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丽杰 《图书馆学刊》2007,29(2):130-131
FRBR的推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介绍了FRBR的基本理念,主要是FRBR的核心内容及用户任务,阐述了FRBR对正在修订的《英美编目规则》第三版,即RDA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FRBR的产生背景、内容及意义,统一题名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统一题名对于FRBR模型实现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阐述了如何利用统一题名来实现FRBR,以及实现FRBR模型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FRBR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成为当今编目界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FRBR概念及发展历史,从FRBR的价值及在我国的编目实践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FRBR对相关编目规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FRBR在理论上突破了原有的文献编目规则理念和编目模型,FRBR的研究发展对当前编目标准带来相当大的影响,文章试就FRBR对ISBD、AACR、MARC21等相关规则的影响作一了解,以期对我们在相关信息组织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FRBR对编目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关杏冉 《图书馆杂志》2006,25(10):19-21,57
介绍了《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的基本理念,主要是编目对象中的第一组实体及关系、FRBR概念模型以及书目记录的主要用途(用户任务),阐述了FRBR对传统编目标准ISBDs、AACR2、MARC以及书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FRBR概念模型与CNMARC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鹰 《图书馆论坛》2007,27(5):110-114
从比较FRBR与CNMARC在编目对象及书目结构上的异同点出发,分析FRBR概念模型中层次编目所具有的降低编目成本,提高编目效率的优越性,以及层次编目的产物——结构化书目记录可以满足用户族性检索的需求的先进性。列表比对FRBR的实体属性与CNMARC的描述元素,得出了两者匹配率为90%,具有基本一致性的结论。最后对在CNMARC中实现层次编目的困难及将现有OPAC改造为FRBR模式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内FRBR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RBR)是国际编目原则和编目思维模型上的重大突破,也是编目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FR-BR公布起,国内就展开了对FRBR的相关研究,10年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对FRBR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归纳,包括:FRBR理念与结构、FRBR对文献编目及图书馆界的影响、FRBR化以及FRBR应用研究等.指出了FRBR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8.
面对使用FRBR模型组织资源的趋势,如何高效地将已有海量书目数据FRBR化是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研究OCLC FRBR化相关项目,以期为开展旧书目数据FRBR化改造提供参考,包括FRBR化算法及数据映射、书目数据FRBR化展示系统和基于FRBR理念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FRBR模型科学性,建议在FRBR化显示方面增加作品集展示,提出提高FRBR化算法准确性的策略及方法。表2。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9.
FRBR及其在中国编目界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内外编目环境的演变,FRBR模型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及其在编目界的应用现状.并举例说明了FRBR在国内编目界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0.
试论统一题名对于FRBR模型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FRBR产生的背景、FRBR的内容及意义,统一题名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统一题名对于FRBR模型实现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阐述了如何利用统一题名来实现FRBR,以及实现FRBR模型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FRBR与OPAC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IFLA书目记录功能需求(简称FRBR)三组四层模型,并跟踪了这一理念在OPAC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传统OPAC的发展方向,并对我国OPAC的FRBR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OPAC开源软件的兴起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分析了网络2.0环境下传统OPAC发生变革的必要性,指出当前涌现的开源OPAC应用对推动新一代OPAC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介绍了美国图书馆同行为此而实现的不同层次的开源OPAC案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开源OPAC在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如何可持续发展以及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标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以提高其服务功能,调查国内外部分高校的OPAC系统,分析标签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现状和功能特点。通过将OPAC系统与其他社会标签系统中的标签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描述标签技术在这两类系统中的差异,并揭示高校OPAC系统中的标签技术在用户标签、资源推荐和用户交互功能实现等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8):201-220
The evaluation of reference service is complex and subjective, because reference service itself is complex and subjective. Reference service is more easily evaluated if its facets are judged against corresponding, known criteria. The core facet of reference service, for an automated library, is its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 (OPAC). Although the library literature contains numerous papers on the functional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OPACs, as well as on the evaluation of many facets of reference service, it presents little assista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OPACs as the central facet of reference service.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is lack, this paper evaluates OPACs as if they were any other reference tool, judging them against Norman D. Stevens' classic eighteen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reference books. A selective bibiography of works on both OPAC and reference book evaluation is included.  相似文献   

15.
以下一代图书馆目录的10个特征为依据,分析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985"高校图书馆OPAC和资源发现系统向下一代图书馆目录发展的状况,并对这些图书馆发展下一代图书馆目录的水平进行评估与排名。指出资源发现系统较之OPAC更具下一代图书馆目录的特征,我国当前的OPAC和资源发现系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图书馆目录。一站式检索、拼写检查、相关度排序、相关资源推荐、用户参与、RSS是OPAC和资源发现系统较为缺乏的下一代图书馆目录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OPAC发展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和探讨OPAC的发展和在我国的现状,明确了我国OPAC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samples of records for laboratory IR experiments on OPACs can be constructed so that result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experiments can be compared. The literature on laboratory IR experiments seems to indicate that the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recall and precision) is affected by the way the samples of records for such experiments are generated. Especially the amount of records and the subject area coverage of the records seems to affect the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This article contains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amples for laboratory IR experiments on OPACs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is affected by different sample size and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2.0技术的WPopa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基于Web2.0技术的图书馆新一代的OPAC(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WPopac进行了介绍,讨论了以开源系统(OSS)Word Press来架构馆藏书目信息的实现过程,提供了改进图书馆现有OPAC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信息可视化交互和视觉设计。结合Aquabrowser Library,阐述了信息可视化在图书馆OPAC中应用的意义,讨论了书目信息检索与信息可视化技术融合需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OPAC的评价依据和用户界面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OPAC 的评价依据和用户界面两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OPAC 子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与特点, 为该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