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摔跤“环节”训练是摔跤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摔跤比赛不仅包括站立摔、跪撑摔,而且必须有站立到跪撑的“直接”摔。所以摔跤技术在比赛中是站立、跪撑摔法,各种进攻、防守反攻动作的综合运用。环节训练就是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能力,缩短技术与技术之间的时间,选段配套技术之间的时间和幅度,从而适应现代摔跤比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古典式、自由式摔跤与中国式摔跤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运动员穿的跤服不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穿背心和短裤相连的紧身跤服;中国式摔跤的跤服是运动员上身穿短袖多层棉布制成的跤衣,系腰带,下身穿长裤。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垫子是圆形的:中国式摔跤垫子是正方形的。三、中国式摔跤比赛可以抓跤衣,只能站着摔,摔倒后立即松手;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比赛不允许抓跤衣,摔倒后还可进行跪撑角斗。四、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每场比赛一局,净摔5分钟:中国式摔跤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摔跤运动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古典式摔跤尤其突出,在几次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古典式摔跤的进攻技术比较集中,站立摔以过胸和过背为主,而跪撑角斗中的主要进攻技术就是“滚桥”。“滚桥”在比赛中使用次数之多,成功率之高,超过了任何一项  相似文献   

4.
从摔跤规则演变看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摔跤新规则的特点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 ,结合九运会比赛执行新规则后的技术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古典式摔跤站立技术的各种手法“转移”和“过胸摔”技术使用率和成功率都高于其它技术 ;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滚桥”和“提抱”技术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跪撑技术是比赛决定胜负的重要手段。预测了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桑劼式摔跤     
桑勃式摔跤起源于苏联。桑勃是三个俄文字母(SAMBC)的缩写,意思是徒手自卫。它是苏联人在本国民族摔跤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擒拿自卫技术而创立的一种摔跤。桑勃式摔跤可以应用中国式摔跤技术,也可以运用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和柔道的站立技术,它把这几种摔跤技术的长处,融为—体,桑勃式摔跤以摔为主,比赛时可以抓上衣和腰带,抱头颈,躯干和四肢,允许用腿使绊,把对手摔倒。比赛是在一个直径为九米的圆形地毯上进行。一场比赛分为两局,每局时间为三分钟,两局之间有—分钟的休息时间。运动员按体重分为十个级别。比赛设有团体赛和单项赛(个人赛)两种比赛形式。比赛分为“完全胜利”,“优势胜利”,“得分胜利”和“对方受警告被取消比赛资格而胜利”。运动员使对手身体腾空后背部全部着地,而自己仍然保持粒姿势,  相似文献   

6.
座落在滹沱河上游(本地称云中河)的忻州,素有“摔跤之乡”的称号。群众性的摔跤活动,成为民众所必不可少的体育锻炼和精神享乐,有近千年的历史。 跤乡的摔跤分嘻闹逗乐取笑之摔和有规定礼数的村与村、县与县的跤手比赛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多次担任国际和国内重大的自由式摔跤比赛的教练或裁判工作,结合对1991年世界自由式摔跤锦标赛及第25届奥运会自由式摔跤比赛实况录像多次观察统计分析,发现优秀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主动权的共性特点是对“战机意识”的把握能力强,自动化攻防能力水平高.良好的身体素质,精湛的技能技术,都是通过对每个“战机”利用而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战机意识在摔跤比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目的地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自动化表现.因而,在技战术训练中注重对运动员“战机意识”的培养,将会有效地提高训练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言:在古典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有机会通过提高跪撑摔技术将对方摔成双肩着地,或使用各种抓握或抱持方法得分。因此,我省运动员在迎接全国第七届运动会古典跤的训练和比赛进行准备时,改进跪撑摔技术更具有重要意义。古典式摔跤是由站立摔和跪撑摔两部分技术组成,如何安排这两种技术的训练比例,或者说在比赛的总得分中,使用这  相似文献   

9.
武宣 《武当》2012,(4):10
近日,一家以武术文化为主题的"拳吧"亮相郑州。该"拳吧"以酒吧形式经营,通过举办专业的拳击、散打、摔跤等比赛,弘扬武术精神,培养职业选手。据悉,这里举行的比赛全部由专业裁判执法,参加比赛的均为职业选手。  相似文献   

