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医融合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效果,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苏州市首家体医融合运动康复中心的57例大学生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运动干预性康复训练,12周后,测试并对比两组受试者的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关节活动度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关节的前伸度降低43.73%、后屈度提升7.19%;内收度降低70.12%、外展度提升14.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6.89,4.01,5.36,P值均<0.01)。关节力量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关节的前伸、屈膝、内收、外展力量分别提高11.74%、16.91%、10.72%、7.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2,7.30,3.86,4.16,P值均<0.01)。对照组的关节活动度、力量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体医融合下的运动干预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前交叉韧带损伤受试者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关节力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受试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是人体负重和运动的主要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运动损伤之一,而健美操运动也是造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项目之一,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广泛收集有关膝关节ACL损伤的基本理论及防治知识,通过前交叉韧带的生理解剖结构,并结合健美操项目的运动特点来分析造成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的原因及根据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针对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的早、中、晚三期的病理演变特征提出康复方案,对以后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保守治疗的快速康复提供理论基础,并对以后健美操训练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预防和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屈伸肌肉力量变化和腘绳肌生理状态变化的特征,以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训练。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肌肉功能状态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中膝关节的稳定性,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应注重加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屈膝肌反应速度的康复训练,以减少术后康复训练中对重建韧带的负荷。  相似文献   

4.
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屈伸肌肉力量变化和腘绳肌生理状态变化的特征,以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训练。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肌肉功能状态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中膝关节的稳定性,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应注重加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屈膝肌反应速度的康复训练,以减少术后康复训练中对重建韧带的负荷。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改善运动员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为运动员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60例踝关节功能障碍运动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康复训练方案为主,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增强关节功能、提高稳定性和肌力,实验组在治疗后2周、4周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在运动员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增强关节功能、提高稳定性和肌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临床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了解近年治疗运动员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方法和措施,分析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出现慢性踝关节疼痛和习惯性扭伤的原因,探讨关节松动术治疗运动员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作用,得出关节松动术可以改善扭伤后的关节失稳及微小错位,理顺扭伤后关节的韧带、肌肉和关节囊,成为解决踝关节扭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重要的韧带组织,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是运动中常见而严重的运动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将极大的影响患者以后的运动能力,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各国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都很重视,随着现代技术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诊断率和治愈率已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雪上运动     
G863.16,G804.53优秀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治疗1例报告[刊,中,A]/庞晓峰(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衣雪洁(沈阳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5).-528(MYL)优秀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治疗∥自由式滑雪  相似文献   

9.
陶胜国 《精武》2013,(35):7-8
观察盘坐对大学生运动员膝关节内佣副韧带损伤康复疗效。方法:将52例膝关节内例副韧带损伤大学生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前期均采用针刺、推拿、TDP灯照射等方法进行治疗,待症状好转后,均进行15天的康复训练,实验组26例采用盘坐法康复,对照组26倒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改良Lysholmscale评分积分值98.89,对照组分值8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盘坐较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对膝关节内佣副韧带损伤彻底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体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损伤机制,并对其损伤治疗与康复手段进行研究,为日后更好的康复手段的探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与Pub Med数据库中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ACL损伤多是膝关节强力过伸或强力外展造成的。ACL损伤后,膝关节将发生异常活动,易引发ODonoghue三联症。有80%的膝关节韧带手术涉及ACL手术,且手术后还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随着人们对ACL损伤关注度的增高,手术治疗后伴随的康复治疗手段也日新月异,并证实使用新型康复手段的实验组的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运动创伤方面运动医学近年来的进展,重点介绍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研究。膝交叉韧带断裂是导致运动员终止运动生涯的常见原因,本文阐述了手术治疗中的材料问题和术后康复方法。本文还探讨了髌股关节疼痛综合症中髌骨运动中的生物力学、髌骨稳定因素、发生不稳定的可能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最后本文介绍了膝关节内损伤的发生和防治,包括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及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等。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ACL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计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时  严明  林勇 《体育科研》2003,24(6):42-45
采用实验法,对专业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及半月板关节镜修补手术后的康复运动训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制定的康复计划,在运动员客观症状改善和运动能力恢复方面均优于传统的临床实践,具有损伤后运动竞技能力尽早恢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外伤中联合损伤是常见的,但在临床诊断中常常忽视关节内的联合损伤。本文报告二例O'Donoghue三联症。该症是指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前交叉韧带断裂以及内侧半月板破裂伤。本文着重对此症的检查方法作一介绍。病例报告例一:陈××,女28岁,篮球运动员,训练年限6年。 76年10月在上海参加篮球比赛,快速上篮时,左膝外侧被对方撞击摔倒,当时不  相似文献   

