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山西晚报》报道,山西省政府通报称,洪洞县霍宝干河煤矿在瞒报一人死亡事故后,向记者发放矿难“封口费”,领此钱的多是冒牌记者。  相似文献   

2.
吴之如 《报刊之友》2008,(12):42-42
据《山西晚报》报道,山西省政府通报称,洪洞县霍宝干河煤矿在瞒报一人死亡事故后,向记者发放矿难“封口费”,领此钱的多是冒牌记者。  相似文献   

3.
1991年2月16日,《天津日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采写的《羊年第一“羔”》现一场短新闻,介绍了“羊年”天津市第一个婴儿诞生的喜讯,报道富有情趣.2月20日,又刊登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副院长姜月平写的短文《写给羊年第一“羔”》,介绍了记者采写该报道的有趣经过。我们特将该篇报道和这篇新闻背后的新闻一并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经营     
《青年记者》2010,(14):3-3
《甘肃日报》误报“西安将成直辖市” 7月8日,《甘肃日报》报道称西安被确定为第五个直辖市,当晚22时,甘肃日报社发表声明.称关于“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内容失实。写这篇报道的记者称“西安成为直辖市”的消息是自己从网络上搜到的.并没有经过核实。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登了记者朱文娜采写的一篇报道《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以下简称《辽》),因该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西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采写报道的该记者立案调查,并进京拘传。此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遭受质疑。1月8日,当地公安机关正式撤销立案、撤销拘传,并派人登门道歉。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2006,(5):108-109
事件始末富士康将记者告上法庭并提出天价索赔因不满一篇员工“超时加班”的报道,台湾首富郭台铭所控制的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鸿富锦),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的两名记者提出高达人民币3000万元的索赔,并已要求相关法院查封、冻结了两名记者的个人财产。(鸿富锦为富士康全资子公司,富士康又是台湾鸿海集团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发函谴责富士康《第一财经日报》8月28日下午向富士康公司发函称“记者报道属于职务行为,报社将动用资源支持两人全力应对诉讼”。《第…  相似文献   

7.
烟台苹果早就全国闻名,但最近的一次轰动效应,却和一则揭黑报道有关.6月11日,《新京报》刊发报道《红富士苹果 裹农药袋长成》.这组通版报道还配发了记者的调查路线图以及暗访画面,称“走访栖霞、招远的十几个村庄的五六十果园,均发现大量使用农药袋套苹果”.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7,(3):71-71
某师“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获赠《军事记者》本刊讯函授学员郭纯树报道:近日,笔者从济南军区某装甲师政治部得到消息,该师6名在2006年度新闻报道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每人获得一份2007年全年《军事记者》的奖励。与此同时,该师8个科室、20个股室将看到政治部为其订阅的《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9.
近日一条16名记者遭公安局“封杀”的消息在新闻界引起很大震动:2002年7月26日,一封题为《关于个别记者涉警曝光失实情况的函》从兰州市公安局发出,函中称:“今年以来,个别记者因采访不深入,出现了一些严重失实的报道,这些失实报道既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原则,也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今后以上记者再不宜到公安机关采访,各分、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将不予接待。”这次“封杀”记者行动共涉及兰州市6家都市类报纸共16名记者。(见2002年8月8日《南方周末》) 据笔者所悉,此事件只是记者遭“封杀”现象的又一个新的例证。某一政府部门或组织拒绝接受某一或某些记者采访的“封杀”记者现象发生已经有一段历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28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因报道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幕遭全国通缉。"的消息引爆网络。据发帖者称,《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为报道了上市公司凯恩股份关联交易内幕,遭到凯恩股份所在地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  相似文献   

11.
2012年《财新周刊》发表的《IPO有偿沉默》一文引发媒体业内震动,如果说该文揭露的是证券市场中媒体“有偿不闻”的现象,那么本文意在描述这一产业链里的另一景观,即财经记者收受金钱进行有偿报道.财新传媒记者王和岩在报道中转引“熟悉情况的当地人”称,在濒临上海的经济大省浙江的省会财经媒体圈,记者或媒体收受公关公司的贿赂款早已是半公开的秘密.①几乎所有报纸都与公关公司有合作,公关公司给钱,报纸刊发其提供的稿件.  相似文献   

12.
周春 《新闻记者》2007,(7):73-73
最近一条较受关注的假新闻,是《杨绛谈热门题材“钱钟书”,亲自校订〈第一才子钱钟书〉但不写序言》。写这篇报道的上海某读书报记者,并未采访杨绛,“电话都没有通过”,但文中却多次出现“杨绛告诉记者”、“杨绛笑着告诉记者”等字眼。据该报记者称。他是根据出版社提供的宣传材料“改编”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11月21日,《安徽日报》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淮记者走基层”专栏,深入宣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事迹和良好风貌。《十年磨一“田”》作为该栏目首篇报道,全文5000余字,并配发评论。中宣部点名表扬该报道:题目起得很好,报道接地气,原汁原味呈现了记者深入一线的观察和体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人们普通反映广播电视越来越有听头、看头。特别是中央台的《东方时空》、《午间半小时》、《焦点访谈》等名牌节目更是使受众耳目一新。人们为许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拍手称好。但是,对县级台站记者来说,开展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尤如捧着一个滚烫的烤白薯,想吃爱吃又怕烫。无怪同行们戏称“本站记者”报道热点本身就是一个难点。一难不能揭短,县城太小,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二难不能犯上,(指批评当地某领导)记者属县管;三难视野窄,是非曲直难说清。  相似文献   

15.
透过现象挖新闻———《西瓜为啥越来越不甜?》的采写体会张志萍今年夏季,针对河南安阳地区“西瓜不甜”的热门话题,我深入基层进行艰苦细致的采访,写出了《西瓜为啥越来越不甜?》的报道。这篇1600字的报道于今年7月18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头版头条位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女子世界》杂志今年第四期刊登了一篇该刊记者刘放采写的“报道”,题为《面对港客的桃色梦》。据报道称:桂林市旅游公司的一位业务科长,接受一个香港客人的五百元港币,答应为其“介绍一个姑娘”。在先后介绍去的两位导游员拒绝了港客的无理要求后,业务科长干脆将自己的女儿介绍去。事情败露后,业务科长被判处有  相似文献   

17.
说长道短     
近来,有关自由撰稿人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称:“这些稿手们,大都是不愿在‘大锅饭’体制中为挣工资、评职称、分房子、盼提升等诸多纷扰而牺牲自己个性的‘精神流浪者’。”光明日报报道说:“在广东‘诞生了一群特殊高级文化打工族——自由记者’。他们正以势不可当之锐顽强冲击着正规记者军团。”四川重庆一家报纸刊登《京都自由撰稿人众生相》的长篇  相似文献   

18.
最近,陆续在报纸上读到关于油菜、蔬菜、西瓜增产的“预告新闻”,也听到了周围读者对类似宣传的种种议论和意见。 5月24日,上海解放日报一版发表了新华社讯:《我国的油菜籽增产三成多》,副题是《本市今年比去年增产近五成》。据了解,当时上海市郊区的油菜绝大多数还没有收割,产量即已经统计出来了。许多农村干部看了报载“预告新闻”,感到好笑,说:“报纸上吹牛的风又来了!” 6月3日,解放日报三版《上海市场》专栏里登了一篇该报记者报道,题为《蔬菜会议精神落实,夏熟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