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指出,日军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和“谁先开第一枪”悬案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挑起事端,借口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其次企图把水搅混,以掩盖其罪恶行径;再次嫁祸于人,企图推卸战争责任;最后妄图否认日本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篡改任华的历史事实。战后50多年来,卢沟桥事变的起因问题一直是日本极右势力企图篡改侵华历史的焦点所在,这是值得警惕的.日本只有正视历史,吸取教训,才是走向自新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2.
严冬 《学习之友》2006,(9):60-61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日本对华战争中代价最小,得利最大的一次侵略行动。日本轻易占领东三省后,又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步步进逼,直到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伤亡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更不计其数。因此,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有必要认真反思“九·一八事变”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前日本对华谍报活动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战前,日本方面不断加强对华谍报活动,随着战争准备的步步升级,谍报活动愈演愈烈,对日本战胜中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诺门坎事件是日苏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日本挑起诺门坎事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侵华战争中,对苏联采取以攻为守迫使其放弃对华援助政策,另外借反苏名义换取西方国家继续推行绥靖主义政策。日本在诺门坎事件中遭到惨败,对以后日苏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日本不得不放弃对苏强硬政策,同时在苏德战争中未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大体上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几个时期.正确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歪曲历史,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解,甚至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在日本国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美国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美国推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和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对华政策;此后中美关系解冻.由对抗转为对话,但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不过,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合作会使双方获利,中美关系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对中国进行全面入侵,决非偶然,而是自明治维新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直接结果.本文以大量的日方历史资料为依据,论述了日本侵华政策的实行与演变过程及其为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所采取的一系列严重步骤,揭露了日本政府企图用扩大对中国战争的手段来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困境的图谋。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伊始接连发生的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东海油气田问题等,使21世纪的中日关系开局不利.其中.日本的右倾政策和美国的遏制政策是制约中日关系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的两把双刃剑。从新世纪初期日本各届首相对华外交思路的分析可以推断。21世纪的中日关系仍将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8.
试论日本对华经济侵略中的“以战养战”政策及其破产聂家华(山东农业大学社科部)“以战养战”政策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为解决战线过长、实力不足和补给匮乏等一系列严重困难而确立的重要的战争指导思想和经济侵略政策。日本军阀集团企图通过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9.
探讨日本共产党反对侵华战争的战略与策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有助于深入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至今,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涉及甚少。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人。(一)日本帝国主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发动的长达14年之久的对华战争,是为了维护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达到先征服满蒙,后征服支那,再征服世界的目的,它给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于这场侵略战争,日本共产党在长达14年的时间内,始终坚持了马列主义的正确态度。早在九一人事变爆发…  相似文献   

10.
预测一个国家的历史走向及其命运,最主要的是确定形成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这个民族无法改变的那些方面。只有这种无可改变的基本方面,才能恒定地决定着一个民族的走向与归宿。其一,日本民族的好战精神永远不可能改变日本的战争历史与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虽然暂时中止,但日本人没有忏悔,没有反省,更没有服气,他们依然在准备战争。对于战争,日本民族是从来不需要精神准备的,因为他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就接受着各种形式的战争精神的教育。对战争英雄的朝拜仪式、无数先辈的战争快感、大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武士道视死如…  相似文献   

11.
在战争反省问题上,一直有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中国人要求日本反思的多,而反思自身的少。的确,面对战后日本右翼的抬头和日渐嚣张,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和促其反省。但既然过去的战争是在双方之间进行的,那么,我们恐怕不能只要求日本"记住"历史,还应该要求我们自己牢记历史。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记者就对中国南京和日本广岛做了如下比较。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的对外战争历史日本是个岛屿国家。在冷兵器时代,能够对日本发动高成本的远洋舰队战争的国家,也只有距离最近的中国。但是,中国却没有对日本发动过一次战争。所以说,在远距离长射程的导弹与热核武器出现以前,日本国享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但是,这种安全环境并没有滋养出一个具有和平精神的民族。日本人的战争意识很浓烈,很久远。这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战争,顿时就觉得没了着落。只有杀伐战争,只有不断流血(自己流或别人流无所谓),日本民族才觉得这个世界有意义。在没有能力走出岛屿打别的国家时,是无休止的内部战争;在有能力漂洋出海的…  相似文献   

13.
戴加平的思考很深入,尤其是最后一部分,他提出的几个问题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未曾考虑过。记得一度流传日本历史教育界的一个事例:未来中日是否可以避免战争?如果中日发生战争原因是什么?日本应当怎样做?(大致如此)日本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惊讶而又担心。我们不会提倡这样的历史教育。但是,我们应该将历史教育与中华民族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联系起来考虑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可能就有所不同。这个争论有些问题还没有说透。历史分析与历史教育完全等同吗?  相似文献   

14.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对此,人民版(2005年)必修Ⅰ第25页说:“日本获得的极大利益,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笔者认为这一表述不够准确。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获得了极大利益,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所导致的是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凭借其新奇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作力成为日本文坛屹立不倒的常青树,其作品中不乏对中国元素的描写。本文将从意识形态层面解读村上文学所蕴含的中国情结、历史认识及战争元素。进而分析村上春树对华认识的转变与发展,探讨引发这些转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凭借其新奇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作力成为日本文坛屹立不倒的常青树,其作品中不乏对中国元素的描写。本文将从意识形态层面解读村上文学所蕴含的中国情结、历史认识及战争元素。进而分析村上春树对华认识的转变与发展,探讨引发这些转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日本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军国主义阴魂为何不散李世华近年来日本三届内阁均有内阁大臣口出狂言,公然否定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歌功颂德。如细川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中西启介、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村山内阁的环境厅长官樱井新和通产相桥...  相似文献   

18.
高升号事件中,日本不宣而战却逃脱谴责和惩罚,令日本人看到了偷袭的巨大成效和微小代价,并成为推动日本军事冒险的原始雪球。日本人食髓知味,在此后的对俄战争(偷袭旅顺港)、对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及七七事变)及对美战争(偷袭珍珠港)中,频繁不宣而战。  相似文献   

19.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问题,史学界的一般看法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不宣而战,开始对华侵略战争,形成了远东战争策源地。一九三三年一月希特勒法西斯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仔细研究一下,它似有不科学之处,一、它简单、孤立地以某一政治事件为标志,二、它没有考虑到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必备条件。我们认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是一种动态表现,必然有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孤立地以某一政治事件为标志。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件”和一九三三年一月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只是两个战争策源地开始出现;到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德、日两个帝国主义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才是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前提,离不开对现阶段国家安全形势和背景的具体的、历史的考证。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对华遏制、日本的背离和“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图谋是目前中国国家安全尤其需要重视的因素。因此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应是:保证必要的、足够的军事威慑,保持最大范围和最大可能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