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问策略是四年级重要的学习内容。《蝴蝶的家》是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落实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提出问题、分类问题、选择问题、解决问题四个环节,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具体方法,形成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统编教材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提问策略单元,相比普通的阅读单元而言,它是把阅读策略当作核心目标,更加系统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问策略单元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授课过程中如何让语文要素"软着陆"呢?在诸多问题的驱动下,我们开启了提问策略单元整体设计的探索研讨。一、深入解读教材,整体把握语文要素落脚点1.明确学生"提问"的基础和发展教材安排提问策略单元,难道只是为了提问题吗?通过研读单元教材,我们知道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小"动物园"》是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习作内容。教学这一习作内容,教师要吃透教材,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出问题,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材料,并借助绘本,让学生学会提问的策略,掌握了习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在复习前面两篇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后阅读清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掌握新的问题分类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答,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5.
关键性能力和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编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材中专门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教师要敏锐地去捕捉这一设置对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生长的重要价值。以"学会提问"单元为例,通过对话编者、对话学生、对话目标、对话实践四个维度,教师在智慧提问中帮助学生构建了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部编版语文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编排阅读策略单元。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笔者将整个单元内容作为教学对象,鼓励小学生积极提问,使其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而在群文阅读中习得提问策略。  相似文献   

7.
注重阅读策略的教学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文章以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教学为例,探讨了提问策略单元优化教学的目标与实施路径.认为教师应紧扣"提问题"优化单元教学目标,并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将单元文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设计,创设单元提问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积极的提问心理,有层级地实施提问训练,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以阅读策略为主线,在各年级编写了一系列阅读策略单元。继三年级“预测”阅读策略单元之后,四年级上册安排了“提问”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单元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学生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读懂学生就要真正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读懂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过程,从与学生的对话、访谈中,分析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在我所教的班级进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测试时,通过对学生完成试卷题目的访谈,学生呈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以"提问"为主线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入选的文章文体类型不同,注重梯度和层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但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结合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依据陶行知先生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理论,培养学生"敢问""爱问""善问"的良好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阅读教学,注重"教课文",导致教学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引导阅读教学从"教课文"向"教阅读"转变。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阅读策略的学习,同时也是"教阅读"的一个尝试。教学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时,教师应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这一单元的作用及特点,在课堂上采取元认知、技术性、整体性、沉浸式教学策略,并引导学生实践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我国文化的象征之一。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走进鲁迅"单元,这是教材唯一的以人物为主题组织的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编排逻辑,把握单元整体的内在联系;同时,要做文本和学生知音,从普通读者的视角、教师的语文视角和学生的学情视角解读文本,建构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单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单元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鲁迅的世界,感受、理解鲁迅的思想精神,初步学习体会鲁迅文章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提问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提问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提问阅读策略单元学习内容的统整,把握提问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注重与阅读理解融合,注重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迁移运用。这样落实提问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个“懂”字,从学前儿童的点头到百岁老人的微笑,深度是无限的。一篇文章要读懂那程度也是开放的。所以“读懂一篇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不同年级不同教材是要有目标来控制的。《挑山工》一文被编排在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中,其读懂的总目标就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整—分—整”的阅读原则,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读懂课文。一、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初读所谓“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指学生经过低中年级的训练所获得的阅读知识和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字词的含义读懂每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和相关的练习。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梳理、构建阅读要素、习作要素的图谱,将知识点、课文前后进行关联,并在头脑中形成语文要素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承载的是"借助关键词句"来提高阅读速度的教学任务。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习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要求学生抓住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借助关键词句,读懂课文,习得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同时,通过迁移阅读,让学生学会运用策略。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渐提高阅读速度。  相似文献   

17.
提问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升语言交际能力。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问"策略单元是继"预测"单元后的第二个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可以帮助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理清编排意图,重视学生提问意识,掌握提问的方法,在有效的提问策略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提问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注重阅读策略的教学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应从揣摩编者意图、把握课文编排特点、理清课文内部联系、处理好提问策略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教学,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仇闽燕 《新教师》2020,(3):77-7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不同于其他单元,教师施教要牢牢把握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编写意图和单元教学独特的“合纵连横、整组关照”体例,调整课文教学视角,落实单元重点,实施精准教学,让学生在预测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现以台湾陈佳钏老师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为例,谈谈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一、合纵连横,备课厘清阅读策略的教材编排1.纵,螺旋式上升。“阅读策略单元”在统编版教材里一共出现了四次,内容分别是: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四个年级关联密切,给学生的阅读搭建了螺旋式上升的梯架,而三年级则是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内容。教材从二年级开始设置"数学广角"单元;小学阶段共设9个单元。这9个单元所选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编排中注重以学生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为基本形式,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研究整套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策略一:直观操作,自主探究,自我体验数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