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历届高考选择题的知识构成和测试目的看,选择题可分为若干类型,而每一种类型总有一种特殊的解答方法与之对应——正如一把钥匙一把锁一样,找到了这种特殊方法,解题就有章可循了。本文从选择题的类型出发谈谈与之对应的解答方法。 (一)概念记忆型——直接挑选法 概念记忆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特点是:题肢具有直接性和单一性,题干与每个题肢之间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主谓宾结构,即“……是……”。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直接挑选法,即直接从大脑记忆储存中提取信息,再认题肢,挑选出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2.
由一个题干及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 ,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这种类型的题目称为单项选择题 ,其求解方法有 :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 ,经过演算、推理或证明 ,得出与选择题的某一选项相同的结论 ,这种确定正确选项的方法称为直接  相似文献   

3.
(十三)分段法有这样一种类型题,例如,求在连续自然数范围内某个数字出现的次数,解答这种类型题时,可以先把这些连续的自然数根据题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物理习题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题——“理论联系实际”题.由于此类型题源范围广,选材灵活,立意新颖,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解答此类题目感到比较困难,形成了教学上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文结合实例对这种类型题的解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有一部分学生单纯从习题总结题目类型,由题目类型总结解题方法,这固然有一定提高,但这种方法不完全符合数学的内在规律,总结出的题目类型及解题方法也不会太全,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局限性,教师要多加引导,改变这种就题论题的方法。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严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进数学知识结构中,完整、全面地认识数学知识的结构,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6.
拟题十艺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出了考场以后的一些感受:某些数学题不难,考得很基础,而且平时这种类型的题做得很多了,这些题目应该不会丢分,但一看答案却错了,学生把问题归结为马虎了,或一时紧张疏忽了,属于会而没得分,即非智力因素丢分;也有某些题目,平常经常见到,但试卷题目设问上变了变形式,就没时间考虑了,学生把问题归结为做题速度慢,另有某种类型问题平时训练少,属于不会题,即智力问题丢分.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以“练为主线”,但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练得很多,也很精细,但收效并不大。其原因之一就是独立地一个题一个题地练,没有组成练习系统,结果学生的知识始终是零散的,很难达到系统整体掌握。题组练习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这冰缺点。题组练习法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出发来设计和安排学生的练习,把每一道题目都纳入系统之中。其操作方法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几道题编成一组,指导学生校组统习、题组编制命题可按如下刀法进行。1按生物形态编成题组把有关生物形态的几个题目编为一组,在生物分类识别方面经…  相似文献   

8.
第一,从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诸方面的实际出发,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减现有题量。宜加则加,宜减则减,可以合拢归并的,则把它们并拢到一起,避免相同类型题目重复练习。对难度较大或较低的题目,教师可以作相应的降低或提升。例如第三册2课的第四题,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写一则发生在身边的社区新闻等。  相似文献   

9.
上海高考题的一大特点就是背景新颖、题型创新,历年都有对“新定义”题目的考查,2023年上海高考卷第16题就是这种类型的试题.文章旨在通过对此题的分析、解答与推广,挖掘题目的内涵实质,总结提炼解决此类问题的三件法宝,理顺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拟题十艺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出了考场以后的一些感受:某些数学题不难,考得很基础,而且平时这种类型的题做得很多了,这些题目应该不会丢分,但一看答案却错了,学生把问题归结为马虎了,或一时紧张疏忽了,属于会而没得分,即非智力因素丢分;也有某些题目,平常经常见到,但试卷题  相似文献   

11.
整体思想是指从问题的整体出发,把一组数或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运用这种思想往往可以解决一些常规方法不易解答的问题,下面是整式加减运算中应用整体思想求值的题,供同学们练习.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一定碰到过题目非常相似,但答案却完全不同的情况,我把这种题目相似而答案不同的题称之为孪生题.在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中,也有许多孪生题,下面采撷几组,让同学们在比较中弄清它们之间的差异,以提高解题能力。同一序号的A、B题为一组孪生题.  相似文献   

13.
扩写题例谈     
扩写题是根据题目所提供的语言情景,对指令的语言单位扩展的语言应用题。有两种类型,一是把一组词语(主题词)扩展成一句话或一段话,一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充实或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根据表达方式要求的不同,又可分为描述性扩写、议论性扩写和说明性扩写。  相似文献   

14.
整体思想是指从问题的整体出发,把一组数或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运用这种思想往往可以解决一些常规方法不易解答的问题,下面是整式加减运算中应用整体思想求值的题,供同学们练习.  相似文献   

15.
<正>1问题的提出试题本身的科学性是其存在的基础。若失去了科学性,这道题也就失去了价值。一线教师在命制新题时往往采取这样的方法:从理论出发,根据理论推导,得出一定的理论结果,然后将它转换成一道题目。这种方法无可非议,但有时会使题目存在科学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是教师本身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一、读读课堂时间限制10分钟左右。教师根据本节几何课的内容提出A、B、C三个级别的问题,A级题是记忆性的几何基本概念题,如定理、定义的基本内容等;B级题是有一定灵活性的题目,如找出几何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对定义、定理如何理解等;C级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如把本节课的内容概括成一两句话叙述出来,总结出某种类型几何题的证题思路等,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应用题? 根据所给条件,选择某种运算,回答问题。这样,应用题的范围就宽了,不单指用文字描述的题目。如果我们把数学题目大致归为三类——计算题、求解题、求证题的话,我们大致上可以把所有的求解的题目(含几何方面的)都归入应用题范围。在小学阶段,求解题是主流;到中学,求证题渐多。  相似文献   

18.
<正>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桥梁纽带”,其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目类型较广,难度较大.本文从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一模试卷中的第16题出发,研究分析如何把解决几何问题归结到找准三角形,利用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中垂线等知识,以一题多视角、多种解法的方式,真正做到题目做少点,做精点,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一、原题呈现及相应的统计分析如图1,点E,F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AB,AD上,连结AC,CE,CF.  相似文献   

19.
正列式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它是把数学算式通过文字叙述后,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一些学生对于直观的算式还能计算,但是算式一变成文字题后,就理不清头绪了。其实,就跟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一样,每一道文字题也有题眼,也就是关键字,只要紧扣关键字,解文字题其实并不难。我拿最简单的两数之间比多或者比少的题目来说,题眼就是"比"字,这种题目有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在辅导学生平面几何总复习时,把一些互有关联的几何题目放在一起,作为例题或习题,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证几何题的能力很有好处。下面,我举一组互有关联的几何题,这些题目中,有两个题(第一题和第七题)是全国统编教材上的习题,从课本的选题目的看,第一题(初中数学课本第四册复习题七第12题)是作为巩固所学定理的基本习题,第七题(复习题七第23题)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定理进行证题的能力的题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其余各题是在这两题的基础上经过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