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思全  邓勇 《钓鱼》2007,(8S):50-51
在水库钓鱼,经常碰到不上鱼的时候,鱼不咬钩是个普遍现象,往往头天收获甚丰,今天就无鱼咬钩,上午钓的好好的,下午就不开口了,每每让钓友们疑惑不解。  相似文献   

2.
一般讲吸入多为钓底层鱼,串钩多为钓中上层鱼。如果采用一线两钩,即在串钩的下面再装一组吸入钩,钓线的功能便增加了,钓竿的使用率也会提高。组合的方法并不复杂,可在串钩铅坠下面装一个连接环,然后连接好吸入钩就可以了。这种组合方法也有它的缺点,如鱼在咬串钩时,由于不断地点摆摇晃上面的钩线,很容易造成吸入钩失去作用。事实上,组合钩的作用不在于钓到多种鱼,而在于提高鱼的上钩率。也就是说,如果串钩起了作用,便放弃吸入钩;如果吸入钩起了作用,就放弃串钩。两种钩组合的目的是水下摸底,两钩下水,看中上层鱼易上钩,还…  相似文献   

3.
常听钓友说海竿炸弹钩跑鱼,其实手竿也跑鱼,没有哪种钓鱼方法能保证不跑鱼。跑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键是少跑鱼和避免不必要的跑鱼。要想炸弹钩少跑鱼,我们就应对炸弹钩上鱼过程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4.
一鱼 《钓鱼》2004,(16)
第三,检查钻孔是否在锡砣中心,穿线后,线左右的锡砣部分重量相等。如果孔钻偏了,朝天钩穿线后钩子就向左或向右倾斜,入水后钩尖倒向砣重的一方,钩尖不朝天,就失去朝天钩的诱鱼作用,即使鱼吃钩,由于钩左右重量不等,扬竿时不是钩尖上刺力最强,而是钩柄与锡砣受力大,这样的钩子易跑鱼,质量不好,抛弃不用。其次,要注意钻孔与钩柄的角  相似文献   

5.
王建生 《钓鱼》2007,(5S):37-37
常听钓友说海竿炸弹钩跑鱼,其实手竿也跑鱼,没有哪种钓鱼方法能保证不跑鱼。跑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键是少跑鱼和避免不必要的跑鱼。要想炸弹钩少跑鱼,我们就应对炸弹钩上鱼过程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6.
一鱼 《钓鱼》2004,(16):34-34
第三,检查钻孔是否在锡砣中心,穿线后,线左右的锡砣部分重量相等。如果孔钻偏了,朝天钩穿线后钩子就向左或向右倾斜,入水后钩尖倒向砣重的一方,钩尖不朝天,就失去朝天钩的诱鱼作用,即使鱼吃钩,由于钩左右重量不等,扬竿时不是钩尖上刺力最强,而是钩柄与锡砣受力大,这样的钩子易跑鱼,质量不好,抛弃不用。  相似文献   

7.
贺建成 《钓鱼》2009,(22):37-39
串钩系坠内钩,鱼咬钩时会直接拉动竿尖的弹力,形成自动刹鱼的过程。因此,用串钩钓鱼,特别能够上鱼。鉴于温驯鱼与凶猛鱼、底层鱼与上层鱼、小鱼和大鱼、流水鱼与静水鱼的咬钩动作不一样,不同鱼种、不同水域,串钩的绑法也不尽相同,如何绑好竿钓串钩,无疑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现将几种常见竿钓串钩的绑法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钓黄颡鱼是件苦差事:1.它吃食猛,常吞钩入腹,取钩时常被它扎,痛得你龇牙咧嘴的。好不容易取出钩,它又元气大伤,常常就死了。2.用蚯蚓做饵挂钩慢,鱼情好时钓不快,错过那一拨又没鱼了,收获少。我以前就不喜欢钓黄颡鱼,后来有一次看见《中国钓鱼》里一篇文  相似文献   

9.
晃饵     
张炎冰 《钓鱼》2010,(14):23-23
用商品饵钓鱼会遇到一种情况:鱼轻微触动钓饵,但不把它吞进嘴,浮标出现一次或两次微弱鱼讯后就没有动作了。此时钩上的饵还在,可是鱼再也不咬钩了。对此,有经验的钓手会拖动一下钓组,这样饵一晃动,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10.
湖南钓友李群问:用海竿垂钓如何判断鱼咬钩呢? 用海竿垂钓时,如何判断鱼咬钩呢?也许会有人说,这有什么可探讨的呢,一动就提竿嘛。这当然也能钓起来一些鱼,但是如果不了解鱼儿咬钩的习惯,每动就提,有可能出现提竿过早过晚,或提竿不当,丧失一些上鱼的机会。因此了解一些鱼咬钩的习惯及海竿摆动时的各种“语言”,大有好处。 用海竿垂钓时,鱼的大小和种类不同,气压水温的不同等等,鱼  相似文献   

