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基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并没有引起教育人的重视,故此仅在教学中涉及非连续性文本时简要概括,并未对学生进行深化教学,不仅降低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质量,同时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能力。以下本篇探析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非连续性文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从这些文本中可以获取生活、工作、学习的各种重要信息。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为学生适应当下和未来生活储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然而现实教学中,由于在认识层面、教材编写、策略措施等方面的种种缺失,使得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严重缺位。对此,我们要深刻领悟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实践价值,注重结合生活和教材,开掘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渗透学法,加强指导,不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运用能力,以此实现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救赎。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成为当今社会人们重点关注的能力之一,也是从小学开始应该培养的重要能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便利,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社会阅读的常态,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也是阅读教学的多元形态之一。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平面思维发展为立体思维;多元文体类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为理性思维;多媒体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为探究思维。  相似文献   

5.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不到全面的提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教师要创编相关教材,注重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转化,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非连续性文本,这样才能提高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这一方面得益于非连续性文本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与非连续性文本的产生背景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真正被重视主要缘于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为代表的素养测评。中国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总体水平领先,但中国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水平测试成绩远低于国外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非连续性文本,但是,关注的重点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层面上,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策略研究相对不够,而笔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低年级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除了从常规的识字、课文教学中进行识字活动,非连续性文本对学生识字的作用也不能忽视,非连续性文本直观、简洁、醒目,对识字教学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拟结合教材和低年级学生的学情,探究非连续性文本与识字教学有效融合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非连续性文本"是以表格、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的,学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读懂它、运用它。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生活性、实践性、直观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把生活引入教学;利用任务驱动解决问题;开展综合活动,亲身实践,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连续性文本被广泛运用于生活,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却较不佳。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和形式,还是活动参与的过程,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平台,依托综合性学习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创编非连续性文本,提升学生整合信息能力;分享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学生评价反思能力。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增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又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邵玲 《教学随笔》2022,(2):67-69
非连续性文本指图表、清单、问卷等由非句群或者非完整、非连续句群组成的文本,具有跳跃性、非连续性等特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篇目较少,且五年级下册课本中才开始学习,针对目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存在的工具性的缺失、教学方法的弱化以及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