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植物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3部分:胚状体、人工胚乳、人工种皮。植物人工种子技术主要包括体细胞胚的诱导与同步化、包埋方法、人工种皮制备、干化、贮藏及防腐等。人工种子具有可工厂化大规模制备、贮藏和迅速推广优良种质资源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人工种子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技术.目前全世界已有几十个国家正着手研究人工种子制备,包括胚状体的诱导与同步化、人工种子的包埋、人工种皮的制作、人工胚乳的制作、人工种子贮藏和防腐等步骤.人工种子在园林育苗、人工再造林和经济作物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是一项新的生物工程技术。人工种子是由植物胚状体(或芽)加上保护性的外壳(人工种皮)及提供胚发育的营养(人工胚乳)三部分组成的,是由工厂大量生产的、和自然种子有同样功能的经包裹的单个体细胞胚。人工种子由人工种皮、体细胞胚和人工胚乳三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4.
胡萝卜人工种子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萝卜人工种子研制,包括建立胡萝卜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体胚诱导系统,与提高体胚质量,并使体胚生长同步化。在培养基中加适当浓度的ABA、GA3和脯氨酸,对胡萝卜体胚发生的正常化有一定的影响。找到了上述3因素共同作用于体胚发生的适合配比,并用2种物理方法进行多次筛选,获得了同步化程度在90%以上的成熟体胚。用2.0%和3.0%的海藻酸钠包埋体胚,并用CaCl_2·2H_2O作聚胶化因子,做成含体胚的雏形人工种子。研究了包埋基质浓度及基质中加进适当植物激素与营养,以促进体胚萌发与生长的条件,达到了雏形人工种子转换成苗率80%左右。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的体细胞胚的快速生产 ,制约着植物人工种子的产业化。多方面因素如植物激素、氮源、碳源等共同影响着高质量体细胞胚胎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细胞杂交等。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中研究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技术,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如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大规模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和杀虫剂等,诱导离体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包裹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此外,转基因的培育也要利用它。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在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的体细胞胚的快速生产,制约着植物人工种子的产业化。多方面因素如植物激素、氮源、碳源等共同影响着高质量体细胞胚胎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的体细胞胚的快速生产,制约着植物人工种子的产业化。多方面因素如植物激素、氮源、碳源等共同影响着高质量体细胞胚胎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综述生物技术在番木瓜上应用,包括番木瓜离体快繁、胚培养、体细胞胚诱导、制作鼢人工种子、分子标记与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综述生物技术在番木瓜上应用,包括番木瓜离体快繁、胚培养、体细胞胚诱导、制作人工种子、分子标记与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菜豆种子在红外固定床干燥过程中 ,种皮结构的变化及种皮对干燥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运用描述种子干燥过程特征的内部水分扩散模型 ,确定了种子的水分扩散系数 ,模型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研究表明 ,无种皮时种子的水分扩散系数为有种皮时的 1.6 7倍 ,种子子叶层的扩散系数是种皮层的 3.2倍 ,种皮是种子干燥过程中主要的传质阻力之一 ,也是优化传热与传质的关键 .  相似文献   

12.
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概况、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移植技术是现代畜牧业中继人工授精技术之后的又一次巨大飞跃,业已成为一项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繁殖潜力的实用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牛的繁殖科研与生产.胚胎移植的关键技术包括供体的超数排卵处理、胚胎的冷冻保存等.近年来诱导双犊、体细胞核移植等新型方法手段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牛胚胎移植的发展,作为一项现代养牛业中重要技术,牛胚胎移植意义重大,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观赏植物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包括体细胞胚的发生途径、影响因素和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等,并探讨了观赏植物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教育与技术融合,提高教育的“教育力”,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发展,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基于人工智能环境,从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入手,构建人工智能框架,使教育工作更加高效,为了促进教育与技术融合,提高教育的“教育力”,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发展,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基于人工智能环境,从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入手,构建人工智能框架,使教育工作更加高效,教育活动更能体现学生个性。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结合可更好促进教育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可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对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的分析,构建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框架,并针对现有教育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Plant propagation using artificial or synthetic seeds developed from somatic and not zygotic embryos opens up new vistas in agriculture. Artificial seeds make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propaga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 non-seed producing plants, polyploids with elite traits and plant lines with problems in seed propagation. Being clonal in nature the technique cuts short laborious selection procedure of the conventional recombination breeding and can bring the advancements of biotechnology to the doorsteps of the farmer in a cost-effective manner.  相似文献   

16.
作物育种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育种材料的获取来源于植物种质保存库,即植物“基因银伊。鉴于目前重视育种的研究,而轻视乃至忽视植物种质保存研究的实际,因此,本文拟就植物种质及其保存的作用、重要性、方法和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3个代表性的超甜玉米品种为试材,设计了7种种子处理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在早播气温较低的条件下,种子处理对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较低的早春播种,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甜玉米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成苗率效果显著,最高可提高田间出苗35.2%;以噻酮、丙酮、氮酮的处理效果最好。本研究中的种子处理方法,与以往的方法比较,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更好地指导甜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