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思维定势,指思考同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以致错解: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以致难解.本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情景相似题是指物理题的组织结构、外形表现和物理环境大部分相同或整体上相似。解题者处理这类问题,往往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会不加审视,而把与已知情景相似题的解题方法、分析思路、处理手段机械地迁移过来而导致问题错解。  相似文献   

3.
高一、高二课程较紧,复习的时间少,课改后数学知识又分为不同的模块,数学知识较为分散,这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的解题错误有许多。在教学中可通过比较正解与错解,帮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在物理解题中的通病之一是,解题开始,既不谨慎地根据题设条件探明隐蔽着的物理过程的本质;解题之后,又不从物理意义上审查和复核答案,以致一些本来有可能正确解出的题目由于受表面现象所蒙蔽或者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却“冤枉”地解错了。中学生有时在解题之后连连说“上当”,往往就属于这种情形。其实,上了几次当,倒会使人聪明起来,“吃一崭,长一智”嘛!正是为了这个缘故,作为给中学生练习的参考,本刊将陆续选登一些容易解错的题目,暂取名为“上当题”。  相似文献   

5.
“形同质异”是习题教学中常见的题目,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学生固守其所熟悉的概念、情景、模型,用相同的解题方法和物理规律去处理“形相同,质不同”的物理问题,势必造成错解.习题教学中,如教师能够主动引入“形同质异”习题,通过对其深入辨析,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规律,也能使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辨析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不少老师抱怨 ,学生解题能力差 ,常常是“望题兴叹”、“眼高手低”、“一望就会 ,一动就错”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 ,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进行分析 ,认为学生在解题中由于存在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势 ,缺乏情感交流、缺乏评价意识、缺乏反思意识而引起的思维障碍 ,是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原因 ,并设计了一些对策 ,以求教于同行 .1 解题中常见思维障碍1 1 思维定势障碍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但总体来说易影响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因而面对新的问题情境 ,因循守旧、思路狭窄、方法单一雷同 ,使…  相似文献   

7.
中学物理解题中涉及到许多科学思维方法,由此产生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很多,在具体应用中会由于研究因素认同的不准确等原因造成错解,会使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够完全的展现出来,从而使问题不能认识或不完全认识.研究因素认同的不准确造成的错解成因是指在应用物理规律时,将有关物理量分析不够合理,或者由于理解错误,以致物理量认同发生了错...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学习物理时,往往习惯于用固定的方法解决相应类型的题目,这对于解题本身是没有对与错的,而且学生往往因为经常使用这样的方法,在解决对应题目的时候似乎还会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对于思维的训练,却容易形成定势,以致在遇到有变化的题目时,就容易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单从追击相遇问题入手,谈谈一题多解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老师抱怨,学生解题能力差,常常是"望题兴叹"、"眼高手低"、"一望就会,一动就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进行分析,认为学生在解题中由于存在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势,缺乏情感交流、缺乏评价意识、缺乏反思意识而引起的思维障碍,是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原因,并设计了一些对策,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0.
在解答物理习题时,经常遇到一些图形相似,内容相近的题目.受思维定势影响,许多同学乱套“熟题”的结论或方法,导致问题错解.为提高同学们的应变能力,现剖析几道貌似神异的题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或在解题时由于思维的定势,不注意题目中细微的变化而导致出错是大家常犯的一个错.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因为赶时间匆忙草率而出错,因为某知识点模糊不清而出错,因为过去的错误信息重现而出错,因为思维定势而出错,等等,在所难免。那么,如何通过解题后的验证,判断解题正确与否,进而查找错因纠正错解。本文对验证方法试作探究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些图形相似、内容相近的题目,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套用“熟题”的结论或方法,结果导致错解.下面就剖析几道貌似神异的题目,以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命题者常常会在选择题中设下各种各样的陷阱,干扰同学们解题甚至出错。现将同学们常犯的错误进行总结,以期同学们能吃一堑,长一智。一、思维定势的影响例1 烧杯中有一定的水,现对烧杯加热,则水对杯底的压强将______(不考虑杯的形变和水的蒸发)。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确定错解:水温升高,水膨胀,ρ减小,h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的大小无法确定,选D。正解:压强公式p=F/S,不仅适用于固体,也适用于液体、气体。当水膨胀时,水对底部的压力F不变,底面积S不变,所以压强p不变,选A。总结:要避免思维定势的影响,同学们关键要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平时解题应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训练,从而避免思维定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数列极限是数列在无限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的重要概念.学生在学习数列极限时,经常因为不理解概念、解题方法不当、思维定势等原因而错解题目.下面就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分类辨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何减少不应有的错误呢?本文想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方面的错误的原因及教学调控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 从思维定势所产生解题错误谈教学调控 先前的学习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后进学习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性叫思维定势。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和结论迅速解决问题,这是定势  相似文献   

17.
棱柱和棱锥是简单几何体中的2类特殊的几何体,由于它们的特殊性,因此涉及的概念与性质相对也比较多,而且对这两类几何体的条件要求都较高.如果对这些知识没有深刻理解或思维上存在定势误区,在解题中容易误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下面就棱柱和棱锥中二类易错点进行剖析,从辨概念克定势二个角度深刻理解、谨慎思考避免错解.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由于受到日常经验,已有知识技能的影响,容易形成定势.在实际解题时,常会因思维的定势障碍产生失误.下面就初中力学部分常见的“定势障碍”进行一些探讨.1 由日常生活经验误区形成的“定势障碍”这类思维定势障碍主要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某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的错误认识,当要求解释这类现象时,他们往往会抛开科学的概念和规律,按自己的经验误区去分析问题,作出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电学中常遇到一些解答结果不唯一的习题,这类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同学们往往因为审题不清或受思维定势影响出现漏解或错解的情况.现对此类题归类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受到一些思维定势的影响,在选择解题途径时不够灵活,从而导致解题过程繁琐或解题障碍.那么,如何才能超越思维定势的束缚,优化解题过程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思考,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