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宁 《四川教育》2022,(Z1):27-28
<正>常常有人疑惑,作为校长,我为什么执着地走在传播家庭教育的路上?这源于我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感受。从事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18年,我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原生家庭。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懂怎么爱孩子的父母。很多时候,父母自以为是的爱正在伤害孩子却不自知。做心理咨询只能帮助极少数孩子,只有做好家庭教育才能帮助千千万万的孩子,造福千千万万的家庭。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办一所真正让家长改变、孩子受益的“父母大学”。  相似文献   

2.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谁在伤害学生与语文的纯洁感情》《(语文建设》2013.10)。我在这篇文章里批评了一些语文教师让学生背作文的现象。之后,我又跟一些教师说到过这样的现象,也由此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背作文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早已不是个案。有位校长,他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一所所谓的好学校就读,有一天他也终于对我说,他发现老师让他的孩子背作文,孩子背不下就哭。他不许孩子背,但孩子不干,因为不敢。校长说他很无语。我倒是有话要说。说真的,做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师,我竟然不知道身边有这么多背作文的现象。一方面,我为自己孤陋  相似文献   

3.
每月提醒     
《父母必读》2013,(8):42-43
入园前,教会孩子两句话 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肯定不像在家里那样,几个大人围着他转,吃喝拉撒都有人惦记着。幼儿园里几个老师带几十个孩子,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有的孩子因为不敢或不会跟老师表达,忍着渴或憋着尿,不仅会影响他上幼儿园的心情,而且对身体也会造成伤害,更容易生病。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主动告诉老师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肖梅 《家庭教育》2007,(6X):18-19
妈妈的烦恼:儿子老实、腼腆,在幼儿园常受同伴欺负,我几次都发现儿子情绪低落或脸上有抓痕,或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图书不见了……知道儿子受到了欺负,我很难过,怎样处理才既不伤害孩子又能解决问题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郑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显摆,我说过他几次,可是他根本不当回事。请问,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谦逊的好品德呢?” 主持:谦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处世智慧和人格魅力。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谦逊低调,不显摆,不自以为是,不拒绝别人的批评和意见,那就是一个受人欢迎的“谦谦君子”。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具有这样的美德呢?让我们来看看杭州市天水小学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6.
小风 《家长》2000,(10)
根据儿童教育专家的理论,类似“难道我没告诉过你”的这种体现了家长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对孩子的能力、未来和前途通盘否定的气话,如果瓢泼大雨似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疏远与孩子的关系,使局面变得愈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2009,(11):10-11
宜宾一位读者来电说:“我的孩子经常犯一些小毛病。我看到这种情况时心里很生气,有时候心情不好,甚至动手打他。后来发现,孩子情绪低落了,和我疏远。有什么话也不愿意告诉我。虽然我有时候脾气不好。但我这都是为了孩子,难道小孩子的自尊心会因此受到伤害吗?”  相似文献   

8.
我的儿子今年10岁了,因为我和他爸爸都很忙,在家里见面的机会都很少,更谈不上什么沟通了,有时,我们回家他对我们像陌生人一样,或者说一些不中听的风凉话,他爸很生气,真想揍他一顿,但更多的时候,他用很刺激的语言去伤害孩子,并摆出很权威的家长气势,父子之间充满火药味。请问,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安徽芜湖李力家庭中,父母常常会有一些不经意的语言伤害到孩子的心灵,语言的伤害远远比身体的伤害来的大,这是一种隐性的伤害,孩子常常被伤害后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改变他的努力的目标。在这里我把父母们常会说的最伤孩子心的话罗列出来,以便父…  相似文献   

9.
我曾参加一个幼儿美术班的活动。在美术班里,许多家长为使孩子学有成效,往往请假或调休,陪同孩子学习。在我前面就坐着一位做父亲的。可是,这位父亲一发现孩子画得不合其意,就立即训斥,有时则毫不留情地在孩子头上敲“栗子”。他的训斥使我心绪不宁,他的“栗子”就象敲在找的头上,使我心惊肉跳。我的心情尚且如此,孩子的心情可想而知!这位父亲自以为是为孩子好,殊不知这正损害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父亲的“栗子”把孩子原本只要集中在画面上  相似文献   

10.
瑞德的坏脾气在班上是出了名的,他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大发脾气,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我留心观察了瑞德一段时间,发现这孩子本性并不坏,因为发脾气只是一种单纯的情绪,它不同于以伤害和破坏为目的的进攻。瑞德发脾气并不是真的要伤害什么人或是破坏什么,而且事后,瑞德也往往为他的暴躁而内疚。比如,有一次,在上体育课时,一位小女孩不小心把篮球扔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镜子     
读小学二年级的小儿吃饭时突然说“:爸爸,我把你的秘密丑事都跟老师说了。”有啥丑事可以说呢?这小子该不会说了不该说的吧。经了解,原来他将我无意间闲聊的往事全端出来了:喝得烂醉骑车回家;和好友醉后路边啃轮胎;与老婆吵架等等。看他一脸认真的模样,我想起他的老师曾告诉我“:岳岳常说很崇拜爸爸。”说真的我很开心,更在内心严肃的看待自己,我能给孩子什么好的身教?我能让他感到骄傲吗?我能让他从我这里学到什么?我的事是否都能让他骄傲地畅谈?我真得谨小慎微地做爸爸。曾有位朋友很海派,不太存钱,也相信一个“真理”:各安天命!对于悉心照料孩子或为孩子改变一些生活习惯的观念都嗤之以鼻。后来他有了孩子。出入酒家少了,也不再邀兄弟回家畅饮了,打麻将的次数也少了,甚至还戒烟了!会改变的,孩子是老天爷派来让我们反省的小天使,他们会让我们发现自己是不足的、虚伪的、言行不一的、自以为是的,甚至是脆弱的。我那宝贝儿子就是我这几年里最佳的导师。我自省,孩子有没有错误的言行是来自我的劣质身教或言教呢?孩子是镜子,好好做给他看吧。孩子是镜子@野山$江西省吉安市供电局  相似文献   

