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影 《新闻通讯》2009,(1):51-52
关于谈话类节目的选题,美国电视学者威利斯和艾利恩佐根据经验所得出的结论在思路上、逻辑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说:一个有意义的主题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表述的生活观点应是重要的;二是应对更多的人有意义;三是人们能共同感悟的、生活中永存的健全情感、生命困惑等永恒话题。这与我们对谈话节目选题的认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的生活伦理意义重在它的生活伦理价值.其生活伦理价值则在于高校图书馆生活伦理意蕴对学生读者实现理想人格的生活人格再教育补偿功能。高校图书馆生活伦理意义表现为:一是高校图书馆交往主体的生活伦理背景;二是高校图书馆自身结构的生活伦理内涵;三是高校图书馆对学生读者的生活伦理教育补偿功能。  相似文献   

3.
转业三年来,我时时注意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默记下来,在不眠的凌晨或下乡采访途中闭目沉思。  相似文献   

4.
一句话反馈     
□为什么要分三本?有什么特殊意义吗?□新闻周刊为什么还要辟B版的“娱乐生活”和C版的“特刊”?■信息整合是本刊的追求。分成三册,可基本实现读者的分层消费:深入了解新闻;享受新文化;洞察新话题。所以我们提出“分享《中国新闻周刊》”。□“一函三册”的形式非常新颖,国内外罕见。□买一期得三本的确少见,但每本显得单薄。  相似文献   

5.
生活的成长     
《生活》栏目创办就要三周年了,只有对《生活》的成长做清醒的回顾和反思,才便于未来更好的成长.像许多电视栏目一样,在成长过程中,《生活》有成长的烦恼,也有成长的快乐。《生活》栏目在三年的时间里,将近800期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但隐藏在《生活》背后的故事却不为更多的人所知,把这些发生在背后的故事告诉人们是件有意义的事。《生活》是一个电视杂志性栏目,用三年的时间创造了一种电视节目的新样式——电视经济生活服务类节目形态,拓展了电视经济类节目的视野,提升了电视经济类节目的品格,丰富了电视经济类节目的形态,…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展品是科技馆展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科技馆机器人展品走近生活的这一重要趋势。首先对科技馆机器人展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科技馆机器人展品走近生活的原因;第三,对科技馆机器人展品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第四,以武汉馆售货机器人为例,在介绍售货机器人实用性、功能性及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机器人展品走近生活的特点;最后分析了走近生活的科技馆机器人展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马行奎 《新闻爱好者》2010,(12):147-148
审美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一环,从而使得艺术与美的教育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概括地说,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体修养价值;二、美化生活的价值;三、社会进化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在我们国家,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也是社会事业,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事业。新闻是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社会新闻是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对新闻价值的挑选,是新型的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关系的反映,目的在于发扬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促进社会进步。社会新闻的涵义可以有三方面的解释:一,从广义上说,一切新闻都和社会生活有关系;二,作为新闻分类,有政冶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等;三,上述诸种分类的新闻中,有些是多种内容的综合体。人类历史说明,一定的社会,就有一定的社会问题,就会有一定的社会新闻。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科  相似文献   

9.
学部与我国现代图书馆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具有开放性、公共意义之现代图书馆创建始于清末,学部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至为关键。其表现有三:一是颁布《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二是创建京师图书馆;三是创建各地方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吴宛凝 《视听纵横》2006,(4):120-120
怎样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党中央提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实际,是社会生活的实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群众,是社会实践中的群众,实际生活中的群众。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贴近”的对象就是火热生活中的人民,因此,坚持“三贴近”原则的要求,就是强化民本意识。新闻工作者要强化民本意识就要弄清民本思想的由来。民本思想历经殷周、春秋、战国三阶段,历时千余年,到先秦时期形成完整的体系。民本从字面讲“是以民为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窄,缺乏素材积累,写作时普遍存在着些畏难情绪。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课堂教学积累。首先,运用范文,积累素材;其次,运用范文,学习技巧。二是课外阅读拓展。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名著、佳篇的阅读;三是课外活动补充。要求学生走出课堂,以各种形式参加课外活动,去获取生活的素材。因此,把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联系起来,将自然、社会、与人生等各方面置于学生视野之中,是提高写作水平最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许小妹 《新闻窗》2011,(6):99-100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的温度和变化,对于有着二十年新闻实践,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来从事纪录片创作和研究的我来说,纪录片选择的就是对生活真实的记录。"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它从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加以反映,以求真实的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13.
丁伟 《东南传播》2016,(9):140-141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级新闻媒体从台长、总编到编辑、记者,纷纷走进基层、深入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有血有肉、有价值、有影响的好作品,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走基层,是新闻媒体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尊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重要内容;是锻炼新闻队伍,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信仰的新闻人的重要手段;是孕育优秀新闻作品,提升新闻影响力、生命力、号召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典型事例,从走基层走出新视角、走基层讲出好故事、走基层提高新水平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走基层对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战略任务的重大措施,为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坚定信念,积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江泽民总书记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要意义,并对全党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搞好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宣传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扎实地做好。新闻单位特别是各级党报,要充分宣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的重大意义,宣传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计划地陆续组织发表有分量的学习体会文章,推动和引导学习活动的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5.
所谓广播语言,我以为就是从广播里传出的有意义的声音。具体说有三种:一是现场实况声音,包括环境音响、人物独白、人物对话、记者采访实录;二是播音员的声音,即需要在播音室由录音师协助完成的那一部分;三是音乐音响,即节目的开始曲、间隔乐、配乐、垫乐等。在实际运用中,三者常协同作用,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澳大利亚的民族独立,澳大利亚文学才有条件重新审视新的澳大利亚社会与分散的土著社会的关系.<库娜图><卡普里康尼亚><吉米·布莱克史密斯的歌声>就是在这种重新审视下出现的三部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它们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土著生活,构成了土著生活的缩影.本文从土著与其土地的关系、土著民族的觉醒等方面综合探析了这三部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这次武夷山的年会,应该说非常有意义:第一,2010年是新中国股市证券20周年;第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今年一年都在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第三,各地方兄弟经济广播面临一些冲击和考验。所以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来讨论经济广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张健  宋玉生 《新闻界》2024,(4):48-60+86
在划分出文化的外围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对讲好中国政治文化的故事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外围意指符号、外在直观事物、生活方式,它们具有较强传播性与渗透性,而多元文化的外围在现代性、西方化、人的情感本能层面上享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可以跨越文化差异与意识形态分歧。由此,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的关键在于讲好“三个故事”:讲述器物的故事,即跨文化传播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中国的物质富足与技术进步,它们是西方人最能够理解的中国故事;重视“他们的故事”,即持续扩大、深化改革开放,向在华西方人群展现真实、开放、包容的中国社会生活;挖掘历史的故事,即展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生活、中国乡村生活图景,亦为现代性危机、西方化弊陋的解决提供想象资源。  相似文献   

19.
哈建伟 《报林求索》2009,(10):90-93
<正>《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和百姓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由于遵守上述约定,刘邦很快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以上是约法三章这个历史典故的来由。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并不陌生,历经两千多年,由其衍生出来的意义,仍然被我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此来表明双方的诚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类似于此概念及其所代表的意义的表达方式也有了更新,被用于夫妻间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吵架公约,就是此类现象的变种。  相似文献   

20.
消息前面加"本报讯"三个字不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有三个:第一,表明文体,告知读者这是一条消息;第二,表明消息来源,声明这是本报记者或通讯员采访来的;第三,表明权利和义务,是表示本报对这条消息拥有产权,并对这条消息的真实性以及报道后果负责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