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读是一种私塾式的阅读方式,强调的是纯文本识记性阅读。素读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增强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宜的素读环境,关注学生的阅读感悟,强化学生的认知积累,这样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素读"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文章作品内在蕴涵的阅读方式."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是素读教学的"双线"结构,素读教学中的"问题"艺术集中体现在"真"问题、"主"问题和"高"问题三重境界上,素读教学的教读要遵循能级相应与适度超前原则,基本方法是随机指点和适当鼓励.  相似文献   

3.
正素读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阅读方法,指的是阅读者完全投入地进入阅读的状态,在反复吟诵品读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立体的感知渠道,对文本语言形式进行感知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素读的过程中要促使学生把握好情感感悟,要重点感受作者在文本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一、注重古朴,理解气韵教师在指导学生素读的过程中采用示范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好诵读的语气变化,体会好抑扬顿挫的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4.
邓彤老师说:“有一种读书方式叫素读,即不借助任何辅助手段,只是单纯通过文字与文本素面相见,从而实现对文本的真实解读。这是一种最朴素最本色的阅读。”我以为,“素读”这种阅读方式首先适用于教师本身。在教学之前反复阅读。作品,发现问题,在教学设计时就会针对学生可能的疑问处讨论交流,使得学生能从无疑处生疑并随之解惑,享受“有所得”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素读,梳理故事内容,了解几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详略处理。2.通过学生的素读,懂得只要有决心,任何缺点都能改正。3.通过师生的研读,发现文中对仗、排比等语言规律,并体会其好处。4.通过师生的研读,积累"横行霸道""拍手称快""痛改前非"等四字词语,并借助关键词语复述故事。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其操作灵活、 内涵丰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以次充好,以课堂热闹遮盖 知识贫瘠的现象,于是“素读”重新进入公众视野。笔者结合自 身一线实践经验,深入分析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素读”教学策 略,以期能够为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借鉴。  相似文献   

7.
“素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对“素读”理念的重拾和再认,力求让中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凸显浓浓的以语感、语境、语用等为主要特征的“语文味儿”。同时,语文素读教学还注重师本阅读、多维对话、依体而教,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旨要,努力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追求高效的第一要素就是记忆,即烂熟于心。课堂记下了多少是衡量一节课成败不可忽视的评判标准。所以课堂教学中,素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是要留足充足的时间的。素读兴趣的培养,素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注重素读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根本巩固,让学生在素读文本中去识记、去标注、去理解、去跟文本对话、去跟作者交流。在素读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素养,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国内语文教育界对“素读”的重新审视和体认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找到现代“素读”的真实要义:即以虔诚的态度和多样的形式主动介入阅读过程,师生脉动于文本、文本作者或者是选编者的意图和样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将呈现的文本和其意蕴进行存贮,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需的语言准备和精神底蕴,实现存贮文本及其意义的再运用和再创生。  相似文献   

10.
李斌强 《辽宁教育》2013,(5X):90-90
<正>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阅读起着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名师陈琴就在《经典即人生》这部新书里讲述了她的素读教学理念与实践。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所示,陈琴老师认为,素读经典能使孩  相似文献   

11.
"素读"教学法源自我国古代,小学名师陈琴的《"素读"经典》正式将"素读"教学引入语文课堂。在课程改革"加重"阅读量的今天,中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将以经典素读进入小学课堂为借鉴,初步探究经典素读进入中学语文课堂的方法,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经典传承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双琴 《天津教育》2023,(21):144-146
<正>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导致阅读和写作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最终阻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合适的方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以助力学生能力的发展,最终为其语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为了推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了基于“素读”开展小学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的意义及原则,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何谓素读?上海特级教师邓彤博士如是说:所谓素读,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其内在的蕴意。素读教学就是教师不多用其他资料,不滥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只是运用最传统的对话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对文本做最朴素地解读。素读教学观认为,对文本里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的素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的文体,"文包诗"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对古诗词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素读的视野内,我们可以重构"文包诗"的教学路径:通过提升古诗的陌生化指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加强"文""诗"的互文式比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延伸古诗的意义圈时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的文体,"文包诗"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对古诗词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素读理念的视野内,我们可以重构"文包诗"的教学路径:可以通过提升古诗的陌生化指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可以加强"文""诗"的互文式比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可以延伸古诗的意义圈时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的文体,"文包诗"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对古诗词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素读的视野内,我们可以重构"文包诗"的教学路径:通过提升古诗的陌生化指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加强"文""诗"的互文式比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延伸古诗的意义圈时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班级读书会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式的班级阅读活动形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喜爱与欢迎。笔者在几年的实践中,认识到素读型的班级读书会是一种更为简便易行的读书会。操作得当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素读”是用对同一文字内容清晰而高频地进行不做任何理解地重复朗读。而素读型的班级读书会旨在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与时间内,让学生感受静心阅读的乐趣,扎扎实实进行阅读。但是“素读”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作为,需要教师的引领,操作的核心问题是掌握共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微课是一种将高效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时间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其独特的授课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新课标中要求老师将微课堂教学运用到初中语文的“深度阅读”教学当中,播放相关视频等现代化创新课堂让学生对“深度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微课对初中语文“深度阅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学时期是学生可塑性很强的时候,作者认为在小学六年可以让学生以素读经典的形式,多做积累,以此来提升记忆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与积累,对学生语文学习和文化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与集中阅读相结合、阅读积累与展示交流相结合、开展古代诗人专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与积累的习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淀底蕴、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