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城市中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被归咎于大量汽车的行驶,限牌限行已成为许多大城市为缓解空气污染而采取的措施。人们意识到,城市道路对高污染石油燃料汽车的限制只会越来越严厉。空气代替石油通过空气来驱动汽车行驶?这是不是天方夜谈?不,确有其事!早在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就曾描绘过这样一幅图景——满街跑着用空气作动力的汽车。其实,这是一种替代石油的革命性发现。原理非常简单,以汽油为  相似文献   

2.
法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以空气作为能源的汽车,行走200公里,成本约需16元人民币,而且不会构成任何空气污染,相信这种汽车很快会推向市场。耗时6年研制的新式汽车,原理并不复杂,总工程师内格尔形容它是一根弹簧,他说:“弹簧压缩时可以贮存能量,扩张时便释放出能量。”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空气为动力并释放更为新鲜的空气,这样的一辆汽车听起来好像是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幻想。 但是,这种车辆是存在的,而且一家法国公司拥有一份合同,即为墨西哥政府制造4万辆这种汽车。墨西哥政府想要把它们当作出租汽车在墨西哥城使用。该市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这种汽车的发 明者说,在城市里,它可能很快就会对以常规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形成挑战。 第一方程式汽车和轻型飞机发动机的前设计者盖伊·内格尔进行其“零污染”设计已经有将近10年。 这种发动机并不燃烧任何东西。它的动力来源于被压缩到300个大气压的300公升空气。内格尔说,试验表明,它在城市环境中(在这里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是足够的)能够跑120英里,但它的最高速度也能够达到每小时60英里。 给这种车辆补充动力只需将其停在一个“输气”站,将箱子里重新装满加压空气。停留时间不到5分钟,排放的气体经过碳制过滤器。这意味着排出的气体一般比吸人的气体要干净。 内格尔断言,这种“零污染的士”使用和驾驶起来像一般汽车一样得心应手。这一项目可能的难处包括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充气站网络和在空气使用殆尽的时候启动汽车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风动汽车的设计制作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热杯”(汽车外号),它们是重新设计过的汽车,看上去别致而且跑得快。能不能做一件与它相似的漂亮东西呢?如果我们用风来推动车辆那就更“漂亮”了。让我们动手把!A,问还设计并制作一种“风动汽车”,它能坐一名队员,而且车子要尽可能走得远,走得直。推动这辆车的动力来自两台标准51厘米窗式风扇。车跑得最远的队获得最高分。B限制1.除风扇映出的空气外没有其它能源可用来推动“风动汽车”(可以用其它能源,但不能用它来使车辆前进)。2.风动汽车必须载着驾驶员直至停下。3.在竞赛中所…  相似文献   

5.
据法国《科学与生活》月刊9月号报道,用空气做“燃料”,这一设想并不新鲜。早在1687年,法国工程师丹尼斯·帕潘就在回忆录中提到过一种假设:用压缩空气将能量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现在,人们可能会将压缩空气动力原理应用于城市小型车辆的发动机。在研制新型汽车的过程中,汽车工程师居伊·内格尔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多次试验。现在,他正在研制仅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汽车。的确,仅仅在市区内行驶的汽车并不需要马力很大的发动机。MDI公司(居伊·内格尔已将发明专利转让给了这家公司)展出的样车配备的是4气缸的风动马达。该发动…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汽车     
汽车是一种很方便的交通工具,但是它不但消耗能源.而且造成大气污染。我想发明一种多功能环保汽车。它是靠吸收空气中水蒸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然后燃烧氢气工作,让你放心地在任何地方奔跑,且不用担心缺少燃料。  相似文献   

7.
《青海科技》2012,(Z1):27
在这个清新空气日渐远离我们的时代,如果汽车不再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实现零污染,显然是一件令人惊讶且欣喜的事。从科技原理来说,实现汽车零污染并不困难,只需要将汽车的动力来源由传统的石油能源改为电力即可。其不仅会降低污染,还会极大地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因为如此,新能源汽车才会倍受政府青睐。  相似文献   

8.
往复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活塞做往复运动,活塞在上、下止点时与断面发生撞击即为撞缸。往复式压缩机发生撞缸会对一系列的机器部件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应该对撞缸事故加以重视及时查找事故原因并进行修复。本文以某企业往复式氨气压缩机发生撞缸事故为例,探讨往复式氨气压缩机发生撞缸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混凝土拖泵的工作方式混凝土输送泵是被广泛使用的建筑机械。图1为我厂生产的混凝土拖式输送泵的泵送动作原理简图。图1混凝土拖泵动力部分主电机为一四极旋转电机,通过法兰及联轴器与主液压泵连接。混凝土泵为液压驱动活塞泵轮换运行。液压缸的橡胶活塞牢固的安装在主液压缸的活塞杆上,两个主液压缸(1和2)按照一伸一缩的方式连接,从而使连接在上面的橡胶活塞产生与“拳击手”一样一伸一缩的同步运动。混凝土泵运行“正泵”即混凝土缸(4)吸入行程时,橡胶活塞将新混凝土从料斗吸入缸中,同时混凝土缸(5)的活塞向前移动,并将混凝土泵入到S阀…  相似文献   

