术研究可以从不同研究领域中去寻求发展空间,而每一个维度上的寻求可能都会丰富新闻传播学的科学性。毫无疑问,当我们把《报业通论》…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戊戍变法后又号更生,广东南海县人。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康有为虽然主要不是以一个报人而名垂青史的,但是,在中国近代报业史上却有重要地位,从1895年《万国公报》创办到1917年《不忍》杂志的复刊,康有为的报业活动长达23年之久。他一生亲自创办的报刊在7种以上,如著名的《时务报》、《知新报》、《清议报》等。康有为的报业活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不是作为某一家报刊的经理和主笔从事具体的办报工作,而是作为统帅者,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的领导和指挥活动。因此,康有…  相似文献   

8.
在遍访了武汉、上海、南京、广州等一系列报业竞争激烈的重点城市,梳理了这些地区报业竞争与新媒体运用的实践与创新后,《中国记者》本期把视点聚焦在中央大报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上。中央媒体地处北京,历史悠久,更是主流大报的代名词。无论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是《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9.
1990年7月23日,我国老一代著名新闻工作者张友鸾同志以86岁高龄在南京逝世。7月31日新华社发出消息,概述其新闻工作经历:“早年曾为邵飘萍所办的《京报》主编《文学周刊》,担任过《世界日报》总编辑;1927年,受李大钊同志委派,任《国民晚报》社长。他先后参加了南京《民生报》、《新民报》、上海《立报》等民营报纸的创刊工作。抗战期间,他在重庆《新民报》历任主笔等职。抗战胜利后,他重返南京自办《南京人报》,不遗余力地呼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纸,都相继刊出了新华社上述消息。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九家报纸,也刊出了中国新闻社7月28日的有关报道。张友鸾同志从2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旧中国报坛驰骋了30年,有丰富的编采和报业管理经验,被誉为报业全才。他对我国报业发展,特别对四开小型报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新闻工作经历,可供研究旧中国民营报历史参考;他的新闻工作经验,诸如版面的设计,标题的拟定等等,都值得后人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传媒资讯     
《传媒》2005,(9)
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召开揭晓20强都市生活类报纸8月5日~6日,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正式亮相,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监测结果也在年会上揭晓。《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华商报》、《大河报》等入围前20强  相似文献   

11.
媒体管家     
2009年中国报业广告投放十大行业披露2009年中国报业广告实际营业额平均增长2.75%。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报业广告经营情况调查报告》披露了2009年报业广告投放十大行业。  相似文献   

12.
钱晓文 《传媒》2012,(3):39-41
上海曾是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申报》、《新闻报》等代表过中国近代报业的巅峰;进入新世纪后,与全国各地报业大战的烽火连天不同,上海报业却井然有序,然而也有专家认为其表面平静却暗流汹涌……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航之年,上海报业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整体发展情况如何?本期《报业观察》约请专家为您解答。  相似文献   

13.
本刊1989年7月号曾发表《<镜报>易主记》一文,报道麦克斯韦尔成为《镜报》集团主人的内幕新闻。时隔数年,这位英国报业巨子竟在大西洋丧生,他的“报业帝国”大势已去。中国赴英留学生卢宝康为本刊发来专稿,介绍麦克斯韦尔生平,可补国内报章报道之不足。  相似文献   

14.
陈翔 《传媒观察》2007,(8):12-14
成都报业市场竞争在中国报业市场化转型的格局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自1995年《华西都市报》首创都市报模式以来,原本沉寂平庸的成都报业市场瞬时风云俱生,在短短一两年内,跻身中国报业竞争前沿,甚至引领中国报业竞争风向标。也正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崛起和办报模式的带动下,成都报业市场成为中国都市报的发祥地,成都报业市场竞争代表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竞争的一面旗帜。在以都市报竞争为特色的成都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协去年8月9日发出表决表,就《中国报业自律公约》及有关的《关于成立〈中国报业自律公约〉执行监督委员会的决定》,在中国报协常务理事中进行书面表决并获得通过。《中国报业自律公约》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起草,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多次召开中国报协书记处会议...  相似文献   

16.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由美国《国际日报》与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的《国际日报·华夏商务》版块,连创中国报业发展奇迹;12个人,3天创刊;两个月内,在不增加一人的情况下,由日刊四版发展为日刊八版;协助《国际日报》开办印尼专版,实现了中国报业第一次管理输出。有关人士称,《国际日报·华二商务》为中国媒体与国际接轨做了有益的尝试。 美国颇具影响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的董事长熊德龙先生,去年6月在黑龙江省访问期间,经过多方考察和洽谈,将《国际日报》的国内合作伙伴选定为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按照双方协议要求,…  相似文献   

17.
历经六十年风雨,《天津日报》用自己的胆识与魄力在中国报业史上谱写着辉煌的篇章,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树立起了中国当代报业的一面大旗!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11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新京报》正式创刊,不仅开创了中国跨地域办报的先河.而且开创了中央级媒体与地方媒体联合创立新报纸的先例,成为当代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焦点,在出刊前后受到舆论界的高度关注,从广州报业发展的角度看,《新京报》的创办无疑是广州报业异地扩张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19.
史量才与普利策分别是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两者经营的《申报》与《世界报》创造了各国报业史无前例的辉煌。史量才接手《申报》的22年间,《申报》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申报》1933年突破15万大关,达到旧中国报纸发行量的最高数。  相似文献   

20.
史量才是中国新闻史、特别是中国报业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报人。在他的经营下,《申报》走向了辉煌时期。本文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收录的研究成果调查发现,关于史量才及《申报》发展的研究多且杂,并以结合民国时期报业环境研究为主,与当下新媒体环境内容研究结合较少。因此本文就史量才的生平、"史家办报"思想、《申报》经营策略、史量才故居以及史量才之死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空间,期待对未来新闻史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