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德国在两次大战后都是战败国,但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会在短短20年间又发动了新的世界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则能够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呢?对于这一问题,史学界有诸多看法。事实上,两次大战后的不同制裁对德国是战是和有极大影响。通过对这两种制裁的比较,将从中发现其各自对后来德国历史进程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海英 《广东教育》2005,(10):67-67
记得《羊城晚报》曾整版刊登了广州教育界人士到德国学习后,写下德国与中国教育不同的文章。第二天,我回校跟一个行政管理人员谈起这话题时,她一脸茫然,原来她没有读报的习惯。后来我跟其他教师交谈,也发现有一些教师没有看报的习惯,这事引起我的焦虑。我有一种迫切的想法:必须让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德国“双元制”被世人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年轻人是通过接受“双元制”教育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引进“双元制”教育模式,许多学校也联合企业共同实施“双元制”教学,但成功的范例不多。在分析原因时,相当部分的专家学者认为是国情不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方决定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并允许其加入北约后,苏联便决定主张承认"两个德国",希望能够维护加强民主德国的国际地位。而中国在德国问题上也与苏联保持一致,支持承认"两个德国"现状,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状态,并与民主德国签订了《中德友好合作条约》。但中国在德国问题上的态度又是有限度的,中国坚决表明台湾问题与德国问题有着根本的不同,同时又不忘对德国的统一前景作更加积极的表达。这样的表态其实与中国自身的两岸统一政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艺术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有着自我特色与追求,德国的美术教师们对美术教育也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与学科任务,他们在美术教学中有思想、有分类、有目标地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要求给予了恰当而有效的训练,使美术教育的课程价值及其对人培养的重要作用在美术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6.
我上三年级的时候,爸爸要到德国工作两年,就把我也带到了德国。在那里,我生活了两年。那里也给我留下了非常美丽的回忆……德国的学校我在德国时,就读于圣母小学。这所学校是一所教会小学,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学校的东墙  相似文献   

7.
德国古典哲学对现当代西方哲学具有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其影响的广度而言,德国古典哲学所包含的不同体系以及不同体系的不同方面,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不同流派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就其影响的深度而言,可以说德国古典哲学规定了现当代西方哲学讨论的根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传统是活生生的,它通过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刺激作用而构成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强调现当代西方哲学之实现了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时,必须充分注意到两者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冯帆 《历史学习》2001,(7):56-56
“二战”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都对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战后两国的认罪态度却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战后对两个国家的审判标准尺度不一。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审判时对德国不论是战犯的惩办,还是战后赔偿,以及战争结束后对其军事经济方面的限制都做了相当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并且视纳粹党为非法组织。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纳粹杀害了600万犹太人,从而使西方基督教世界反对犹太人的行动达到高峰。不过,此种行动也并非偶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经历了从古代、中世纪、近代、直到现代的漫长过程,只是到了德国纳粹对德国实行统治、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才达到空前规模。  相似文献   

10.
普法战争爆发于1870年7月。普鲁士和法国两国统治阶级共同挑起了这场战争。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决心通过对法战争,实现德国统一,并建立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而法国统治阶级害怕自己的邻边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德国,也不断干涉德国。因此法国和普鲁士两国统治阶级都迫不及待地想同对方交战,双方都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过马路,人们绝对是按人行横道上红绿灯的指示行事的,因此,当有一天傍晚,我在莱比锡火车站发现两个当地的年轻人违章过马路时,竟“如获至宝”地说给我的德国陪同HENRIETTE PLEIGER(中文名字裴海丽)小姐听。当时人行横道的红灯亮了,尽管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但人们都站在原地不动,只有那两个人犹豫了一下便跑了过去。我甚至有点“兴灾乐祸”地对裴海  相似文献   

