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55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分析了初中生社会支持和自我接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智障人士社会接纳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自编“智障人士社会接纳度调查问卷”,调查了上海市4个区2270名社区居民,旨在了解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的认识和行为倾向的接纳度。结果表明:在认识上,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具有较高的接纳度;在行为倾向上,社区居民社会行为倾向的接纳度高于个体行为倾向的接纳度。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与智障人士的接触频率等都会影响他们对智障人士的接纳。最后,作者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助残志愿服务、丰富社区活动等措施促进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的接纳。  相似文献   

3.
儿童同伴接纳状况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适应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儿童同伴接纳状况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儿童同伴接纳状况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适应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儿童同伴接纳状况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人数的逐渐增多,呈现出对宗教不同程度的接纳。本文从概念上辨析了大学生宗教接纳与宗教信仰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大学生宗教接纳的层次性,即认知关注(望教)、情感接纳(亲教)、精神皈依(慕道)的过程,并根据大学生宗教接纳所处的层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高校宗教教育提供了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听障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359名听障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且家庭支持的预测作用更强;(2)亲社会行为分别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听障青少年自我接纳可以调节中介模型中朋友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高自我接纳个体来说,朋友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低自我接纳听障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制,为促进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和融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所谓自我接纳,是指在充分认识自身优点和缺点的同时完全接受自己。研究表明,自我接纳的意识和能力是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接纳自己的身体;接纳自己的外部行为;接纳自己的内在品质。自我接纳的意识和能力在个体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自我接纳与家庭生活体验、学校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体验都有密切关系。其中,学校生活体验对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32名小学3、4、5年级学生的同伴接纳、社会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关系的问卷调查发现,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少,亲社会行为越多,则同伴接纳越高;儿童的同伴接纳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没有关系;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积极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
采用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交往焦虑量表和拒绝敏感性问卷测量了632名大学生。结果显示:①大学生自我接纳、拒绝敏感性及社交焦虑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②自我接纳与社会焦虑呈负相关(r=-0.359,P〈0.01),与拒绝敏感性呈负相关(r=-0.449,P〈0.01);社会焦虑与拒绝敏感性呈正相关(r=O.319,P%0.01);③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当拒绝敏感性进入回归方程时,自我接纳对社会焦虑的预测效应从-O.359降到-O.270,拒绝敏感性在社交焦虑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90名高中生为被试,考察了心理理论能力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升高,高中生的心理理论水平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高中生心理理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同伴接纳类型高中生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同伴接纳类型不能很好地预测心理理论能力,而心理理论能力总分能显著地预测高中生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接纳冲突:当代教师面对师生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过三种冲突观:传统冲突观、人际关系冲突观和相互作用冲突观。人们对待冲突的态度也经历了因惧怕而回避冲突、接纳冲突、自觉利用冲突的正面功能三个阶段。冲突是民主社会的特征之一,冲突具有不可忽视的正面功能,接纳冲突是当代教师应具有的冲突观。在接纳冲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冲突处理策略妥善解决师生冲突。  相似文献   

12.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实现自我客观化的前提,也是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自我接纳关系到他们未来能否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本文从自我接纳的含义、阻碍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各方面因素以及大学生自我接纳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以期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实现自我客观化的前提,也是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自我接纳关系到他们未来能否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本文从自我接纳的含义、阻碍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各方面因素以及大学生自我接纳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以期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它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而社会退缩青少年在自我接纳上低于正常儿童。然而,人类的精神却是最难去把握的,特别是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他们的精神领域更是有着更多我们成人所不了解的地方。因此从社会退缩青少年的概念入手,分析社会退缩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并提出提高社会退缩青少年自我接纳水平的一系列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何年 《教育》2011,(4):22-23
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也学会与异性正确相处,即学会接纳自己,接纳异性。对社会来说,孩子健康的成长少不了健康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教育现实中,还存在着排斥学生弱势群体的现象,引发了我们对学生弱势群体接纳问题的再思考。主要从政府和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因素四个方面对接纳学生弱势群体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低下和身体受到先天、后天的损伤,在家庭教育不当及社会不接纳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社会适应性行为重度缺乏,主要表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提高社会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接纳程度,对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方法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难民问题因其自身政治性和人道性的错综复杂而长期困扰着国际社会.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接纳难民最多的国家,美国的难民政策在接纳欧洲犹太难民和对欧洲知识难民的庇护上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人道性,却又因国家实力、对外政策和国际格局的影响在冷战期间对难民的接纳含有强烈的选择因素,具有浓厚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素社会倾向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同伴排名问卷,对318名中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相关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存在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同伴接纳、帮助与指导、冲突解决策略、肯定与关心对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英王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曾下令驱逐境内所有犹太人,这一事件揭开了欧洲各国驱犹运动的序幕。然而17世纪中叶后,英国社会又考虑重新接纳犹太人。这一态度的反转是与当时英国国情息息相关的。宗教改革后所引起的民间亲犹浪潮为重新接纳犹太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护国主克伦威尔出于提高英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以及犹太人自身的努力,共同推动着犹太人重新回归英国。虽然最终英国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但也采取了一种事实上的默许态度,使得犹太人又获得了一片栖息之地。重新接纳犹太人后,英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由此可见,这种非官方的默许政策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