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由于缺乏直观图式的呈现,造成学生只是表面上会算但不理解算理。在教学中借助点子图,不但能让学生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体验算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算理的探索和理解是难点。怎么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真正实现以理驭法?建议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课前思考】“队列表演(一)”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意义、乘法口诀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探索。教材在这节课的展开上,重点采用了点子图模型探索算法,进而理解算理。点子图的应用看似是为了方便学生得到计算结果,实际上其重要的价值则是鼓励学生借助点子图探索计算的方法,解释计算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点子图是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重要的直观模型,但在现实教学中,点子图的价值并没有很好地显现,点子图甚至成了学生的麻烦与教师的苦恼。从数与运算一致性的视角,基于计数的运算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实现从“数数”到“算数”、从“一维计数”到“二维计数”、从无意识的“拆分计数”到有意识的“单位计数”三个方面的进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模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让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更具结构性?教学中可以展开如下过程。一、旧知为媒,点图入“局”1.通过情境“每套书有14本,2套书一共有几本”,回顾14×2的算法。2.引入点子图,请学生结合图解释“14×2=10×2+4×2”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数的运算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习时间长,分量重,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作为四则运算之一的乘法运算在计算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探寻和理解算理,才能得出更多的算法;通过对各种算法的比较优化,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本文将以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教学为例,简述以点子图为媒介,在乘法计算教学中如何指引学生理解算理算法,建构笔算乘法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本",但不能"唯教材是从"。教师在教学上"点子"多,敢于大胆拓展、尝试创新,才会有其后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上厚积薄发的更多"点子"。通过对"相遇问题"的教学拓展,体现教师在教学上追求"道高一尺",学生就能在智慧的成长上"魔高一丈"。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断】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内容时,针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数学问题:玩具店有玩具汽车18箱,每箱为27辆,一共有玩具汽车多少辆?对于学生提出的算式27伊18,多数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进行计算,而是引导学生先  相似文献   

9.
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3页例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一】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二年级同学准备坐船"去鸟岛"的场景图。)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铅笔"一课有一个练习"圈一圈,数一数".这道题有两幅图,左边是男孩图,右边是点子图,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符号表象,从数有规律的男孩图到数无序的点子图,体会"圈一圈"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这道练习题的作用,让学生在多种数的活动中体会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11.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使学生将"客观的知识"转化为"主观的知识",值得我们去思考.下面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进行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课前思考 在和老师们一起对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乘法”单元进行备课时,大家对“队列表演(一)”的教学设计有一些疑问,问题聚焦在“为何不出现竖式”.是啊,教材为何用这么大的篇幅让学生利用点子图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处理究竟对学生理解算理有什么帮助?会不会对学生理解竖式有帮助呢?为此,大家争论不休,特别是:这节课是否应该出现竖式呢?  相似文献   

13.
计算习题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习题的功能,要设计具有思维性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与数学思维. 一、分层推进——深化思维 1.步步为营 在教学中,计算要在把握重点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步步为营",从而将所有知识点"一网打尽". 例如,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习题练习时,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练习题"12×5和21×5"让学生计算.提问:为什么由相同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乘上同样的一位数会出现乘积一个是两位数,而一个却是三位数?分析得出:之所以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是因为这个两位数的数字排列不一样,乘积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是由两位数乘数的十位数决定的,如果十位数乘上一位数的积是一位数,那总的结果就是两位数,反之则是三位数.  相似文献   

14.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中,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上学生争着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使课堂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节课之所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成功搭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脚手架"。一、出发之前很多计算法则教学课都是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正确把握学生的探究起点,教学才能真实有效。教学前测正是帮助教师找准教学起点和把握学情的有效手段。"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它的知识基础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和"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求积经过,初步掌握笔算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理解算理,学会"用旧知解新题"的策略。这一种技能训练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呼唤政治教师积极的"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讲在"点子"上,把握时机,对学生适时点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来帮助学生防错纠错,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变换教材中的关键数据,将巧合的数据改换为一般性的数据,避免特殊数据带来的"反乘"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掌握计算规则和算理算法。  相似文献   

19.
直观模型指的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操作材料和直观材料,如小棒、计数器、长方形或圆形图、数直线。在计算教学中,直观模型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我国的教材和教学中容易被忽略。对于直观模型的重视源于笔者和所带领的骨干教师的一次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大多采取的是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索如何进行计算。特别是如何运用竖式计算。  相似文献   

20.
价值引领 不能丢失的权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情境图。) 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86-19"后,教师揭题并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请每个小朋友先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86-19"的差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想的。看谁的方法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