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强 《体育师友》2004,(4):12-13
武术教学中,学生学习武术有三个困难:武术的动作繁杂,每种拳术器械的套路运动形式最少有十几种,动作组合数十个;武术的运动轨迹多变,身体的起伏、转体、跳跃,路线复杂;单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等紧密结合诸多因素。由此,武术教学中教师正确、合理地运用动作示范便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2.
骆晓玲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90-490,492
武术动作组成和动作过程较为复杂,学生往往不易观察和模仿动作,示范教学直观性强在武术教学中显得较为重要。文章就武术示范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动作包含的因素多等问题,"三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而武术教学中的反馈法,是通过输入和输出武术信息的途径,使师生获得在教学武术知识、技能和技术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在师生间的信息交换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武术教学质量提高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武术套路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必须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在武术教学中应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学生创编武术动作的能力,树立其终身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刘凯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2-212,214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采用示范、讲解、演练、说明之外,采用不同形式“语言”表述也能对学生理解动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语气语态,不仅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感,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更能提升学生对所学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在老师独具风格的语言引导下能起着“画龙点睛”“根深蒂固”的作用;同时,也能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培养提升学生的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学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武术教学中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作业条件等来确定教材的运用,每一种教法对完成教学任务都有特殊的作用。但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常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教学时数少、课程时问短、学生人数过多等,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一般性讲解示范及分解教法、集体练习法等都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完整地掌握武术动作的要点及完整套路。由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武术套路教学的经历和感受,对时下谈论较多,尝试后效果明显,但实际在教学中运用较少的攻防演练意识教学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红 《中华武术》2006,(5):32-33
武术教学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当前对武术教学的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就高等院校而言,普遍存在着武术动作不标准、不规范的现象,体现不出武术的特点和风格,从而阻碍了武术的发展。迅速提高武术教学水平和效果,逐步实现武术教学规范化是当前武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学生造型示范进行武术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小平 《体育学刊》2001,(1):102-103
采用实验研究法,对运用学生造型示范进行武术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造型示范法既能突出重点,加快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减轻教师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武术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项传统项目,深受学生喜爱。由于武术套路的动作多、变化大,加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动作错误。教学中及时纠正错误,改进技术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武术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和形式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纠正动作错误的方法1.口令提示法学生在学习动作的初期阶段,会因动作规格要求不清而出现错误,教师可采用口令提示动作名称或要点的形式来帮助指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准确完成动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成套动作练习时采用。由于…  相似文献   

10.
多数情况下,当练习者在身体素质、动作技术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相差无几时,运动节奏处理好坏将是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我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注重了武术运动中节奏感的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使学生不仅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学到了富有韵律感和带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优美动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武术的积极性。通过生动形象的武术讲解,使枯燥无味的理论术语易学、易记,从而加深了对武术的理解。一、矛盾对比1.动与静如练习者经常采用的第一段高潮动作:击步腾空飞脚———转身旋飞脚———单叉,一连串的组合动作像上下翻飞…  相似文献   

11.
依据“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按照学生武术套路知识、技术、能力形成的规律,把这一教学过程划分为动作定向,模仿,整合,熟练等四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有助于教师正确选择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套置纠支术教学质量,客观、公正、合理地评定学生的武术套路技术演练水平。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更多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和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武术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思维方法,使学生对教授的动作,包括听讲解、观察示范、进行操练等进行必要的适时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使思维贯穿整个武术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本研究对初学者运用思维方法进行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武术入门训练中,学生对武术动作的术语、名称比较生疏,在训练中如果多采用示范、讲解、示范、领做的教学顺序,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武术动作。1.示范第一次示范的重点是让学生看到所要学习的动作,通过简单的讲解,知道叫什么动作名称,然后让学生跟教师一起模仿性做几次,使学生对“动作”及“动作名称”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对某些复杂的动作,可分解示范,在动作方向、路线、身体部位变换多时,单凭讲解,学生较难理会,因而在示范前要提示一下,便于在练习中用讲解来强调其重点。2.讲解第一次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后,应立即讲解动作要…  相似文献   

15.
武术套路训练的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武术套路训练中的心理意识分析。武术套路训练不仅包括素质训练,基本功、技战术的训练而且还包括各种意识的训练。这种意识的训练,在武术中就是心理方面的内容。在武术教学训练中由于动作变化多样,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非常重要,使学生学会分析动作中肌肉用力感觉,充分发挥心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从而使动作完成得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性、节奏感、力点的准确性等方面,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动作美感的培养。对于动作的优美性,提高动作的表现力,却常常停留在"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概念上。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武术动作美感的基本动作姿态进行初步的探讨,打破对动作形式认识上的误区,增强武术动作的优美性及表现力,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向学生展示某项技术动作的细微过程及全部环节,达到准确、优美的示范,常常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交互性、可控性等优点,不仅可以将武术动作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而且还可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技术环节,使学生视觉、动作、听觉、思维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教学是对武术动作的传授,是围绕武术动作进行的教学活动。把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语言教学法引入到武术套路教学中,结合武术套路教学的特性,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动作任务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探索实施。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将武术套路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动作任务当中,让学生在通过用武术动作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掌握动  相似文献   

19.
在武术教学中采用"念动训练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掌握动作质量、完成动作的速度和所需次数、识记时间、保持的动作数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所以,在中小学、以至于武术馆校、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学中合理应用念动训练对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武术动作组成和动作过程较为复杂,学生往往不易观察和模仿动作。示范教学直观性强,在武术教学中显得较为重要。本文就武术示范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