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迸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成长与生理成长是相匹配的。但有时候,它们又不太一致,有的人心理发展明显滞后于生理发展,有的人心理发展则又明显超出生理发展水平。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某个小孩“别看他年纪小,但是很懂事”,这所谓“年纪小”,就是说他生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所谓“很懂事”,就是说他心理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3.
唐开英 《广西教育》2006,(7B):68-68
《德育》读本不仅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其更重要的功能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范例。在学习和运用《德育》读本和《成长册》的实践中,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体现,个性得到发展,学会了做人、做事,使教育活动在和谐气氛中进行,学生没有精神负担,没有心理压力,师生能有效地进行情感交流,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团结协作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4.
美国19世纪一位重要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白苍鹭>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它讲述了小主人公西尔雏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同时,在这艰难的历程中,"大自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小主人公的成长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傍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傍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傍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进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不仅要传递学生文化知识,还需要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也传递给学生。高中生逐渐由稚嫩走向成熟,他们在金钱观上面的意识也越来越成型。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基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实践与思考下的"高中生财商教育不可少"理念。  相似文献   

7.
徐彤 《生物学教学》2003,28(6):35-38
青年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190 4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G .S .Hall)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研究青年和青年心理的著作《青年期》 ,标志着学术界对青年阶段生理心理发展关注的全面开始。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 :青年是介于少年和成年之间的人 ,年龄跨度从十五岁到二十七八岁。高中时段正是人生这一关键期的开始。经历了初中阶段青春期生理、心理成长的萌动 ,高中生们迎来了人体青春期发育的高峰期。高中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生理上日益趋向性成熟 ,带来的心理变化是时常感到紧张、迷茫 ;紧张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升学就业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有…  相似文献   

8.
时下,走进一些中小学的校园,学生过于成熟的表现会让人感到惊讶.他们"过于规范"的语言、"非常标准"的礼节、"十分到住"的角色表现……特别是一些学生干部,更是"规范"到了极点.他们表现的"成熟"程度.印使是成年人也会"望尘莫及".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必须循序渐进,没有捷径可以逾越一道道青涩的成长鸿沟.因此,孩子具备如此早熟的人格应该说是一种不幸.  相似文献   

9.
1.没有从学生出发的设计是无效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成长的活动是无效的活动,没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2.社会要用平和的眼光看待教师,教师要用最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3.教育需要我们有智慧,教育让我们富有智慧。一、导入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单元的主题词是什么?生(齐):信息传播。师: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种媒体,每天都在向我们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一些很简短,比如说我昨天在新闻联播里听到一则很令人高兴的体育新闻——生(齐):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夺得汤姆斯杯。师:是的,这些新闻传递着我们身边最新发生的事件。假…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一种能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心理活动。情感的成熟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语文》课中开展情感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而《语文》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最好依据。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一方面丰富了情感的内容,另一方面改变了情感的内质。  相似文献   

11.
在移动互联时代、自媒体时代大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同时伴随碎片化学习的现实,这些都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PLC》课程是一门实用技术型课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在慕课环境下,利用MOOC平台,学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节奏学习知识,教师借助MOOC平台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学生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知识"的传播者,加之MOCC更强、更具个性的社交化服务,把仿真甚至企业实景引入线上,实现课堂线下的情感交流和MOOC线上知识补充的良性互动。结果显示,引入MOOC适当,对PLC课程知识的掌握由2%—8%上升到40%—68%。  相似文献   

12.
分析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亚历克斯。米勒的《祖先游戏》中心人物冯氏第四代浪子的成长历程。成长小说探索个体成长过程,在主人公通往成熟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一些曲折坎坷,必须去面对并解决一些矛盾冲突,而这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必然性。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分析,主人公浪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天真懵懂、迷惘反叛、成熟蜕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通过这一探究旨在为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一人物角色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角度,从而更好地品味该作品。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部美国成长小说,主人公伊萨贝尔为了见世面从新兴的美国来到古老世故的欧洲世界,经过天真——受骗——觉醒——成熟的成长过程终于从一个盲目追求自由的女孩蜕变为一个心理和道德都成熟的女士。一些不可或缺的人物是促使主人公成长的力量,而她顿悟后所作出的回归不幸婚姻的决定正是她成长蜕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诗经>早期的流播.  相似文献   

15.
薇拉·凯瑟的经典小说《我的安东妮亚》通过对女主人公安东妮亚在内布拉斯加草原成长历程的描述,表现她成长过程中追寻自我、追寻自由的精神,反映了她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变化过程.文章从成长的角度,探寻和分析《我的安东妮亚》中安东妮亚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并揭示他们对女主人公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钱星星 《文教资料》2009,(4):239-240
开放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导".本文针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人类与社会>课程导学工作作了一些探讨,阐述了在学习模式、学习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监控等方面如何进行有效导学.  相似文献   

17.
《人性的枷锁》具有成长小说必备的一些要素,如直线型成长轨迹,成长的引路人及对其成长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一系列顿悟。论文着重分析了主人公在其成长过程中从自卑走向成熟,从盲从走向自主,从依附走向独立,从迷茫走向觉醒等摆脱人生枷锁,思索人生真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爱情教育面对“早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误读爱情"的悲剧屡屡发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摧残学生情感萌芽的现象亦屡见不鲜.还有,不懂爱情的男女学生面对青春期心理变化时的不知所措,充斥各种媒体的那些对爱情的五花八门的诠释,当前社会上有伤风化的畸形的男女之情……我们的孩子们,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灵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勉为其难地招架着扑面而来的以上那些东西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教育还能继续观望吗?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的课程目标有关知识方面的 (3)中指出 ,通过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应当使学生“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的自我保健知识 ,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 ,笔者认为每个生物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都应该不仅在学科专业方面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曾着重强调注意的几个方面 ,仅供参考 :1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近年来 ,在电视、报纸、杂志上经常看到有些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轻生的报道。为此 ,在讲解“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本就如何上好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