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极端条件下生物的不断发现,足以证明生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这也使得科学家更有理由相信,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很可能也存在着生命。离爆炸中心仅1130米广岛原子弹爆炸过后,有5棵银杏树仍然站立在几乎被完全摧毁的焦土上。  相似文献   

2.
周亚文 《物理教学》2012,(4):15-16,39
1.引言在物理估算领域,最有名的人物是物理学家费米。1945年7月16日早上5点半左右,原子弹引爆成功时,费米在距离爆炸中心10英里处。爆炸40秒后,爆炸的气浪到达费米所在地,他将事先准备好的碎纸片从离地六英尺高的地方洒落,纸片被气浪卷走,他根据纸片飞行的距离(2.3米)估算了核爆炸的"当量数"约为一万吨TNT炸药。后来,  相似文献   

3.
我们学校的“童话林”里有五棵银杏树,最高的有十二米,相当于四层楼那么高,最矮的也有七米多。一棵棵银杏树有的像高大的巨人,有的像可爱的稻草人。  相似文献   

4.
安徽定远县三和镇槐墟院村一棵参天古银杏被列为省珍稀保护古树,并确定专人管护.这棵银杏树树高40米,树影巍峨,翠叶如盖,树干要5人方能合抱.据林业部门专家考证,此树已有1200多年.  相似文献   

5.
银杏树     
银杏树,多年生木本植物.它生活在海拔稍高、空气较干燥的地方.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长得很慢,一年能长到一米就不错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相似文献   

6.
正《三棵银杏树》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作者用儿童化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家屋后空地上三棵银杏树的年龄,然后按照四季的顺序,描写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以及银杏树在不同季节带给"我"的快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张学青老师执教的《三棵银杏树》一课,洋溢的浓浓的语文味,让我们获益匪浅,但其中儿童味的缺失,也触发了我的思考。一、处处凸显"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我想,所谓语文味,就是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中的《三棵银杏树》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作品.他通过对家乡的三棵银杏树和银杏树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生动描述,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以朴实、流畅、准确的语言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既写出了银杏树千、枝、叶、花、果的特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又描写了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一幅幅  相似文献   

8.
母亲妊娠期如果接受大量放射线照射,将会对胎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根据日本学者的报道,在长崎、川岛遭原子弹轰炸后幸存的孕妇中,所生的小儿不少有严重的智力缺陷,智力低下的发病率与当时妊娠月数及距爆炸中心的距离有关。有人曾报道,一母亲在妊娠时为了终止妊娠,曾故意暴露在X线下,结果生下一个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9.
银杏树     
有一位诗人说,不要去问老年人的年龄,正如不要去问一棵银杏树,是古老还是年轻? 在植物王国里,银杏树是一个"老寿星".在距今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到处有它祖辈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在南通市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方式·高效课堂"专题研讨活动中,我聆听了张学青老师执教的《三棵银杏树》一课。《三棵银杏树》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曾被选入他主编的《开明国语读本》。课上,张老师一袭长裙,颈间松松地系着一条长长的丝巾,显得娴静优雅,颇有近来流行的"民国范儿"。这节课想必是一堂清新雅致的课。《三棵银杏树》不像后来新中国流行的状物文章(如杨朔的散文),用事物承载道义,从  相似文献   

11.
《三棵银杏树》的语言文字训练●苏州市新区实验小学孙春福《三棵银杏树》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新增选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叶圣陶先生以儿童的眼光和口吻,细致地观察、描绘了家乡的三棵银杏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题目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导火线来引爆钻孔中的炸药,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引燃导火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离开现场,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相似文献   

13.
小松树     
校园的中心有两棵老银杏树,说不清它们的年龄有多大。四年来,我一直以为它们只是两棵普通的银杏树,也没在意。其实,生活在校园内,我也没指望能发现什么稀奇事,事实也的确如此,一切就这么平淡。在平淡的早晨、中午和夜晚,我一次次从银杏树旁边走过。第一次看见它,是在一个星期五下午,也是一星期里最难熬的时间,因为即将到来的明天、后天是无聊的周末,通常我都是躺在床上度过。那天下午,班上同学都散了,惟独我呆在教室里。因无事可做,我颇感难受,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又四下望望。不经意间,透过窗口,我又看到那两棵银杏树。…  相似文献   

14.
1964年10月16日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记住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自己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世界!而仅隔两年零七个月,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再次创造了世界上从原子弹试验到氢弹试验成功的最快纪录。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六册《三棵银杏树》是一篇讲读课文。可从课后“思考·练习”入手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合理改编“思考·练习1”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教师可设计几道填空题 ,让学生边默读边完成 :(1)我家屋后的空地上有三棵银杏树。一棵_____,两棵_____。(2)这三棵银杏树 ,冬天 ,_____。春天 ,_____。夏天 ,_____。秋天 ,_____。(3)银杏树的干_____,枝_____,叶_____,花_____,果_____。(4)有了这三棵银杏树 ,春天 ,我们可以观赏到可爱的_____;…  相似文献   

16.
寻找秋天     
还记得去年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到金山公园去寻找秋天。我们边走边找,这时,路边的一棵银杏树吸引了我们。这棵银杏树真奇怪啊!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就像是银杏树穿了一件绿色的外套:里面的叶子是黄色的,就像是银杏树穿了一件黄色  相似文献   

17.
日前,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谭板村刘家垅山窝窝里爆出一条新闻:经78岁的郭水生老汉"牵线搭桥",当地一棵1 600岁的古银杏树,今秋喜得"贵子",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8.
走进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迎面是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到了高考时节,一地浓阴。每天下午第四节课,雷打不动,高三学生便三三两两穿过树阴,走到操场上,开始800米的跑操。  相似文献   

19.
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交代学习任务(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卡片.(生读) 空地 一块 一块空地 见方 十丈 十丈见方 银杏树 三棵 三棵银杏树 2.出示图形(一长方形,一正方形),比较理解“见方”、“十丈见方”.  相似文献   

20.
秋高气爽的日子,我结识了象征希望的六棵银杏树;冬去春来.又有五棵银杏树,承载满满的梦想,在学校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