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构建班级阅读文化,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以"三级书架"开启班级阅读,以"环境""内容""方法""评价""文化"等因子丰富阅读过程,使读书成为"生命感悟""艺术感染""人文对话"的过程。创新阅读方式,以优化笔记、书目推荐、阅读分享、亲子诵读等多种方式实现"诵·读·悟·行"四结合,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从而回归阅读本真,还读书以乐趣。  相似文献   

2.
阅读优秀作家的作品,透过书香汲取知识、增长见识、了解世界、体味人生,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文章以《傅雷家书》的阅读为例,从"亲子共读,牵手家庭""语综活动,牵手同伴""拓展阅读,师生共牵"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名著。  相似文献   

3.
整本书阅读要想避免阅读浅表化现象的产生,真正让学生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读什么、怎么读以及读后交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阅读在语文的教学中占据着很大比重,阅读能力也是语文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之一,因此,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面对群文阅读时能够如鱼得水。语文教学中包含"听""说""读""写"四大板块,"读"也就是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也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浸润书香、陶冶情操、提升能力、促进发展、升华智慧,是阅读的基本作用,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滦南县柏各庄镇初级中学大力推进校园读书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多元共读体系,把常态阅读和静心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业成长。一、营造整体阅读氛围,构建多元共读体系为了营造阅读氛围,我校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各教学班加强"读书班级"环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批注的"尺度""亮度""深度",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循序渐进地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任务型阅读教学中,针对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中的"读",进行专门讲解,从而着重提升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提升。新课改要求下,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图式理论任务型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因此,针对任务型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20,(1):160-160
11月22-28日,"第九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书香童年·书香大课堂"分别走进门头沟区、朝阳区以及丰台区的4所幼儿园,开展了以"亲子阅读技巧""绘本的孩子""怎么开展亲子共读"等为主题的专家讲座。亲子阅读:提高孩子专注力和思考力11月22日,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部幼儿园教师、国培专家刘晓晔博士走进门头沟第一幼儿园龙山分园.  相似文献   

9.
阅读能培养儿童的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处在较高的水平上。因此,教师要抓好高年级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可尝试进行"三读""三类""四本"的阅读体系构建,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的阅读需要学校教师的引领,福建教育学院举办覆盖全省的推进学生课内外阅读专题研训班,旨在努力提升教师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书香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获全国大奖受名家指导上名牌学校一、活动宗旨1.培养中小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作品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取向,让中小学生在经典文化滋润中成长。2.帮助中小学生从中外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摆脱浮躁思想,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3.引导和推动中小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语言储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人文素养。4.在中小学校园中掀起"经典日常读"的浪潮,让中小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感受文化熏陶,营造"书香校园""书香中国"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2.
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语文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释疑解惑,建立阅读评价体系,营造书香校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笔者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了解学生自身阅读情况的前提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书香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进而通过多样的课堂教学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实现了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直至"我乐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陈友英 《学周刊C版》2019,(7):139-139
配读训练意在有效融合课内外资源,优化与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其基本形式是采取"1"加"X"的方法。配读训练将教师的阅读指导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得到更多、更高效的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要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广大教师最为关心与重视的内容。语文教学不只是看学生获取了多少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这种能力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并在不断的阅读训练中强化能力。只有不断地进行阅读,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基本语言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熟读则无以明大义,不熟读则无以明章法"。这些都明确告诉我们,读在整个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谢琳 《文教资料》2012,(13):59-60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阅读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教授阅读方法、开展阅读评价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读"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能快乐、幸福地阅读呢?新课标中说,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为此,我们学校语文课题组以课题"依托书香班级文化,创建课外阅读体系"的策略研究为抓手,积极推进书香班级建设.我们指导、督促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把学生从教材这一方小得可怜的"水池"引到课外阅读那广阔的大海里去.  相似文献   

18.
一、形成一个特色1.在校园环境上凸显特色。校园有书香——张贴读书名言,教室有书香——开辟班级读书角,活动有书香——定期举办"好书推荐"、"读书有感"、"亲子共读"等活动。2.在校园诵读上凸显特色。学校不断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读书模式,2008年以来,学校创编教师特色读书《书苑》,意在督促教师共读一本书;同时,学校开发校园启蒙诵读本——《亲子阅读》(低年级段)《阳光阅读》(中年级段)《成长阅读》(高年级  相似文献   

19.
何静 《学语文》2016,(4):29-30
古诗文"读出信息"、"读出画面"、"读出感情"、"读出问题"这四个教学环节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打破了古诗词传统的教学套路——读准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朗读背诵,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串讲的现象,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有创意地阅读"等阅读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阅读。  相似文献   

20.
何兰兰  谢华 《林区教学》2022,(4):117-120
思维导图是一种体现发散性思维的教学辅助工具,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能帮助幼儿提升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增强记忆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发散思维与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学导图""读绘本""选导图""绘导图""创导图""讲导图"等方式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提升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