10.
四缸发威     
《科技新时代》2010,(8):48-48
韩国现代公司虽然是全世界成长最快的汽车厂家,但它在发动机研发方面的能力并不为人所知。不过在今年下半年,一款被现代称为“史上动力最强、效率最高”的4缸汽油发动机也许会让我们对这家韩国汽车厂商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人拥有汽车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少,面对日益突出的全球石油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恶化,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并积极寻求新的资源。改进内燃发动机目的:1、利用新的能源材料取代汽油、柴油等做燃料。2、进一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3、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简化发动机的结构。采用的方法:1、用炸药取代汽油、柴油做能源。2、用活塞直接推动液体传递能量,以液压传动取代齿轮传动系统,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能量消耗(有完全成熟的技术)。3、设计新的内爆机。难点:安全是首…  相似文献   

12.
获得国家专利的“一种新型功能传送装置”,是由原动机、传动机构、工作机构(圆筒和活塞)组成,其功能是能使自由状态下的空气压力作功,而且空气作的功远远比原动机作的功多。这是一种原始性新技术,难以被传统观念所认同。会有人说,圆筒端面与活塞端面空气压力相等方向相反,就相平衡抵消了,空气压力是不能够作功。会有人说,空气压力作功多于原动机作功,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这两个说法是不切实际。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文化》2007,(4):20-20
汽车将会与人类争粮食?最近这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说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为减轻环境、能源压力,很多国家都在研制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代替汽油,给汽车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4.
张超 《内江科技》2019,(1):40-41
本文运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的有限元分析模块simulation进行了发动机活塞缸减重前后的静应力分析、热传导分析与固有频率分析,提出了一种在活塞缸翅片表面增加减重孔以获得更加良好散热能力的方法。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模拟了在有无减重孔时发动机活塞缸热传递状态和受到静应力时的状态,得出增加减重孔的活塞缸固有频率与受到应力时的状态均不受影响,同时获得了更加良好的散热性能,减轻了自重,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5.
陈子兴 《内江科技》2009,30(12):85-85,105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以内燃机和电力能源(蓄电池)作为共同能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环保与节能上有着很大的优势。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有两种结构:串联式和并联式。本文将对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系统结构和性能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当人们有断炊之忧时,一般会说"只能喝西北风了".然而,在石油日渐紧缺的今天,却也有研究人员想让汽车"喝西北风".法国MDI汽车公司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环保汽车,以压缩空气为动力,而且最高时速可达112公里,灌满一气瓶压缩空气可跑300公里.  相似文献   

17.
当人们有断炊之忧时常会说"只能喝西北风了".而在石油日渐紧缺的今天,有研究人员却想给汽车"喝西北风".做出这种大胆设想的是法国HDI汽车公司的研究人员,他们研制出一种新的环保汽车,以压缩空气为动力,而且最高时速可达112公里,灌满一气瓶压缩空气可跑300公里.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9-I0020
<正>[导读]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空气动力汽车都是汽车工程师们心中一个唐吉诃德式的美丽梦想——因为它充满理论上的美妙,短时间内却缺乏投入使用的可能。法国研制出空气混合动力汽车标致雪铁龙公司2016年将量产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空气动力汽车都是汽车工程师们心中一个唐吉诃德式的美丽梦想——因为它充满理论上的美妙,短时间内却缺乏投入使用的可能。不过,这一难题近日迎来了曙光。据《大众机械》网站报道,来自法国传统汽车巨头标致雪铁龙公司的两位工程师,  相似文献   

19.
浅析发动机拉缸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鑫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02-102
在发动机进行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发动机拉缸的现象。而拉缸时引起缸套磨损的几率是非常的高,有时最高甚至可以达到正常的几百倍。不仅如此,还会大大减短活塞、活塞环及缸套的寿命,活塞与缸套咬死还会造成发动机的损坏。正因为发动机拉缸是如此重大的事故,所以,作为驾驶员和维修员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学会分析造成拉缸的原因并掌握拉缸形成的原理至关重要,我们将从中寻找有效地避免发动机拉缸的措施。本文首先对发动机的形成原理作出了概述,接着又着重探讨了发动机拉缸形成的原因,最后对发动机拉缸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付永军 《今日科苑》2006,(10):I0008-I0008
发动机拉缸是指气缸内壁在活塞环的运动范围内出现明显的纵向机械划痕和刮伤,严重时熔着性磨损,造成启动困难,动力下降,发动机温度过高,或者自行熄灭的故障,拉缸是汽车的一种重大故障,本文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阐述了发动机产生拉缸的原因并指出如何判断发动机是否托缸及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