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市场经济时代,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问题长期困扰着每一位职业学校校长的心头。能否为职业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出路问题找到一条捷径,加强学校与人才劳务市场的密切联系,使职校生在人才劳务市场上始终保持竞争优势,是我们每一所职业学校共同探讨的课题。我们永泰县职业学校通过几年来的艰苦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开辟信息窗口,提高知名效应 几年来,我们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和培训班学员的就业出路问题做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前些年,我校在社会上还没有什  相似文献   

2.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每年将有上百万毕业生走向人才劳务市场。为了帮助毕业生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笔者结合学习《孙子兵法》,就大中专(含职校,下同)毕业生的自我推荐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若把毕业生的自我推荐看作是一场战争,那么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必须...  相似文献   

3.
浅谈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及毕业工作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及毕业工作对策南京铁道医学院周江洪(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在新时期,除部分毕业生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与此相配套,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  相似文献   

4.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职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浙江省机电行业协会对当下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可行路径:完善行业协会参与职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加强行业协会服务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自身管理和建设,行校合作共同打造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强行业协会促进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生产要素必将走向市场化。各职业类学校的毕业生都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人才、劳务市场进行平等竞争。因此,今后职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无竞争实力,是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也直接关系到职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竣挑战的今天,职校要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此职校在办学中除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要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和专业设置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之外,为增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增长迟缓、劳动力需求疲软、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增加、不恰当的“人才高消费”等多种因素挤压下,如何有效地解决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影响和制约职教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职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不仅是衡量和检验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试金石,更是直接影响和标示职业学校当年招生形势的晴雨表。近几年来,我县职校毕业生的按时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2000年全县职校毕业生共2205人,截至当年底,已实现就业人数为2096人,就业率达到95%。较高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就业宁波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做法宁波市教委副主任王翊士要解决好职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搞好人才和劳动力需求预测,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策划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和劳动力需求相对...  相似文献   

8.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职校毕业生的出路是发展职教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一个至关重要课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旧的就业观念。职校毕业生的根本出路要走多渠道就业的路。就是说,除录用外,要鼓励毕业生走自谋职业的就业路,尤其是农村职校毕业生,大多数要走自谋职业的路。当农民,开店经商,办企业,搞运输……,这些就是就业。许多  相似文献   

9.
我校创建于1959年,1982年由普通中学改制职业中学.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镇,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给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始终盯住农村这个大市场,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咬住劳务市场,广开就业渠道,使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上升势头.毕业生就业率的上升,给我校的生存和发展倾注了新的生机.就业难,农职中学毕业生就业就更难,就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在困难面前不是畏缩不前,而是努力探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坚持三个面向,培养适用型人才,广开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农村职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农职学校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中初级技术人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人才匮乏的矛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职校如何在深化改革中求生存、求活力、求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更新观念求生存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特点是要让学生学技术,培养的是能顶岗操作的熟练技术人才。如果关起大门办学,黑板上种庄稼、讲技术,路就会越走越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取消了计划性的就业指标,毕业生就业完全走向市场,职业学校也只能依靠市场,通过自身的努…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下岗工人增加,劳动就业日益困难,这无疑是给发展中的职业教育带了新的问题.针对这一新情况,我局将职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内抓人才质量,外抓就业市场的拓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职校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①就业率高,96年我县职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为82.3%,97年当年就业率为78.5%,98年毕业生2851人,目前已安置2300多人.②烹饪、服装、电子、电工、机电、宾馆服务、海洋捕捞、特种养殖  相似文献   

12.
职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与思考覃家柏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家庭、学校、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毋庸置疑,对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衡量一所职业学校社会、经济、人才效益的主要标志。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就业...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中职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职业院校的领导必须要对毕业生做出详细的就业指导工作,遵循一定的就业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毕业生的有效就业。本文主要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意义说起,并分析职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与此相配套,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由此可见,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问题,不再仅仅是高教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为讨论问题的方便,笔者暂且把中等职校素质教育认为是一种使毕业生具有就业活力的过程。这里所指的就业活力是广义的,即不仅仅针对毕业后就业的第一个岗位,而且体现在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的行为表现,也包含着对职校毕业生漫长职业道路起决定影响的潜能。这一过程代表着...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选择。城乡差距显著是高校毕业生倾向在城镇就业的根本原因。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造良好的到农村就业的环境,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17.
职校生就业未必拘泥于对口■戴建国长期以来,对口就业一直是各职业学校和职校毕业生孜孜以求的目标,上级部门也常常用对口就业比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办学情况的一个尺度。然而,对口就业并非易事,现实中职校生学非所用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人据此说学校办学方向不端正,不主...  相似文献   

18.
樊艳君 《湖南教育》2002,(19):20-21
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欣喜之余,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尴尬现实:职业教育的生源呈现逐年负增态势,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何在?笔者以为主要是由职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佳引起的,而职校毕业生就业不佳主要是由于人才市场管理不规范、职教培育人才的目标定位不当、职教所育人才与职业岗位需求错位等因素引起的。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就如何培育持续稳定的职教生源谈谈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发挥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要尽快建立、完善、落实就业准入制度。《职业教育法》规定…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温州职校新生就业期望偏高,职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小型企业为主。针对以上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温州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理念,引导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更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切实做好职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扩招后,大量的毕业生与职校生形成竞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体制改革等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职校生本身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与社会需要相对脱节等等,这样,就使职业学校学生在就业前和择业过程中产生复杂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