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1.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2.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一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一样。(投影出示生字)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眼泪     
《小学生》2006,(4):20-21
谁都知道宇宙里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又是人类的惟一家园。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史中,人类繁衍发展到今天,可今天的地球呢?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被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动植物们正以惊人的速度灭绝……是谁毁坏了人类的家园?是人类自己。人类为了满足膨胀的私欲和贪心,竟毫不顾忌地砍伐森林、捕杀动物,向河流、海洋倾倒垃圾,致使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丧失了活力……地球在呻吟,地球未来的居民——所有的儿童,在遭受巨大的威胁。拯救地球才能拯救我们,这是人类面临的惟一选择,也是每一个地球居民惟一要寻找的自救道路,保护地球才能保护人类,这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迫切的行动。为了让地球晚衰老一天;为了让人类多生存一天;为了我们不生活在一个千疮百孔的被污染的地球上,携起手来为保护地球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猴子怎么从树上下来变成人?第一点火星从哪来?从结绳记事到纸张的出现走过了怎样的道路?第一架飞机怎么飞上了天?爱迪生怎么会想到要发明电灯?计算机是怎么产生的?宇宙飞船怎么摆脱地球引力飞向太空?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人类不断地超越自身,渴望改变的结果。人类在不断地创新中,推动着我们这个星球不断地发展,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然而我们今天就一切都满足了吗?今天,我们六(3)班的班会课,就围绕创新、创造这一主题,同学们自由地聊聊自己对创新和创造的想法,或者是自己小创造、小发明的故事。有谁想发言吗?哦,冯骞元同学的手举得老高老高,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冯骞元同学发言。  相似文献   

4.
不幸的地球     
<正>地球,人类生存的家园。这里曾经天空蔚蓝、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土地肥美可是今天……今天,地球发出沉重的叹息。这是为什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人类共知与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这颗绝对美丽、闪烁着蔚蓝色光泽的球体,就是人类的家。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这个家,却变得越来越肮脏,空气、海洋、森林,整个地球环境全面恶化,人们已称我们的地球为"不幸的地球",人类"不幸的家"。  相似文献   

5.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的空间,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会求得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忽略的共同话题。"人类只有一个生存的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在告诉我们:保护生态教育已迫在眉睫。人类到底怎样做,才能彻底杜绝对大自然万物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龙(Dragon)是许多民族象征学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一向是爬虫类形象,有时如长翅的鳄鱼或巨蛇.这象征起源何在?有人把这种"龙"和曾经真实存在的如中生代恐龙相联系,但这种尝试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恐龙和人类不同属一个时代,人类是在恐龙灭绝几百万年后才在地球上行走.埃德加·达卡(Edgar Dacque)假设有一种原始记忆,远远先于人类的真实出现,它保留了对恐龙的印象.创世神话中的龙通常是凶暴的太古动物,必须由众神击败.……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近 2 0年的蓬勃发展之后 ,现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如何 ?它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在人类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特别是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下 ,职中外语改革的出路何在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职业高中外语教育的调查为依据 ,阐述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外语教学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外语教育改革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思考 ,同时还对职业高中外语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人类对浩瀚宇宙、渺渺星空的探索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在人类探索星空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的一员“大将”——天文望远镜的自述,了解一下它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以外的世界的。(奇 奇)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要面向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困难重重。语文的出路何在?必须真正弄清困扰语文教育的因素,才能真正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丰碑     
正张金凤/推荐01他不是平面的被人们程式化的英雄人物,他是丰满的立体的人。他智慧、勇敢、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是具备人类所有美好和追求的普通人,又是连对手都钦佩的和赞叹其气度的英雄。在英雄故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在今天,我们重新说起英雄的意义何在?那么多人甘愿为革命抛洒热血的根源是什么?是信仰,是我们今天所缺失的正需要重新树立的丰碑。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认识地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二、活动过程(一)谈地球谈话导入:关于地球,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对地球有哪些了解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查阅一些资料,做一做卡片,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所了解到的地球。(学生交流,教师加以点拨)(二)赞地球1.看来同学们对地球的了解还真不少。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镜头再去领略地球上的美丽风光。(课件出示,教师旁白)2.地球以她博大的胸怀接纳着人类,关爱着人类。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孕…  相似文献   

12.
曾尚文 《湖南教育》2004,(12):31-31
多少年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症结何在?出路何在?这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体会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师: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惟一的家园,但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人类无节制利用,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了。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如何生存?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课件展示《人与自然》,主要播放阳光、水和空气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资源被人类利用的状况,以及资源受到破坏后地球的景观)  相似文献   

14.
欧阳自远 《大学生》2013,(Z1):108-109
正我们找到规避小天体撞击地球的办法研究小天体关键的问题是(它)以后还撞不撞(地球)?我的回答是一定会撞,因为这是自然现象。那么人类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大家提出来很多方案,我参加了一个叫人类紧急状态会议的国际会议。大家讨论了四个紧急状态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小天体撞地球,科学家应该采取什么办法规避小天体、拯救人类?会上提出的有些对策毫无根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已可以成功发射探测器到地外行星进行宇宙探测的今天,地球内部仍然是人类鞭长莫及的未知领域。占地球中心部分的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地球科学的一大谜。  相似文献   

16.
周彬 《上海教育》2014,(15):66-67
今天,对课堂的失望可能是最大的,但对课堂的依赖也可能是最大的。我们总是抱怨今天的课堂和过去的课堂没有变化,总是抱怨今天的课堂让学生昏昏欲睡;而真到了课堂上,又想方设法让教师少讲点,希望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的出路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17.
胡浙 《新作文》2013,(6):27
【树的自述:请不要再让我哭泣】大家好!我是一棵小树。我的家族被称作"地球的肺"。可人类不懂得好好爱护我们,还伤害我们,我们树木家族忍无可忍,派我来了解情况。据我观察,你们人类已经是高度文明了,为什么还要烧伤树木呢?你们不知道这是害人害己吗?请你们共同保护森林,保护地球的肺吧,这样才能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请不要再让小树哭泣了!(高泽棵)  相似文献   

18.
职中外语教育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近20年的蓬勃发展之后,现已稳步发展时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如何?它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下,职业外语改革的出路何在?本文以珠江三角洲职业高中外语教育的调查为依据,阐述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外语教学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外语教育改革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思考,同时还对职业高中外语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当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刚刚达到15%,开始迈人大众化门槛时,就业市场便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其症结何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在哪里呢?在市场已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基础的今天,笔者试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探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社会不断推动“主物多样性”,强调地球在宇宙中之所以如此特别,乃在于它拥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且能共存共生,因而构成了这个美丽的世界。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对人类的影响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