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而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则是两种思想,甚至是两种以上的思想。"主题沙龙,正是交换思想的空间,它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平台,在各抒己见中,可以平等地探讨教育感想,分享教育感悟,它以灵活多样的主题、开放的组织形式和自由交流的精神氛围为主要特征,可以交锋,可以辩论,可以倾听,也可以倾诉,每个参与者  相似文献   

2.
(五)线索式任何一篇故事都有个发展线,这个发展线就是作者写作的线索.教者应当抓住故事情节.情节的线索,线索的转折点,步步深入,揭示文章的段与段的内在联系,把故事情节展示在学生面前.目的在于较快地掌握故事情节,明确情节线索和各部分的衔接关系,把握内容,了解作者思路和意图.  相似文献   

3.
(七)事件式 抓住课文中的几件事,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品质、情操。事件式的板书首先找出文章写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然后再分析每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最后归纳中心,得出结论。目的是把握事件的主要环节,弄清人物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4.
地点式 小学语文中,不少都以地点的转移为分段的依据,不同的地点,反映着不同的事,教师就要  相似文献   

5.
分压式与限流式四川省江津中学吴裕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多次重复考查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结——分压式与限流式.虽多次重复考查,但仍有考生出错.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在课本上并没有说明在哪些条件下该用分压式,哪些情况下该用限流式,所以学...  相似文献   

6.
根据公式R=U/I,为什么我们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内部的电流I成反比?”根据公式F=ma,为什么我们不能说“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这就需要分析物理过程中量跟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招生考试通讯》2012,(11):19-19
平铺直叙式结构是按事件本身的发展顺序和推进脉络,原原本本、从头到尾地叙述,进行层次、段落布局。这种“顺叙”的结构方式,便于展开思路、组织材料,写得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平铺直叙式结构是写作训练的第一步,是写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题在△ABC中,AD是中线,O为AD的中点,直线l过点O,由A、B、C三点分别作直线k的垂线,垂足分别为G、E、F,当直线l绕点O旋转到与AD垂直时(如图1),易证:BE+CF=2AG.  相似文献   

9.
一、基础知识1 .对称式 :把一个代数式里的两个字母对调 ,所得的代数式和原来的代数式恒等 ,则这个代数式叫做关于这两个字母的对称式 .特别地 ,如果一个对称式各项的次数都相等 ,那么这个对称式叫做齐次对称式 .2 轮换对称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的所有字母按某种次序轮换后 ,得到的多项式与原代数式恒等 ,则称这个多项式为轮换对称多项式 .如a3 b3 c3-3abc、x2 y2 z2 -3x -3y -3z 1都是轮换对称式 ,而a b -c就不是轮换对称式 .对称式都是轮换对称式 ,而轮换对称式不一定是对称式 .如x2 y y2 z z2 x是轮换对称式 …  相似文献   

10.
论连动式和兼语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大量语言材料进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给予式、索取式和置放式三种句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平行性,并就这种平行性从句法框架的确立和转换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导官当前通用的一些教研参考书中一些板书样式,如果细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这样两点不足:一是过于求全,精炼不足;二是力求规范,形式单一。这里仅以鲁迅《拿来主义》的板书设计为例:闭关自守排外(选自《中学语文190篇基本教集选》下研第63页)这种板书很有代表性,其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后,常有比较两式大小的问题.当两式是同底时,可直接用相应函数的单调性,得出结论.本文就不同底的情况,举例说明若干种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递进式     
杨琍琼  滕异珊 《音乐世界》2007,(12):158-159
遇上一个人一个过来人.也是我的一位良师对我说:"要珍惜,珍惜你爱的人!"因为遇上一个你爱的人是多么的偶然!据说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是五十亿分之一。遇上一个你爱的人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在爱上她之前,我一直在等待。在人群中找了她好多年,那是多么孤独的日子!在爱上她之前,我在心中千万遍刻画她的形象。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必有她的存在,必有她成为我的一半、我的太阳.必有她容纳我并拥抱我的一切。我知道她在前方的某个路口或某个站台等我.然后出其不意的走过来.出其不意的和我相识相知。就这样.我很孤独很快乐的走在这条路上。就这样,我们在某个黄昏某个雨后相逢,不是太早.也不是太晚。在岁月的记忆中.没有留下"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也没有留下"噢.你也在这里吗"的轻叹。就这样.我拉着她的手.拉着这美丽的孤独,不需要言语的叙述.仅仅是意念的融流,我们却获得了永久。这是多么的难得!因此,要珍惜!  相似文献   

15.
如今道德教育名目繁多,有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自信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往往独立进行,致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在内部产生分裂,道德教育过分专业化,这也是德育工作任务繁重,但实效低微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注重道德内容的基础性、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道德思维的发展,使道德教育由专业式走向通识式,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谈起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许多同学都能想到一般式y=ax^2+bx+c和经配方后的顶点式y=a(x—k)^2+h,却往往忽视了其另外一种重要形式.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与两点x1,x2,可得其零点式y=a(x—x1)(x—x2).在解决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中,若能对其灵活运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复利是银行按规定在一定时间计算利率的一种方法.从复利函数式转化为指数函数式,文章以具体例子说明这个指数函数模型是很重要的数学模型,很多现象都服从此规律。  相似文献   

19.
二次函数y =ax2 bx c(a≠0 )的顶点式y =a(x b2a) 2 -Δ4a(Δ=b2 -4ac)较为优越,因为顶点式能够体现出二次函数y =ax2 bx c(a≠0 )图象的特征:( 1 )开口方向(由a确定:a >0 ,开口向上;a<0 ,开口向下) ;( 2 )对称轴方程(x b2a=0 ) ;( 3 )顶点位置,即最高点或最低点的位置(点的横坐标x =-b2a,点的纵坐标y =-Δ4a) .由顶点式也能确定出二次函数y =ax2 bx c(a≠0 )的最值(当a >0时有最小值y =-Δ4a;当a <0时有最大值y =-Δ4a) .如果已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顶点位置,或最值,采用顶点式y =a(x h) 2 k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较简捷.( 1 )…  相似文献   

20.
内源式压力与外源式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压力?压力有哪些表现形式?压力与人的内在生命关系如何?本文认为:压力是行为主体感受到的"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可能性距离带给行为主体的内在张力或心理紧张或不适;也可能是"不需要"与强行给予间距离不断丧失所致的行为主体的心理承重、紧张和不适状态.根据压力源源头,文章将压力分为"内源式压力"和"外源式压力"两种,并分别剖析了各自的内涵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