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淦林教授(1932.07~2011.09.14)是江西南昌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史学家。1951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5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  相似文献   

2.
陈娜 《今传媒》2010,(7):4-6
丁淦林,1932年出生,江西南昌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学术委  相似文献   

3.
徽州文书:商人与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12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 《宁树藩文集》出版座谈 会,祝贺宁树藩教授从事新闻教育近半个世纪来取得的学术成果、理论思考所获得的显著成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党委副书记燕爽以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专家教授丁淦林等出席了座谈会。宁树藩,安徽青阳县人,1941年就读浙江大学龙泉分校,194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文系。1949年起任教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现代革命史。1955年调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教师,从事中国新闻史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从带硕士生到博士生数十人,为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家认为,宁树藩教授自1955年…  相似文献   

5.
张殿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市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广告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浦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6.
《新闻爱好者》2011,(17):27
孟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省部级新闻发布评估组组长,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建在新闻传播、广播电视、视觉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童兵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陆晔教授、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生导师黄旦教授,应邀来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讲学。京、沪、渐、佳新闻学教育前沿的四位知名博士(广西大学是硕士生导师曾建雄教授)聚集一堂。他们就研究生们关注的国内新闻学教育、研究思路以及中西新闻学观点的碰撞和融会等问题各抒己见。这对正在攻读新闻学学位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开阔眼界、改进方法的难得机会。下面把四位教授、导师在广西大学与硕士研究生的对话扼要整理成文,供读者参考。问:陆晔教授…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14日,丁淦林教授因病去世,享年79岁。丁淦林教授是我国杰出的新闻教育家、新闻史学家,曾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丁淦林教授在新闻传播教育界整整60年,成就斐然,桃李满门。在此我们发表丁淦林教授晚年撰写的回忆自己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经历的遗稿《上讲台与编教材》,以及一组丁淦林教授的学生撰写的怀念文章,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9.
传媒名家     
丁淦林:1932年出生,江西南昌人。1955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主讲《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与中国社会》等课程,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等多种教材,主持《新闻媒介与上海工人》等多项研究课题,有多种论著。历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处科研组组长、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个新闻学博士后流动站——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流动站日前正式挂牌成立.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培养的陆地博士,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计划内全脱产新闻学博士后,日前前往复旦大学报到.据悉,陆地进站后,将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席教授丁淦林为首的指导小组指导下,进行电视产业方面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上善若水     
丁淦林老师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也是我敬仰的新闻学界的泰斗。《道德经》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丁老师一生的写照。我读研究生的3年,也就是1993年至1996年,当属丁老师最显达之时:任复旦新闻学院院长,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但是,丁老师从来没有给我院长  相似文献   

12.
丁淦林教授长期从事新闻史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上先后为本科生、硕士、博士生开设并主讲《马列著作选读》《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专题》《中国新闻史研究》《新闻史论著阅读与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等多门课程,并作为研究生导师先后带教过30多位硕士生或博士生,为中国新闻教育事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14日下午5时,突然接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弟陈建云副教授急匆匆的电话,我们敬爱的恩师丁淦林老师永远离开了,我心里咯瞪了一下,久久说不出-句话,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我怎么也不相信丁老师就这样走了.  相似文献   

14.
人物介绍     
丁淦林(1932年生),江西南昌人。1955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主讲《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与中国社会》等课程,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等多种教材,主持《新闻媒介与上海工人》等多项研究课题,有多种论著。历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处科研组组长、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丁淦林老师的后辈和学生,在和丁老师16年的交往中,多次当面聆听丁老师关于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真知灼见。丁老师曾谈到,早在1929年复旦大学创办新闻学系后,不仅注重新闻学与新闻编辑、新闻写作的紧密联系,而且把眼光投向广阔社会,设置了新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骏德PRESSCIRCLES’98·2△声屏世界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骏德传播符号是指能被感知并揭示意义的现象形式,即能还原成“意思”的传播要素。人类传播信息,...  相似文献   

17.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童兵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陆晔教授、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生导师黄旦教授 ,应邀到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讲学时 ,和广西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健雄教授一起 ,同广西大学硕士生就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对话。问 :陆晔教授 ,你好。你在美国福布莱特大学做了两年访问学者 ,刚刚回来 ,请你介绍一下美国新闻学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好吗 ?陆晔(以下简称陆) :美国新闻学教育有三种模式。一是哥伦比亚大学为代表 ,只招研究生 ,对其进行业务训练 ,重视法律、历史、哲学等学科教育。为…  相似文献   

19.
陈娜 《今传媒》2010,(3):7-9
李良荣,194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几十年的新闻学研究中,李良荣提出的"新闻产生于事物的变动"、"新闻事业产生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新闻选择四项标准"、"新闻工作三大基本规律"、"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等富有开创性的理论主张,获新闻界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20.
陈思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系主任。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