12.
德国中等教育体制与众不同,设立了三种类型的中学,每种学校在教学原则和课程安排上均有不同特点,从而为各个领域培养了各种类型的预备人才。总起来说,德国的中等教育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强调因材施教,重视职业教育,德国的中等教育体制给我们的启示是适当加强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简析德国统一后困境的症结及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统一后出现了失业率居高不下、巨额债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使科尔政府陷入极大的困境,并导致科尔政府在1998 年大选中倒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两个德国统一的速度太快,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在一起、并使东西部德国在同一体制下同步协调发展,是要有一个磨合的发展过程的;同时另一方面,联邦德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运行几十年之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西方学者所说的“德国病”,需要进行改革。尽管如此,德国的统一为德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不少机遇  相似文献   

14.
德国和日本作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国家,在战争赔偿问题上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德国认真、积极,日本推诿、消极,甚至拒绝赔偿。两国在战争赔偿问题上表现迥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国所承受的来自占领国的压力不同;两国在美国罗织的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护网上所处位置和所起作用不同;德国有来自苏联以及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强大压力,日本则没有;两国的外交政策及其目标不同;两国政府及国民对战争反省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涂静秀 《物理教师》2010,31(9):47-48
德国KPK教材采用全新的动量流模型介绍了我国传统的初中物理内容,还另外添加了相对论、原子物理、波和光子等知识,它不仅内容编排上与我国教材有很大区别,结构体系上也有很大不同.本文通对中德两套初中物理教材的分析比较,让读者初步了解中德教材的异同,并激发阅读德国KPK教材的兴趣,进一步推进我国教材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勃兰特提出的“新东方政策”,其核心是在苏美放弃德国的统一主张后,联邦德国怎样去寻求德国重新统一的现实道路。50年代中期后,苏美从其全球战略利益出发,分别调整对德政策,1955年苏联先后和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率先承认两个德国并存的事实,美国也开始奉行维持现状的政策,为此勃兰特“以接近求统一”的新东方政策出台。“新东方政策”的确立与推行对的重新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实现了与苏东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密切了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使民族不可分割的情感日益融合,并形成德意志民族必将统一的信念;第二、对美苏关系的“缓和”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形成间接或直接地产生了推动作用,从东西方两方面为德国的重新统一创造了外部条件,第三,对1989年东欧剧变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使民主德国有剧变中风云突起,最终导致柏林培坍塌,两个德国的统一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7.
德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敢于挑战美国,公开反对美国对伊动武,是德国对美政策的重大转折,德美传统关系骤然降温;这有深刻的国际背景,是彼此国际战略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而导致的,施罗德个人所具有的民族主义和大国意识也起了作用;德美关系蒙上的阴影不会马上消除,今后一段时期,可能出现不冷不热或时疏时亲的局面,德国对美政策的独立自主性必将不断加强,这是顺应时代潮流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有两所设备和食品质量都完全相同的幼儿园。但是,当调查人员对这两所幼儿园的幼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时却发现,甲园的幼儿身心都很健康,情绪也很愉快,而乙园的幼儿却身心健康状况较差。迥异的结果使调查人员十分困惑,他们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之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甲园管理幼儿吃饭的保育员态度和蔼,富有爱心,在幼儿吃饭时总是以微笑、鼓励对待和帮助幼儿,而乙园的保育员则对幼儿缺乏耐心与爱心,每逢进食就训斥幼儿,致使幼儿一到进食时就害怕、流泪,甚至小便失禁,进餐时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19.
都说德国人刻板严谨,这是一个哲学家辈出的国家,也是个一丝不苟的国家。听同学说过在德国碰到的一件怪事,有一个德国妇女牵着两条狗排队,两只小狗正嬉闹着,那位妇女却怒斥连连,让两只小狗乖乖排好队。可是最近到德国参加一个会议,遇到的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成人教育概念与我国的成人教育概念有很大不同,成人教育办学机构也与我国有很大差异,呈现出多元性、自由性和市场性特点,通过对德国成人教育办学机构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成人教育办学机构转型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