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聪颖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1):103-106
论文主要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从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等方面研究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研究新视野.  相似文献   

2.
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入手,对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继而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三方面提高地方高校汉语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率的教学对策,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研究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分析进行阐述说明。当前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紧抓,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创建汉语言的应用型课程内容,紧抓人才培养的发展,从而为高校汉语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全新的发展视野。  相似文献   

4.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已成为地方高校实现汉语言文学学科应用性转型的应有之义和常规选择。本文结合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情况,试图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模式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和"地方性"的有机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转变课程设置理念,课程体系与其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满足不同行业应用语言文字的不同需求,以应用求生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构建地方性课程体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以特色求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发展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用性有着显著的提升。结合汉语言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前提下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思路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只有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才能够充分的培养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现阶段如何在文化创新的视角下开辟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对培养汉语言文学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然后从教学培养思路、实践培养思路以及理论研究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当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了。传统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环节的强化等四个方面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要求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而河南地方高师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有反应但相对滞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顺应时代呼声: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培养方向综合化、专业化;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模式;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技能;搞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如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转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成为新时代转型发展高校专业建设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重大课题。阿坝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文科”“新师范”建设中主动创新,对应用转型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与实践,系统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转型的“4-3-7-3”实践育人模式。实践表明,“4-3-7-3”实践育人模式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重人文,轻工具"现象,探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明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授课模式、增设实践环节、完善教学评价等,积极探索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施达雅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1):199-202
信息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核心技术匮乏、人才紧缺等危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储备基地,正在探索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适应社会需求。以构思(C)—设计(D)—实现(I)—动作(O)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规划四年课程体系|根据工程师素质和能力结构要求,按照基础、专业和应用三层架构执行实践教学活动,以达到专业训练和工程训练目的|在设计课程模块时,结合实际产业的专业岗位职责整合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开设校企合作课程以提高终端课程综合应用效果|课程实践环节结合项目进行,以提升学生实战水平。该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应用型本科信息专业学生培养,旨在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如何制订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制订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等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了一条新建本科学校应用型人才改革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高素质软件人才,满足市场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打造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以CDIO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构建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以及设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物信息教育情况,再结合我国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文章介绍了同济大学生物信息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实践证明构建高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对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本科教育逐步由传统的学术型教育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适应新的教育目标的要求,必须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成功经验,结合学院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的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为实例,论述了模块化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加强了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了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7.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增长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正渗透到各行各业,机器人带来的产业大爆发对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探索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介绍了机器人专业发展现状,讨论了面向新工科的机器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构建有序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产学研多主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基于教学科研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平台。经过实践,证明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人才培养是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分析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论述基于个性化教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设计分层分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在模块化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专业改革和教学实践培育专业特色,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能达到进一步明晰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有效开展顶岗实习、增强技能竞赛的实效性以及促进专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的提高等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服务北部湾经济发展,凸现地方院校办学特色,职业教育理念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设置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应用性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以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