12.
小亚的故事     
开学第一节课,我就发现小亚精力不集中,于是“火力侦察”点名请他发言。他果然一脸茫然地站在教室的角落里。周围同学争着告诉我:他是傻子!那意思是,他不可能回答出来的。过去一直没老师提问他,你今天也放过他吧!我的心苦涩难忍。竟然有这样的教育疏漏而且是历经四年换了几任老师!幼稚的孩子竟然众口一词地伤害伙伴!人格尊严受到伤害的受害者竟然木然无声!我严厉批评了这种卤莽无知,并宣布了纪律———今后谁都不许再这样说!当我请小亚坐下时,分明看到了小亚脸上的光泽。几分钟后,我巡视孩子们自学,经过小亚的身边。他悄悄地拉住我的衣角告状:小敏上学期也这么叫过他呢!言下之意,今天就先拿小敏“开刀”以树“法威”。我心里忍俊不禁,这多少有点儿“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嫌疑吧?  相似文献   

13.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特别容易冲动。不仅在家经常发脾气、摔东西,而且在学校有时只为了一两句话,就和同学打一架,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下去,我真担心他会做出伤害别人甚至伤害自己的事情。我该怎么办?浙江舟山李国平你的孩子可能经常发生这样的情绪或问题:他可能因为你不让他在睡觉前吃糖而大吵大闹,也可能因为小朋友不和他玩游戏而和人家打上一架。其实,如果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那么他将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孩子没有自控能力,那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他很可能不考虑后果,冲动地说一些过激的话或者做一些过激…  相似文献   

14.
宋俊杰 《小学生》2010,(12):31-32
有一天放学后,我给几个学生做课外辅导。其中有一个男生的作业错误比较多,我就让他最后一个接受辅导,想多用点时间,给他讲仔细点。这时这位男生的爸爸正好来接他。当时我也没注意他的反应,可事情过去不久,我却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很少看见这位男生的爸爸来接孩子。偶然遇上他也不像原来那样主动和我打招呼或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而是“相见不相识”,要么故意避开,要么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5.
李郁馨 《家庭教育》2008,(11):23-23
家长是否知道,跟孩子说话大有讲究。那些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对孩子的能力、未来和前途通盘否定的气话,如果瓢泼大雨似的发泄到孩子身上,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疏远与孩子的关系。使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6.
界限     
电话约定之后,一对夫妇为了孩子和我坐到了一起。几句寒喧过后,孩子的母亲急急地给我讲述了他们家中的一场父子战争—— 昨天早起,孩子的爸爸问起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该起不起,满脸的不高兴。他爸爸发现了他的《学习手册》,见上面的成绩又退步了一大截。他爸爸就强叫起他  相似文献   

17.
我儿子今年未满9周岁,有好多次我发现他在睡前或醒来时趴在床上蠕动,有时还喘着粗气,当他发现你注意到他的时候就会很不好意思。有时白天他还会躲到别的房间去趴在床上,当你无意中走进房间时,他就会做一些反常的动作,像是在掩饰着什么,表情很尴尬。我看了好多书,都是大概介绍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生理反应。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和介绍所说的手淫很相似,而且已经形成习惯,大多数文章都是粗略的介绍了这种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行为过度的后果,而对怎么样去预防和正确地辅导没有详细的说明。我的孩子还未满9周岁,他的年龄和书上所说的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还有一定差距——他还太小,这让我非常担心。还不敢直接和孩子去说这样做的害处,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走上身心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出现意外伤害,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家长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降低孩子受伤的程度,避免二次伤害,为医护人员争取救治时间。跌落伤不要轻易动他。孩子从高处跌落下来,一定不要马上抱起来或扶他坐起来,因为跌落时如果有从颈椎到腰椎的骨折,抱起来或坐起来,神经可能就断了。要先打急救电话120,如果需要转运或脱离危险场所,要找来一个孩子能躺得下的硬板,几个人一起用手臂把他平托起来,放在硬板上。  相似文献   

19.
地上的云     
他弯着那肥肥、短短的手指. "我快三岁了!" 那神情仿佛他是大得不得了的大孩子了,他开始要自己脱衣、穿衣,也爱坚持他的自以为是的意见了.  相似文献   

20.
孩子降临人世了,我想得最多的不是给他吃什么,穿什么,学什么,而是怎样去发现他,读懂他,理解他。我发现我的孩子求知欲很强,就极有耐心地回答他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读懂我的孩子极富个性,便尽力事事以理服人,不强制他,更不压抑他;我理解我的孩子终究是个孩子,他爱玩,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