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晨,山东省体育中心广场一隅,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站在队列前教授杨氏太极拳。只见他姿态轻曼舒缓,步法灵活飘逸,把太极拳那刚柔相济、阴阳相兼的特点演绎得出神入化,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这位耄耋老人就是济南市槐荫区国税局退休干部、济南市杨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郝明之。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与瑜伽都是东方文明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各有异同,但在近代瑜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优于太极拳的发展。从文化底蕴、健身原理、套路组成、推广定位等方面对太极拳和瑜伽进行比较研究,从新审视太极拳的发展,认为太极拳应从本质入手进行套路创新;减少外形的复杂性注重内涵推广;改变太极拳定位使太极拳不仅能够在老年人群中得到传播而且能够在青少年人群中得到认可,改变太极拳被称为"老年拳"的误称,从而在全民健身中得到良性的发展,为太极拳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以高深莫测著称,要想在短短的几课时学好太极拳是很困难的。俗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授太极拳时,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太极拳很直观、易懂地传授给学生。笔者经过多年对太极拳的练习和教学,摸索、实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广大群众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重要手段。但是因太极拳的一些特殊要求,使很多学生觉得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集自己多年练习太极拳的一些体会,结合数年教授太极拳的经验,谈几点感受,希望对太极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大中专院校中开展太极拳运动 ,体育教师首先应给学生们讲授太极拳的知识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太极拳的意义 ,进而引导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后再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授太极拳 ,理论实践相结合 ,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便使太极拳这一中华瑰宝得以在大中专院校普及。一、体育课上教授太极拳的意义及作用(一 )太极拳是含有深奥哲理的一项体育运动。太极图的阴阳鱼 ,黑色为阴 ,白色为阳 ,阴阳相互环抱 ,相互转化 ,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太极拳套路的动静、虚实、刚柔、开合等等 ,都是似阴阳一样对立的统一体。阴阳是古人对宇宙的辩证认识 ,…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 2 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把普及简化太极拳作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如何进行太极拳教学 ?如何提高太极拳套路教学的效果 ?如何通过太极拳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精神的情感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在教授简化太极拳时 ,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结合简化太极拳的特点 ,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发展源远流长,练习者中以老年人居多.文中对老年太极拳练习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优点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今后进行体育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志明 《考试周刊》2007,(8):102-103
文章对在太极拳教学中运用“点线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作了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太极拳的教学活动中,运用“点线教学法”优于运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原因,提出了普及推广运用“点线教学法”教授太极拳的建议,这不仅对太极拳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对教授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学习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和学习中少走好多弯路,而且对其它武术套路项目的教学改革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市128名长期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太极拳锻炼组)和105名没有接触过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普通组)进行身体自我知觉、整体自尊和主观锻炼体验3种心理问卷调查比较,并分析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影响。研究显示:老年人有规律地参与太极拳锻炼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依据短期和长期效应,老年人适合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每周太极拳锻炼3~4次、每次太极拳锻炼时间持续30~60分钟和“与朋友一起”参与太极拳锻炼形式对老年人健心效果较好。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具有积极影响,依据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从太极拳运动规律、运动负荷、锻炼频率及持续时间等方面制定方案,并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把普及简化太极拳作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如何进行太极拳教学?如何提高太极拳套路教学的效果?如何通过太极拳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化和民族传统精神的情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在教授简化太极拳时,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简化太极拳的特点,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25):13-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中地位的迅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一方面是教授语言,一方面是教授文化,当然,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往往是处于语言教学的辅助作用。但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无数中国特有的文化,例如太极拳、剪纸、京剧等。本文就太极拳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太极拳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健康促进价值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明晰国际太板拳健康促进研究的趋势与特点,运用Cite space对近20年国际太极拳健康促进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了国际太极拳健康促进研究的基本情况、核心议题、发展路径、知识群等内容.结论:研究主题上,国际太极拳健康促进的研究主题多样化,关注点较多;研究趋势上,国际太极拳健康促进的研究处于横向拓展阶段,不够深入;研究特点上,太极拳健康促进主要关注老年人群.建议:首先,太极拳健康促进研究应在横向拓展的基础上更着眼于纵向深入研究;其次,除老年人外,应多关注太极拳对中青年、特别是久坐人群的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鄂彩荣 《广西教育》2011,(22):31+48-31,48
太极拳强调心静体松,追求人和万物的和谐统一,强调用养生和技击双重作用激发人的灵肉潜能,全方位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2006年,我们开始引进太极拳,开发我校的民族体育特色项目。虽然当时整个广西还没有一所小学有习练太极拳的先例,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展有少儿太极拳训练比赛活动。重要的是,习练太极拳可以健体修身,对学生有益,且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非常适合在我校开展。于是。我校与广西永年太极研究院合作,借研究院的师资,教授我校师生习练太极拳,以太极拳之和谐拳理推动我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对现行教授太极拳技法时机与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将太极拳的十六种技法按照身体姿态、动作要领、意识调控属性进行了系统分类,论证了在不同教学阶段选择适宜时机、分别融入各类技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对现行教授太极拳技法时机与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将太极拳的十六种技法按照身体姿态、动作要领、意识调控属性进行了系统分类,论证了在不同教学阶段选择适宜时机、分别融入各类技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仵美阳 《教师》2011,(12):124-124
太极拳以高深莫测著称,要想在短短的几课时学好太极拳是很困难的。俗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授太极拳时,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太极拳很直观、易懂地传授给学生。笔者经过多年对太极拳的练习和教学,摸索、实践、总结了“四结合”的经验与方法,与大家交流,以图共进。一、快与慢相结合,动作把握更准确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动作教学的节奏,同时要兼顾快与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是人们共同的心意。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抽取的湘潭市12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基本状况、动机及其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湘潭市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女性多于男性;他们以公园和广场为主要练习地点,练习内容丰富,并以简化太极拳为主;且他们有着稳定的学习太极拳的途径和练习时间,因朋友的影响学习太极拳的人数最多,且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晚上,并以每次练习30-60分钟,每周练习3-5次居多;他们习练太极拳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预防、康复疾病。  相似文献   

19.
我学太极拳     
退休后,我迷上了太极拳。为了能学习规范的套路,我报名参加了济宁市中区老年大学太极拳学习班,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从中尝到了许多甜头。太极拳是我国武术文化的瑰宝,动作刚柔相济、潇洒飘逸,对中老年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都大有益处。但是,"独立打虎"、"玉女穿梭"、"虚步下截"、"转身大捋"……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招式,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很大,真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可我没有被困难吓倒,在拳师的言传身教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普通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只教授套路动作、忽视学生防身需要、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现状,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对比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技击内容融入教学过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将技击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掌握动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