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慧 《山东教育》2011,(5):18-19
不久前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姑娘,在开学仅几个星期之后就拒绝去上学。妈妈问她原因。她说:“我害怕看到老师的眼睛。每当我做错趣或做错事的时候,老师就会用眼睛狠狠地瞪我。”没有恶毒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一个星期一的上午,四年级学生小燕的家长打来电话,说邻居的女孩阿丹今天突然哭着不肯去上学,被妈妈勉强送到学校后,出现了恐惧、发呆等一系列反常行为,无法正常学习,被老师通知家长暂时带回家休息.回家后,阿丹的症状有增无减.她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学校又没有心理辅导老师,她妈妈焦急万分.小燕妈妈便拨通了我的电话.我并无十足的把握,但还是答应让阿丹母女来我办公室聊一聊.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上三年级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帮妈妈做家务》,要求学生回家后先帮妈妈做一些家务,然后把做家务的体验写出来。女孩很认真地按老师说的去做,回家后先擦地,再洗碗,然后在作文中写道:通过干家务,  相似文献   

4.
潘启彬 《贵州教育》2012,(13):30-30
案例 记得在我带的毕业班里,有一个名叫杨小明的小男孩,他从一年级入学以来,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无论做什么事都总是会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和羡慕。可就在六年级第一个学期刚刚开学不到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的父亲忽然不幸去世了。在事后,他没有了往日的欢喜和好动,天一个  相似文献   

5.
在教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一课时,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简单、幽默的问题:"在座的同学当中,有几位同学在小学一年级时吃饭要爸爸、妈妈喂的?"话音刚落,教室一片哗然.学生被我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问题怔住了.见到学生如此反应,我重复又问了一遍:"在一年级时要爸爸、妈妈喂饭的举手."全班同学仍然没有一个响应的.也许因为学生们觉得要爸爸、妈妈喂饭是件丢脸的事,虽然我问的是小时候,也没有学生举手承认的.于是,我继续说:"你们当中难道没有一个在一年级时要爸爸、妈妈喂饭的?可是说出来也许你们不信,老师的亲戚中,有个四年级的女同学由于吃饭太慢,爸爸还给她喂饭呢!"啊?!"学生们惊讶地叫起来.  相似文献   

6.
凯蒂的午餐     
凯蒂遇到麻烦了,我的意思是大麻烦。她是这样一个又可爱又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我简直无法想象她能做出让她妈妈那么生气的事。任何一个三年级的老师,都会希望教像凯蒂那样的学生。她刻苦努力,热爱学习,积极完成家庭作业,还是一个为人周到又喜欢冒险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王慧 《山东教育》2011,(13):18-19
不久前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姑娘,在开学仅几个星期之后就拒绝去上学。妈妈问她原因。她说:"我害怕看到老师的眼睛。每当我做错题或做错事的时候,老师就会用眼睛狠狠地瞪我。"没有恶毒的语言,没有粗暴的举动,老师用犀利如箭、冷若冰霜的眼  相似文献   

8.
指导学生写日记,起源于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一年级时有一个叫晨晨的孩子,有一天,他的妈妈写来一个便条,说孩子在写话的过程中常出现同音代替、拼音不准等现象,问老师该怎么办。于  相似文献   

9.
特迪的故事     
开学的第一天,汤普森老师站在她五年级学生的面前。她像很多老师一样,看着他们,对他们说了一句不真实的话,说她会平等地疼爱他们每一个人。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前排,消沉地坐着一个名叫特迪.斯坦里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10.
一天早上,我刚到校门口就有两位同学跑来说:“老师,我们班的王燕在上学路上骑车时摔了跤,还流了不少血。”王燕,那不是三(1)班的班长吗?一个非常外向、很有礼貌的同学,每天在校园里只要见到老师,她肯定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老师早、老师好是挂在她嘴边的常用语,老师戏称她为“开心果”。王燕不仅有礼貌而且成绩也在年级遥遥领先,是初三年级中的佼佼者。虽然我没有教王燕,但对于王燕的为人我非常清楚,她是一位人见人爱、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上三年级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帮妈妈做家务》,要求学生回家后先帮妈妈做一些家务,然后把做家务的体验写出来。  相似文献   