11.
咋让鱼咬钩     
何京 《中国钓鱼》2005,(3):30-30
垂钓时最怕的就是鱼不咬钩,这种情况大多是发生在天气、水情不对路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鱼不咬钩是很正常的,是不可能有办法使它咬钩的。但我认为如果办法运用得当,鱼还是会咬钩的。  相似文献   

12.
一、保证钩尖的锐利性 钓鱼是鱼在吞钩提竿时钩尖透过钓饵刺进口腔而被钩上来的。如果钩尖锈钝,提竿就不能刺穿鱼吻钩住鱼,而是十有八九从鱼的口腔内拖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滑  相似文献   

13.
邹思全 《钓鱼》2012,(10):22-22
在垂钓中,尤其是在使用悬坠钓法时,常常出现窝中明显有鱼在活动,就是不咬钩,或出现漂相紊乱上鱼率很低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鱼不咬钩或咬钩不积极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鱼不咬钩,该怎样应对,如何应对?就成了钓鱼人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多年的垂钓经验和钓鱼日记记录,理论再结合实践,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各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大多不是什么大问题,多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小问题,只要进行认真细致分析,准确判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按症配药,鱼就会咬钩。  相似文献   

14.
软饵抓小口     
秦犁 《钓鱼》2014,(4):8-10
钓鱼都是鱼上浮了搓改拉,可是2龄左右,习惯了底摄,尾重150克以上的中鲫,大鲫就浮不高了,大多沉底,偶有鱼接钩也不超过离底20厘米。钓鲫多鲤少的混养鱼,如果第一轮鲤鱼疯抢,那么第二轮开始回锅鲤不咬钩就以钓鲫鱼为主了。  相似文献   

15.
邹思全 《钓鱼》2005,(19):39-39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相似文献   

16.
史为林 《钓鱼》2007,(11S):35-37
《钓鱼》杂志屡有大鱼打桩这方面的报道,这说明大鱼打桩不是一个特殊现象,而是一个较常见问题。笔者理解“大鱼打桩”就是钩上有大鱼,但鱼不动,造成收线收不进,放线鱼不要线,就像钩或坠挂在了树桩上一样。很多打桩一般发生于3千克以上的大鱼,但小一点的鱼是不是就不打桩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鱼 钩的种类很多,型号复杂。不 同类型的鱼钩有不同的功用。 钩尖内倾类型的钓钩 。鱼类吞食入口就比较畅顺,而只要被鱼吞进口腔后,稍有反应活动;鱼钩就立即刺入鱼体,一般刺挂也较为牢固。 钩尖外倾类型的钓钩,适合钓获凶猛鱼类,杀伤力也较强。 钩尖短的钓钧容易刺入鱼体,而钓尖偏长的钓钩一般刺入鱼体不会太深,而且还容易产生钩尖断裂现象。 如果想钓获敏感性强的鱼类,则宜采用钩尖和钩轴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所谓“歪嘴钩”。想钓获贪食性强的鱼类时,则应采用把柄较长的钓钩。这种钩一则刺入鱼体深,钩得牢靠;二则由于鱼吞钩较深…  相似文献   

18.
鱼不咬钩肯定事出有因,这就给垂钓者出了一道题目.而且必须做出回答。鱼儿为什么不咬钩?据笔者的实践与积累,我认为既有客观因素,亦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讲,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水中缺氧。表现为人们常见的“鱼浮头”现象。对缺氧最敏感的鱼种是中上层鱼.如鲢鳙。鲤鱼稍次,  相似文献   

19.
王敏 《钓鱼》2005,(13):35-35
很多有水草的池塘,塘内溶氧充足,水底淤泥肥厚,鱼星很多,但经常出现鱼不咬钩的现象。经过笔者反复观察后,发现当钩落底时,由于铅坠重量的原因,将钩带进淤泥,使鱼不容易发现钩饵,减少了鱼上钩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12)
夏秋过渡时期,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有时问题出在温度、气候或是钓饵和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甚至认为某些天气鱼就是不可能咬钩的,尤其是在气候反常时,把鱼不肯咬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