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庙号和谥号都是在帝王死后才有的。我国古代帝王死后,往往要在太庙里立一个庙室,供后人祭祀,并给每个庙室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是庙号。庙号起源于商代,如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周继商制,如周文王的庙室称太祖庙,周武王的庙室称太宗庙等。秦王朝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帝王的名号不仅仅是一种称呼,还包含深刻的政治意义,是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常见到的帝王名号主要有:溢号、尊号、年号、庙号等。溢号产生于酉周时代,是对去世帝王依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一种评价。最初的溢号一般只用一、二字,溢字分美、平、恶三类。所谓“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史记正义·溢法解》)。美溢如:文、武、孝、昭、襄、康、烈等;平溢如:怀、悼、哀、隐、闽等;恶溢如:暴、丑、杨、昏等。不过为了维护帝王的尊严,恶世一般是不用的。先秦时期的美古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的纪年方法很多,如帝王名号纪年(或称王、公名号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岁星纪年、黄帝纪年、公元纪年等.其中帝王名号纪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有确切纪年可考的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掌握一点纪年法的知识,对学习历史,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曹坚 《同学》2003,(12)
我们读书、教学、观看影视剧时,常常会遇到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和“年号”。有时我们称某某皇帝,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清)康熙、乾隆皇帝等,这些称法,实际是分别用了“谥号”、“庙号”和“年号”来称呼他们。“谥号”、“庙号”和“年号”都可作为帝王的帝号(对帝王的称呼),但它们的意义、用法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或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见到对古代帝王在史书的记载上,在课本中,在年表里,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如有的称“××帝”;有的称“××祖”、“××宗”,有的又直称其年号等等。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称谓呢?它是怎样来的?有什么内容含义?弄清这些称谓的来源和区别,对我们学习或讲授中国古代史,是会有帮助的。本文就其不同称谓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古代君主、帝王地位至高无上,同时因为严格的避讳制度,所以对君王、帝王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其庙号、谥号、年号等。本文摭谈基本的称呼规律。  相似文献   

7.
阅读我国古代典籍,常常要接触到古代帝王的称谓。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帝王的称谓很多,叫法各异,它们所包含的具体内涵也各有不同:有的是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有的是帝王自身所谓的“谦辞”;有的称谓可以普遍使用;有的称谓却只能在比较狭窄的范围内使用,有的称  相似文献   

8.
二、一般人之间的称呼。所谓一般人间之的称呼,是指除了帝王以外的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这一部分还可以分一般人称和特定人称两类。 1.一般人称。一般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A、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等。当“我”或“我的”讲。如: (3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  相似文献   

9.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笔者的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朝代名号的由来;一是史书中帝王的称谓有什么讲究。这恐怕也是许多学生会普遍产生的疑问。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整理出如下文字供同学们参考。一、朝代名号的由来朝代名号也称国号,即政权之号。这很早就有了。《史记·五帝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常会遇到“贞观”、“开元”、“洪武”、“崇祯”、“康熙”等年号,有时还用它来代表某一帝王,如“乾隆帝”、“光绪帝”等。什么是年号?年号就是用以纪年的名号。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的纪年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的,从此就采用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11,(12):52-52
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紫禁城的房屋九干九百九十间半;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于是多用九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与九有关的还有: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共81钉。  相似文献   

12.
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中对获得最高层考试取录者的称呼,清时期,童生经过县(府)试及格者称秀才一第一名称案首;秀才通过在各省城举行的乡试取得举人资格,第一名称解元;进京参加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由贡士通过皇帝亲发策问的殿试一被取录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三等,统称三甲,前一、二、三名  相似文献   

13.
谦敬辞一览     
一、谦辞“家”字一族:用于向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哝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一称母新;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一称叔叔。“舍”字一族:用于向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一称侄子;舍新——称亲戚。  相似文献   

14.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光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祭。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贬褒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  相似文献   

15.
幽默     
尊称语课上.包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孔子、孟子的章时说道:“古代如称对方为‘子’,那是尊称。”一位同学说:“包老师,您在古代该怎么称呼……”  相似文献   

16.
我国漫长的古代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即由一个个王朝构成。而各个朝代又往往以其最高统治者——帝王为代表。因此,了解和掌握历代帝王情况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古代帝王的称呼,除姓名之外,还有庙号、  相似文献   

17.
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为他们定的名号。最早的庙号出自夏代,如“太康”、“少康”等。最后一个庙号是清末光绪定的“德宗”。庙号以“祖”为最尊,“宗”次之。自汉代起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后妃”的“后”,是指古代帝王的正式配偶。那么,为什么要称帝王的妻子为"后"呢? 据(说文解字》解释:"后,继体君也。"继体君"就是君主的后嗣,即君位继承人。  相似文献   

19.
薛文秀 《文教资料》2009,(22):92-95
谥号、庙号、年号是君主们的"御用文化"现象.古代典籍中称说这些君主,或以庙号,或以谥号,或用妹年号,个别时候也有特例,看似杂乱,然若将其整理排序,再将文史典籍对他们的习惯称指对应上去,则会发现对其称说还呈一定阶段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出现这种称说帝王阶段性的原因,并运一分析了谥号、庙号、年号的含义、成因、缘起,以及称呼变化的原因,最后综述了用"三号"对帝王称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精灵挑战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时候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其中对他人的各种尊称尤为突出。称呼帝王为殿下,称呼有身份的人叫“公”,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别人的母亲称令堂,儿子称令郎,女儿称千金。那么,昆仲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