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清照的词,前期主要抒发了作对生活的爱、对自然的爱、对丈夫的真挚感情。她敢于挣脱束缚妇女的封建枷锁,披露真情实感,作品具有反封建反礼教的思想意义,后期词主要写身世漂零之感、国破家亡之恨,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她的词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健康的思想内容受到人们的喜欢。  相似文献   

2.
大体说来,李清照的生活历程与创作以靖康元年为界限。她前期创作的词大多反映了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年华白白流逝的惋惜,洋溢着郁愤之愁;后期创作的词反映了忧国伤家,漂泊在外的凄惨生活,洋溢着伤痛之愁。一.早期词作流露郁愤之愁李清照早期在封建礼教的扼杀之下青春易逝,壮志难酬,又不甘沉沦,只好借物作词发泄郁愤。  相似文献   

3.
<正>《醉花阴》《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里面的两首词,作者是女词人李清照。中年以前的李清照,一直过的是比较幸福快乐的日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所写出来的作品,很多是自然游兴的,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比如她的一些咏物词)及闺阁之情,诉说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此时的基调是欢快明朗。然而到了中年,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书写一种离愁别绪,体现追求自由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李清照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女性文学角度入手,通过与历代男、女作家文学作品特色之比较,提出李清照独立人格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分以下方面论述;家庭教育环境,注重自我倾向,无视礼教束缚,跻身社会理想,以及女性笔调抒发女性情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李清照完成了古代文学中女性从物到人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交织着家破人亡,生离死别。历史的变迁及丰富多彩的社会阅历为她的诗词创作打下了浑厚的基础。她前期的词表现出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的倾向。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趋于含蓄深沉,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而在众多花中她对梅花情有独钟,梅花既是审美主体的隐喻和象征,又是美的理想和追求。诗人凭借梅花来寄寓多种意蕴:借梅绘景,尽情描绘青春的欢乐;借梅言志,委婉表述自己的志向;借梅喻世,曲折反映忧国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个旷世才女,她的词极富独创性,表达了人情当中的真善和无常。她的一生和词作交融成凄清的悲剧之美。本文通过对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李清照诗词的研究,来感受她的艺术思想,领略她的跌宕人生。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的诗词以轻柔婉丽、曲折缠绵而著称。在她的诗词作品中,描绘了大量的女性角色,李清照的诗词总体以南渡为界,分为婚恋之前与婚恋之后这两种形态展现。李清照习惯于从女性自身的视角,以清丽婉约的语言文字为载体,抒发自身情感。本文拟对李清照诗词中的女性思想做一点探讨,以期能走进女词人的内心,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相似文献   

9.
<正> 西风如狂,落叶如雨,黄花春颜已去,然气韵犹存。闺中词人愁肠百断,人去难寻,相思成疾,以致一夜之间,玉肌消减——这就是李清照。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词人,抒发诚挚、纯洁的爱情是她词的主要内容。她冲封建思想约束,勇敢而热烈地歌唱自己的爱情生活。她的晚年,当国家逢遭厄运,自己家破人亡之际她在表达对亡夫怀念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她一生对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刻意追求,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旌。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的内容主要是写闺中生活 ,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 ,表现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期词的内容主要是感时伤乱 ,思乡忆旧 ,以寄寓其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这些词作都运用了自然清新、凝炼新颖的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  相似文献   

11.
宋亡前张炎唱的是爱情欢歌,宋亡后吟的是充满沧桑之慨与禾黍之悲的苦情离绪,词作情调的变化依稀可见词人那难以与人言说的深悲巨痛,于是,张炎的艳情词为传统情词注入了新的因素,赋予了情词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词、诗、文都有杰出成就的女作家。她的抒情词作细腻入微,至真至情,婉约凄绝;她的爱国诗篇贞心若石,慷慨悲壮,豪气逼人;她的文论《词论》内容丰富,立论尖锐,压倒须眉。她冰清玉洁,品位高雅,文如其人,人词同品,“才调美无伦”。李清照在她那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3.
宋代著名的女作家李清照是一个既工于诗词文赋、书法绘画,又精通音律、金石等的“全才”人物。历来人们评价她,往往只重视她的词作,而忽视了她的诗歌创作。实际上,李清照在词作中表现出的只是她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在诗歌中,我们则可以看到她性格的另一方面英雄气质和爱国激情。诗中表现出的进步的思想,宽广的胸襟,超人的见识无愧“巾帼不让须眉”。  相似文献   

14.
沈祖蕖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关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唐,而不是小山。究其原因,乃在于“时序”,“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汪东)。2.沈祖莱词篇篇可读,集中等闲之作,置诸“他人集中仍是佳词”(汪东),而求其代表作,反不易得。在当代词的选本中,倘若没有量的保证,比较吃亏。3.在沈祖菜称不上大家的古近体诗及新诗领域,她反能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占尽风滴.  相似文献   

15.
土族女诗人李宜晴曾饱含深情地写了多首慷慨爱国与羁旅乡愁的诗篇,从中我们可看到她对家乡故土的热爱,看到她关心人生、关心国家命运、熔自身与国家为一体的情怀。这样涵蕴丰厚且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诗作,也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现存六首咏梅词,富于“审美张力”是这六首咏梅词共同的审美特色,这一审美特色具体表现于写境抒情、艺术风格和词意结构等三个方面;通过探讨李清照咏梅词的“审美张力”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可以见出无论是李清照早期还是南渡后的咏梅词中,梅花与词人,梅品与人品,梅心与词心,都有惊人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17.
人活在世界上,各有各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态度。三毛为自己的心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并以学作为载体。三毛作品折射出三毛对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真挚持久的情感三高度契合的理想世界的不朽追寻,而其中表现出的对于个体生命存在与个人生活方式的探索,乃至最终上升到人类普遍生存方式的探寻,正是其可贵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清代女词人徐灿作品的家国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著名女词人徐灿在题材上突破了惯常的“春恨秋愁”,她将“故国之思”作为创作的主题,并将家国之感巧妙叠合,形成了以深臆、悲怆为特点的深邃词境,拓宽了女性创作的传统题材,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韩彬 《考试周刊》2007,(5):32-33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被推为“婉约之宗”,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抒情艺术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本文从李清照词作的情感表达、意象运用、语言技巧三个方面来谈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