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祖国大陆第一个以闽南话方言播出的广播频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闽南话频道2002年元旦正式开播,每天以18.5个小时向闽南、台湾省及东南亚等地的闽南语听众播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闽南话是汉语重要方言之一。它源自古代中原的河洛话,广泛分布在福建闽南地区,台湾绝大部分地区,广东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及浙  相似文献   

2.
陈嘉莉 《今传媒》2010,18(10):116-117
闽南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对于闽南语的研究,需要全面而系统地对两岸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异同进行梳理,从而达到客观认知。本文从闽南地区的地理形成入手,分析了闽南方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并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两岸间闽南语的个中差异。  相似文献   

3.
闽南语节目在两岸合作交流中的传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南语是联系海峡两岸人民感情的天然纽带,更是彰显两岸同根同祖闽南文化的载体.本文从闽南语的渊源切入,论证了挖掘、保护闽南语的宝贵财富及传承、传播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营造大环境,办好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闽南语广播电视节目快速发展,在推动闽台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闽南语电视节目的蓬勃发展亟需闽南语播音主持人才。现今业界的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从播音主持艺术学的理论角度以及从闽南语翻译角度分析,业务上存在一定问题。综合分析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的来源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发现该类人才高校系统性培养问题亟待解决。为了塑造一流的闽南语播音员主持人,打造闽南语媒介传播的文化影响力,本文探讨了该类人才需要的素能,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指导实践,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海峡之声电台闽南话广播入手,分析其独特的语言亲和力优势,并结合闽南话播音主持实践重点探讨正音、音变两大问题,指出夯实闽南方言根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6.
闽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海峡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对助力闽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闽南地区电视媒体应当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新方向、引领新价值、注入新活力,才能促进闽南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挥地方特色,增强闽南语电视节目的魅力,使闽南语方言频道得到本土和台湾受众的文化认同和审美认同,是一个新课题.本文根据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开播前后的节目策划及实践体会,从文化取向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都市生活频率(FM98.7)于2000年12月18日开播,福州地区频率为调频98.7兆赫,闽南地区为调频101.5兆赫。以省会城市和闽南地区两个经济重心为中心,全面辐射海峡西岸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9.
张玥 《今传媒》2010,18(10):134-135
论文主要集中讨论闽南话播音与普通话播音的异同点,全文以讨论祖国大陆第一个方言广播频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节目为引子,引出对闽南话节目的研究和讨论,从闽南话的由来和传播、与普通话相比闽南话自身的特点所在、从普通话播音看闽南话播音的特殊之处及方言节目的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闽南话节目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文章以大量的实例作为印证观点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办对国外广播是在一九五○年春天,当时用四种中国方言和七种外国语向日本、朝鲜、东南亚和欧洲广播。每天播音时间共计十一小时。对外广播用的呼号是北京广播电台,对海外华侨广播的呼号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外广播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遵照党的对外政策和宣传方针进行工作,十年来,它以和平的、正义的、战斗的和具有说服力的声音赢得了国外广大听众的热烈的反响和友好的赞誉。对外广播刚开办的时候,曾遇到一些困难。例如,领导干部缺乏对外广播工作的经验;翻译和播音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文化台独"势力从中作梗,在台湾坊间,"台语"的说法大有取代"闽南话"、"闽南语"的趋势。闽南话进入台湾四百年,由于历史的原因,融入了荷兰语、日语及台湾原住民语元素,使得如今台湾的闽南话跟大陆祖地的闽南话有了些微差别。然而,用"台语"这个名称来指称此地的主流方言是不妥当的,说"数典忘祖"也不为过。本文梳理了当下闽南话与"台语"播音主持的几点异同,释答了对台方言广播在声音表现与归属感营造方面的几点困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城市化不断地发展中,地区的文化形式开始转变,让传统文化既能得到传承,又能为特色城市的建设提供文化之源,闽南文化最早起源于泉州,现阶段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地区主要集中于福建南部,闽南文化主要有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方言等等。城市化发展是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那么,在闽南地区独有的闽南文化要如何在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特色相结合?下面就来分析和解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于海外华文媒体的认识多限于报纸,但实际上电台、电视和网络媒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华语广播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南亚,二次大战之后继续发展。20世纪60  相似文献   

14.
何竞平 《青年记者》2016,(17):16-17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就是方言,它是人们家乡记忆的烙印、情感联系的纽带,因此,也成为广告中频频使用的一种语言.闽南语通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地方方言语种之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在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出现过不少使用闽南语的广告.本文盘点两岸与闽南语相关的现行语言政策与规范,并结合近年来两岸使用闽南语的广告案例,对闽南语在两岸广告中的使用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王晓云 《东南传播》2014,(10):98-99
方言在表现地方文化,表达集体、故乡情感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要保护传承一种方言,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开办一档教学类节目。泉州广播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的两档节目在寓教于乐、展现方言的独特魅力上做出了可喜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闽台一家一脉相承。因此对台广播节目如何巧妙的运用闽南乡土元素,是广播人在传播过程中的探索、研究和思考。文章以东南广播《斌斌说南音》节目为例,阐述设置此类节目对传播闽南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精粹,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有着积极作用。闽南文化类节目正是对台广播与台湾民众之间"越走越亲"的一剂暖心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陈洁 《东南传播》2023,(12):63-67
较高的语言门槛及制作的参差不齐使得闽南语电影长期处于市场边缘。如今,全媒体时代为闽南语电影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立体化的传播路径和多元的传播内容对其传播力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内第一部闽南语院线电影,本文将基于电影《蕃薯浇米》的传播效果,探讨闽南语电影传播的共性问题,并提出整合传播渠道、利用电影节政策扶持、传播内容创新表达、助力本土微电影制作等传播策略,为闽南语电影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苏闽 《中国广播》2014,(10):84-87
对台广播已走过60个春秋。从空中越过海峡,连接两岸,在实现信息的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两岸情感和文化的交流。有效运用闽南文化要素,唤醒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在实现对台有效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新时期如何创新运用闽南元素,增强有效传播,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的要素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舆论引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积极构建传播路径,2016年8月在马来西亚设立厦门卫视东南亚演播室,并派出驻马记者,发挥闽南话优势,在东南亚一线采访。三年来,依托厦门卫视东南亚演播室,厦门广电集团紧扣"一带一路"等主题,在"走出去"中淬炼"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凸显了区域特色,提升了海外影响力和传播力,也为地方主流媒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与现状一个国家为供另一个(或另一些)国家收听而进行的广播称国际广播。国际无线电广播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能够越过国境、同外国居民直接讲话。从国际广播诞生之日起,它就是为一定阶级、一定社会集团的政治利益、外交需要服务的。因此,世界各国对它部十分看重,把它视为争取国际舆论的有效手段。目前,世界上约有80多个国家开办对外广播,约有160座对外广播电台。国际广播已有近60年的历史。1927年,荷兰为维护殖民统治,开始用荷兰语向其遥远的海外殖民地东印度和其他一些地区广播,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不久,德国(1929年)、法国(1931年)、英国(1932年)、日本(1934年)等国家也相继向其海外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