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让思维过程可视化和可操作化,它的辐射性思维方式、跳跃性思维联想,为想象类习作打开了一扇窗。通过思维导图,将习作的思维过程序列化、直观化、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觅得语言表达的内容,明确语言表达的规范,领悟语言表达的结构,有效提升习作能力和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思维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认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联想和想象为习作增色;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指导学生写出文从字顺的作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让学生作文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爱写”的兴趣,激发学生联想创意,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运用多媒体,还能使学生自评习作。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写文章,写好文章,提高习作效率,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它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所以我们大量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指导学生习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芳 《中学生电脑》2014,(3):52-53,55
我们在进行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应让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注重学生的联想、想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和提高.将习作中的思维训练进行到底,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习作中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刘桂彩 《辅导员》2014,(14):120-120
联想是一种创造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如果加强联想思维,学生的作文就能笔灵心慧,极富情感,淡雅愤慨,流于翰墨。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就如同给学生创新能力插上了翅膀。作文课堂上,为了能让学生写出新颖独特,别出心裁,我常引导他们运用相关联想法、相似联想法、因果联想法和对比联想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必须得重视将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联想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充分的激发出来,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基础性习作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能有效地满足这一点,思维导图属于一种可视化的网络语言,其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大脑技能,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记忆力。因此,加强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十分的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参与习作.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写作素材无处不在,需要教师用心发现、挖掘,智慧地把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展开想象,同时多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作欲望。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更活跃,联想和想象就会更丰富,创新习作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本课努力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供联想的习作素材背景——时空上跳跃很大的两幅漫画,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幻想中事,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新课标对小学生习作的这一要求出发,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我从精心谋划习作内容、形式、情境着手,着力在培养创新的基点,搭设创新的支点,寻找创新的亮点,寻求幻想的火花上狠下功夫,使学生有兴趣,有契机,有成效地进行想象创新作文。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幻想的蓝天。  相似文献   

12.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认识运动,实际上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制作——信息输出”的完整运动过程。观察的过程即信息输入的过程,经过思维、联想、想象,而最后的表达过程即信息输出的过程。在整个习作的过程中,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写好作文起着铺垫作用,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为此,笔者搞了动漫作文实验,即在第一学段运用动漫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提升学生观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王兴茂 《现代语文》2014,(2):142-143
一、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理论依据 模仿是学生写作入门的捷径,学生习作时能做到成功的模仿可为今后作文的自我创新奠定基础。通过模仿,教师可有效实现对学生观察、思维、联想与想象等能力的提升,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远的天宇因为有了星星才活泼;深邃的大海因为有了浪花才澎湃;荒凉的沙漠因为有了驼铃才生机;童稚的习作因为有了联想与想像才多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凭借联想与想像的双翼,在思维的空间思接千载,神游万物,在情感的世界怡情悦性,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15.
韦惠华 《广西教育》2012,(33):42+45-42,45
我们一直追求习作教学的快乐高效,希望学生都能乐写、会写。但事实上,许多小学生还惧怕习作,不善于习作。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束缚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忽视了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习作教学依然高耗低效。对此,教师应当开放习作课堂,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6.
沙海燕 《学周刊C版》2023,(3):118-120
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学生思维的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高年级习作中,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习作的规律和方法,避免学生走弯路,使学生的习作能够个性突出,主题鲜明。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丰富多样的思维导图,并且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和探索,听取小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从而全面提高习作水平。文章通过分析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对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思维图式对习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支授作用。思维图式有助于学生将内隐思维物化为可视化、可调控的显性思维,便于学生整理、调节、完善思维,有助于学生间的思维共进、互启,从而形成个性化的习作图式。在链接·支援式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从依循学理筛选图式、观照问题匹配图式、优化操作构建图式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习作过程展开思维图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作文离不开联想。联想是思维的一种方式,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合理的联想会使文章内容 更加具体生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鲜明。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不少富有特色的联想,很值得引导学生借鉴,从而打开学生思路,丰富习作内容。   情节联想。 (1)因果情节联想。由事情“因”的情节联想到“果”的情节过程叫因果式情节联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布局谋篇的。 (起因)卖火柴(受冻)→(经过)擦火柴(幻想:→火炉→烤鹅→奶奶 )→ (结局 )冻死街头。由此可看出,运用这种方式联想故事情…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爱写”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联想的创意,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运用多媒体,还能教给学生自评习作。在小语习作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指导学生习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技术引导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20.
习作创作是一项高端的思维运转活动,有效写作思维的训练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内部思维品质的铸造,更要与现实生活中外显素材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历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奠定基础。从通过"找春天"历练习作素材的选择思维,"画春天"历练习作内容的描摹思维,"写春天"历练习作语言的表达思维三方面探讨借助实践活动历练习作思维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习作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