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瑜 《中国教师》2009,(Z2):114-114
新时期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师德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要建立师德准入制度、动态师德评价制度和师德弘扬制度,真正使广大教师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师德弘扬制度建设,使广大教师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成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余晓林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85-86,91
社会主义荣辱观师德师风建设有重要意义,必须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探索和推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师德建设有机结合,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根本要求,又为高等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理论武装和实践基石.  相似文献   

5.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课题。针对当前高校师德滑坡现象,探析原因,通过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改进教师管理内容、方法、途径,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必将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如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师德建设,使师德建设得到强化,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一、深入学习“八荣八耻”,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全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热爱祖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科学文明、团结互助已成为我国社会精神…  相似文献   

7.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并努力探索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他们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荣辱观建设的效果.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方针,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文章在阐述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从师德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两课教学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本文阐述了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提高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师德建设各方面,引领大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加强师德建设是我国当前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高校师德建设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必须深刻认识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明确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提炼和升华,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重点处理好三对关系,并要从学校教学、校园文化、树立典型、激励机制、师德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师德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即高校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教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凝聚教师,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鼓舞教师,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教师.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营造一种有利于师德建设的环境,为教师搭建师德建设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理应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楷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时代呼唤以荣辱观为内容的师德建设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呕心沥血地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像王选、孟二冬一样的高校教师的楷模,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广泛赞誉。但是,毋庸讳言,随着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经…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理应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楷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高等院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提倡与高校德育教育、师德师风建设、高校党的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魏荣 《考试周刊》2013,(52):158-158
高职校园和谐文化是高校校园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思想、校风、学风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决定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在高职校园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新标杆,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师德建设、校园环境、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四个视角论述如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高职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