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624篇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研究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索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中美情报学期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一波 《情报杂志》2000,19(2):27-29
以<情报学报>和JASIS为例,对中美情报学期刊的载文量、合著率和引文情况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JASIS的出版频率比<情报学报>高1倍,期刊容量大1.6倍,但发表的论文和综述的篇数仅增加27.9%.中美两种刊物的论文和综述的合著率相近,分别为53.7%和54.8%.篇均引文量差距很大,分别为6.19篇和33.21篇.引文类型均以期刊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54.18%和49.23%;WWW网址已成为重要的引文源,其比例增长较快.<情报学报>的引文年代较集中,80%的引文在7年之内发表;JASIS的引文年代较分散,80%的引文在18年之内发表.对我国情报学期刊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为保住情报学期刊而大声疾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家情报学期刊停办了,我们大声疾呼:应当尽力保住。 11年前,本刊为祝贺《情报科学》、《情报学刊》创刊三周年曾在一篇短文中指出:“世界上,情报学虽有几十年历史,但在我国,把它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仅仅只是1980年的事,具体标志就是《情报科学》、《情报学刊》的创刊发行。”至此“在我国,情报学已成为公认的一门学科了!”这一观点。曾得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的赞同和肯定。随后,一批情报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丽华 《情报科学》2006,24(2):316-320
对1995-2004年10年间国内发表的有关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60多篇论文按情报学基本概念、情报学研究对象、情报学研究内容、情报学学科定位、基本情报学研究方法、情报观、情报学学科建设共七个主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2001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引用文献是科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 ,可以体现出科研工作的继承和发展性。《情报理论与实践》 (ITA)是情报学的核心期刊 ,通过对其引用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我国情报学科研论文作者对情报信息的吸收与利用状况 ,并找出我国情报学期刊引文的一般规律。1 研究对象与方法以 1997— 2 0 0 1年间《情报理论与实践》共 3 0期 (不包括增刊 ) 699篇论文 (不包括动态简讯、书刊评价、会议讲话、小资料、文摘等 )的引文作为统计对象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与方法 ,分别对引文数量、引文类型…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基于对近五年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析出各年的高频关键词,并借用布拉德福定律、共词分析法确定近五年情报学的研究热点,进而阐述研究热点产生的原因和情报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情报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2003年被引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的数据,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表的论文在2001~2003年被CJFD来源期刊引用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作简要的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所载918篇论文被引用了2787次,篇均被引次数为3.04,单篇被引最高次数33次。3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1.152、1.103和1.097。该期刊已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期刊出版事业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秦荣环  傅翠晓 《现代情报》2005,25(12):10-11
动态分析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情报学篇的统计方法,并对四版中出现的情报学核心期刊作了统计。通过分析得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分布与地区知识密集度有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引领全国情报界;情报学核心期刊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同时具有更新性,《现代情报》进入情报学核心期刊表。  相似文献   

9.
基于硕士学位论文的我国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热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2002—2006年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研究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比较分析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9种情报学核心期刊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从期刊文献被引用角度,了解我国情报学研究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客观评价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本文应用CNKI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确定的我国9种情报学核心期刊2001-2003年共190期载文的被引状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情报科学》2005-2010年的2410篇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文为统计源,借助BICOMB软件对8844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构建词篇矩阵,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了国内该学科领域近六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对图书情报学4种杂志《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010年载文量、篇均下载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核心作者、基金论文、引文类型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4种杂志的学术品质、学术影响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具有自引率低、被引率高的学术特征,是当今图书情报学学术品质高、学术影响力大的杂志.  相似文献   

13.
姜鑫  马海群 《现代情报》2016,36(4):170-177
本文以CSSCI收录的18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发表于2014年的4407篇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作者合作分析和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方法探讨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确定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17个重要主题及其演变趋势,通过作者合作分析确定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及主要合作团体,通过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确定了高产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国情报学界,198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陕西情报工作》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为发展中国情报学而开创新的局面》的短文。它呼喊出“在我国,情报学已成为公认的一门学科了!”这一年,钱学森同志在国防科工委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的长篇讲话,并先后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全新的社会情境、信息场景与技术环境成为再次推动情报学学科变革的力量。从困惑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是情报学学科演进的现实需要与时代使命,也亟待对情报学学科前沿的探索并以此指引情报理论与实践的方向。[方法/过程]通过一种改进的样本期刊选择方法,遴选10种国际优秀综合性情报学核心期刊,共获得2 196篇2016-2018年期间样本期刊所发表的研究文献,以标准化年均被引频次为指标选取得到201篇高被引文献,进而通过以文献计量学与质化分析为基础的方法探寻情报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结果/结论]从研究话题、研究情境、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进行总结与讨论,为新时期我国情报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引性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法对《情报杂志》2004-2006年发表的文章逐篇统计分析其参考文献,客观地反映我国情报学研究者对情报信息的吸收与利用状况,进而找出情报学期刊引文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看到《陕西情报工作》1983年第1期有一篇很短的文章(注一),是祝贺我们国家的两个刊物《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三周年的,它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以前对于情报工作,对于科技情报工作,我们主要是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待  相似文献   

18.
探讨我国情报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以及方法多样性分布规律,通过采集《图书情报工作》2012-2016年1000篇期刊文献并使用R语言、RapidMiner分析软件等分析工具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时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并存,传统的情报学方法仍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有所下滑趋势;新兴的交叉学科方法种类多样呈上升趋势;我国情报学方法体系完备,拥有多样化的、成熟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便于审稿和对录用稿件的编辑加工,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以下事项。1)《情报理论与实践》是探讨情报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的学术性刊物,偏重于对情报学研究的报道。本刊欢迎有关图书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情报政策和管理、情报检索、各国情报活动、网络信息资源开  相似文献   

20.
《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已经整整三年了,他们为中国情报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这开创情报事业新局面的今天,学习《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为了发展我国的情报学而克服困难的精神,粗略回顾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对增强我们情报工作者的信心和勇气,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