12.
高玉贤 《宁夏教育》2009,(11):72-72
小儒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一日,放学回家,书包一甩闷头进屋:妈妈感觉气氛不对,走进屋问孩子出了什么事。孩子一开始支支吾吾,后来跟妈妈说,老师不管他们了、问其原因,小儒说,老师最近发卷子、提问题总是给前排的同学……妈妈一听,分外着急!到学校问老师,老师说我们这么做只是想拔高有潜力的学生,妈妈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3.
王炎 《家庭教育》2010,(12):9-9
案例 嘉嘉已经上三年级了,可她还老是把自己当成是乖宝宝,早上不愿起床,作业马马虎虎,做事毛毛糙糙。爸爸妈妈经常跟在她后面替她收拾残局。每天早上起床妈妈至少要进房间催她三次,每天晚上还要陪着她做作业,如果不帮她检查,那第二天放学铁定被老师留下来订正作业。  相似文献   

14.
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妈妈对我说.孩子回来问:班上有同学背的书包是花了600块买的.我的书包是多少钱买的?她妈妈一时不知该怎么说好,就回了句:瞎说,哪有600块的书包?  相似文献   

15.
台湾著名作家席慕容在《心中的彩虹》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到了三年级,席慕容仍然是不受老师欢迎的迟钝学生,常常会逃学、说谎。有一次成绩单发下来是第三十五名,她在厕所里用纸条贴上再用墨水涂改成第五名。晚上,她父亲在客厅里等着姐妹们交出成绩单,两个姐姐是第一名、第二  相似文献   

16.
唐金龙 《师道》2006,(11):4-4
小玛丽已经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了,但她丝毫没有高兴的感觉。因为班上似乎人人都瞧不起她,甚至包括她的老师凯丽小姐。老师将她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个位子,而她前面就是班上个子最高的戴维斯。星期一的作文课上,凯丽小姐让她赶紧收拾好桌子,说是要写作文了,题目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17.
钱敏 《文学教育(上)》2011,(13):156-156
这是一年级的一节美术课,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春天到了,大树妈妈醒来了。悄悄地,悄悄地,树枝吐出了新芽;渐渐地,渐渐地,新芽长成了嫩叶。小鸟呀,蝴蝶呀,都纷纷赶来向大树妈妈表示祝贺,祝贺树叶宝宝的出生。大树妈妈可开心了!  相似文献   

18.
一、案例(一)自习风波 宋海(化名),17岁,高中三年级。性格从小怪僻,与人交往不好,常说假话,情绪暴躁,很少有笑脸,逆反心理强。同妹妹一起和妈妈在家生活,父亲在邻县工作,周末也很少回家,与父亲见面又经常受批评甚至挨打。在学校常请假,经常与任课教师唱反调甚至顶撞辱骂老师。  相似文献   

19.
刘霞 《生活教育》2012,(5):80-83
单亲父亲的来信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收到一些家长的来信,其中有很多是来自单亲家庭,有一封是这样的:“刘老师,您好!我女儿今年初一,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了初潮。作为一个单亲父亲很多时候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女儿。孩子妈妈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到新加坡工作,我一直一个人在国内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其间辛劳、苦闷便不必说了,虽然很累,但女儿很懂事,带给我很多的欣慰和快乐。  相似文献   

20.
莫作萧何     
一个学生告诉我这样一段经历:她的爸爸是一位经常发表文章的语文教师,堂兄是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父亲的言传身教,家族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爱上了写作.她的作文曾在初二的一次作文竞赛中得过年级第一,还经常在校报上发表.进入初三,正当她做着作家好梦的时候,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语文老师因一次作文的迟交而在全班点名批评了她.自此,她便认为语文老师对她的印象不好了,于是她对语文老师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