10.
本现察了17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参加全国自由式摔坟冠军赛当中,随着比赛的进程其赛后血乳酸最高值呈现出运渐上升最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这提示摔政运动员肌肉的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会随着比赛的进行发生一定的下降。这一现象还提示我们摔跤运动员无氧训练的安排要有针对性。另外,应加强全国比赛过程中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揣”在古典式摔跤中俗称“单臂过背摔”。 是在比赛中常用的高分动作,优秀的队员往往用这种方法得分或直接使对手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2.
摔跤手     
影事 迟暮人的执着 职业摔跤比赛一向广受美国民众欢迎,既是竞技运动,亦是娱乐节目,狂野彪悍之风引得观众为之疯狂,有“施瓦辛格接班人”之称的巨石强森,以及凭借《海军陆战队员》暂露头角的约翰·塞纳均是摔跤运动员出身。这也是拍摄《摔跤王》的基础之一,也很讨巧。  相似文献   

13.
第8届全运会摔跤比赛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第8届全运会摔跤比赛的统计资料分析认为,我国摔跤的整体实力有提高,但教练员素质、运动员体能与跪摔技能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摔跤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自从类人猿以双脚行走的那一天起,人类为求得生存,在狩猎或争食的斗争中,就时常出现徒手搏斗的局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整套摔跤动作的技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习武、健身、娱乐的需要,摔跤便演变成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早在古代奥运会上,角力(也就是捧跤)就是最受人欢迎的竞技项目,而且一名竞争者,即使在其它四项中获胜而在角力中失败,也不能获得桂冠。第一次职业摔跤比赛于公元前284年在罗马举行。当时的摔跤比赛,除了摔之外,还可以拳打脚踢和用反关节动作,往往造成流血场面。后来,技术和规则不断完善,逐渐注意了安全。现在世界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摔跤竞赛,只允许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底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国际摔跤个人冠军赛中,古典式摔跤比赛较普遍地运用了难度较大的过胸摔、过桥摔。优秀选手往往用这类方法取得得分优胜或直  相似文献   

16.
第11届亚运会古典式摔跤比赛于1990年9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有13个国家和地区共74名运动员。中国、南朝鲜、日本、伊朗、中华台北参加了全部10个级别的比赛,其它国家均未报齐级别。中国摔跤健儿获2块金牌、5块银牌和1块铜牌,实现了“零的突破”。笔者根据现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和观察,就亚洲古典式摔跤技术水平进行粗浅的分析。一、主要技术特点和成功率通过对214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见表1),不难看出,古典式摔跤站立主要技术是潜入抱腰转移、抱腰摔以及后倒背(含转移),其次是揣、夹颈背和过胸摔。潜入抱腰转移在这次比赛中共使用了71次,成功58次,成功率占81%;抱腰摔共使用了65次,成功36次,成功率占58%;后倒背(含转移),共使用36次,成功了21次,成功率占58%,揣和夹颈背虽然使用的次数多,但成功率不是很高。揣在这次比赛中共使用了58次,成功25次,占42%;  相似文献   

17.
赵明 《体育世界》2010,(7):71-72
为了使摔跤,尤其是古典式摔跤更加紧张、激烈、精彩,更加具有吸引力。2009年2月份在法国举行的男子古典式摔跤世界桥比赛,再次修改了古式摔跤竞赛部分内容。竞赛规则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摔跤的对抗激烈程度,站立摔与跪撑摔的比例关系,以及在训练要求、技术、战术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竞赛规则的变化,结合前两三年几次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的逻辑分析,阐述规则改变后给古典式摔跤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如何根据规则变化指导今后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式摔跤简介 国际式摔跤是一项徒手直接对抗的奥运会运动项目,分为自由式和古典式两种。两种摔法的不同点是古典式摔跤不能用腿来进攻,也不能用手抱髋关节以下,只能抱髋关节以上做动作。自由式摔跤相对比较自由,可以全身上下进攻。两种摔法的相同之处是得分标准和取胜负方式、比赛的时间(上半场3  相似文献   

19.
自由式摔跤连贯技术训练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国际摔联提出的“快速主动、勇猛顽强、全面连贯”十二字方针是现代国际式摔跤的发展方向和指导原则。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其中的“全面连贯”则是现代摔跤比赛可观赏性和激烈程度提高的必然趋势,也是技术训练实施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自由式摔跤中,由于运动员动作把位的相对增加和运动形式、动作技术轨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月,国际摔跤联合会对古典式摔跤的规则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比赛由过去的一个级别三天赛完改为一个级别一天赛完,每场比赛由过去的三分钟两局改为两分钟三局,取消消极跪撑的判罚,每局的前一分钟为站立摔,后一分钟为两个30秒的反抱躯干摔。新规则实施后,针对这一规则,本文从教练员的角度分析新规则的有关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