14.
前交叉韧带损伤和手术后重返赛场一直是运动员、教练员、医疗团队、运动队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重返赛场问题决定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价值实现和经济收入等,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早期”和“安全”。文章阐述了运动员重返赛场过程中“早期”与“安全”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损伤后是否需进行手术治疗,如何早期重返赛场,何时重返赛场更为安全,采用何种重建方式、移植物,以及重返赛场的评判标准等问题进行解答。认为确定重返赛场的时间需要对损伤类型做出准确判断,兼顾运动项目特点,了解术后常规重返时间。从安全角度应该防止前交叉韧带再次损伤,了解对运动员更合适的手术方式、移植物和重返赛场测试指标,在重视康复的同时,不要忽略移植物的生物愈合特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膝关节运动损伤是高山滑雪运动员最常见的伤病,在高山滑雪运动项目中,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膝关节损伤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缩短运动寿命,甚至危害身体及健康。调查发现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最常见的膝关节伤病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滑囊炎,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和髌骨劳损等,提出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及运动损伤后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为今后的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高压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轻中度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高压氧(HBO)治疗的效果.方法:43例急性轻中度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HBO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接受HBO治疗,采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 Mpa,稳压后带面罩吸纯氧60 min.治疗第5,10天后观察两组踝部肿胀、淤血、疼痛及压痛的变化.结果:HBO治疗组第5,10天后踝关节肿胀、淤血、疼痛及压痛治疗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在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消肿、消炎、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Cnki1989—2006年间关于前交叉韧带相关文献。研究表明:股四头肌和胭绳肌肌力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闭合运动链训练适合于康复训练早期,开放运动链训练适合于康复训练晚期;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其本体感觉也受到破坏,而术后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康复训练方案变得越来越激进,但激进的康复训练也有不利的一面,采用胭绳肌腱和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康复训练应更趋于保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青少年急性膝关节创伤性骨髓异常与创伤机制及软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青少年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创伤性骨髓异常的部位及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内、外侧支持带等软组织的损伤,根据临床资料汇总创伤机制。结果:69例患者包括19例轴移损伤,17例髌骨外侧脱位,12例过伸伤,11例外翻损伤和10例仪表盘损伤。轴移损伤引起创伤性骨髓异常部位多位于股骨外侧髁后区(94.7%)、股骨外侧髁前区(84.2%)和胫骨外侧平台后区(78.9%),常伴有前交叉韧带撕裂(94.7%)。髌骨外侧脱位多位于髌骨(100%)、股骨外侧髁后区(100%)和股骨外侧髁前区(94.1%),常伴有内侧支持带撕裂(88.2%)。过伸伤主要累及胫骨内侧平台前区(83.3%)、胫骨外侧平台前区(75%)和股骨内侧髁前区(66.7%),常伴有前交叉韧带(91.7%)和后交叉韧带损伤(58.3%)。外翻损伤主要累及股骨,包括股骨外侧髁后区(72.7%),股骨外侧髁前区(54.5%)和股骨内侧髁前区(45.5%),常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90.9%)。仪表盘损伤主要累及胫骨,包括胫骨外侧平台前区(100%)、胫骨内侧平台前区(90%),常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70%)。结论:青少年急性膝关节创伤性骨髓异常在MRI上的分布代表了特定的创伤机制的足迹,并能够精准地预测特定的软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9.
杨涛 《体育科研》2020,(3):20-26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时机是运动医学关注的焦点。目前观点认为前交叉韧带术后重返运动时机选择应基于功能测试结果,而非单纯由术后时间决定。功能测试算法(Functional Testing Algorithm,FTA)是一种基于康复结果来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测试体系。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中相关功能测试指标的测试时间和数据进行梳理,旨在为患者系统使用FTA体系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孔性三维立体结构生物材料一重组和异种骨(RBX)在运动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进行重建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只新西兰白兔实施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其中一侧移植物两端固定有RBX,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6和12周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以及组织学染色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术后6,12周RBX组腱骨之间组织的BMD数值均高于对照组;组织学则显示术后RBX组较对照组更早,更多的新骨形成.结论RBX可显著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之间的愈合,较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