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培育创新极集群: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生成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可首先通过园区基础培育园区集群以形成区域的"创新极".以创新极为龙头,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在园区扩散效应的辐射下,形成全区的区域创新系统.基于此,欠发达区域政府技术创新政策的重点应转向以园区为基点,整合区域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的等优势要素,推进形成区域创新系统,从而提高区域的技术能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李武斌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249-251,255
《陕西“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陕西建设创新型区域的目标.创新理论认为,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培育和壮大企业实力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陕西省企业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中国欠发达地区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推动其构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经济转型与跨越式发展,以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对象,对该区域内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探讨中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界定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为欠发达地区,基于对泛珠江三角洲各省份有关科技创新指标的调研与统计,并结合对国内外欠发达地区相关经验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中国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泛珠江三角洲欠发达地区面临要素投入规模无法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不均衡、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欠佳等四大困境;借鉴国内如宁夏的区域协同创新、云南玉溪的政府服务型科技创新,以及国外如马来西亚的包容型科技创新、智利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南非的集权化科技创新等创新范式,针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出聚焦离岸创新、深度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强化创新主体梯队建设等综合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科技管理创新为研究视角,对江西省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江西省科技管理观念、体制、机制和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科技管理模式,为破解欠发达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赵宏中  刘祥 《科协论坛》2008,(3):150-151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水平低下且发展速度缓慢,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低.现代经济学普遍认为: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则来源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造区域竞争优势并保持优势的有效方式.就我国现有国情来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占相当大部分,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实施科技创新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恩施自治州为例.就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等共同形成了全球经济的版块图。在不同的区域中,生长或发展的产业集群也各具特色,而且缘由相异。本文以欠发达的山西省晋城市传统铸造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特色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认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内生性明显,与当地优势资源结合紧密,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家族型企业具有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录宝 《学会》2016,(1):33-39
社会组织作为新时期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中具有政府、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对国内外社会组织扶贫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以山东为例,从六个方面对社会组织帮扶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建议论述,并建议政府出台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帮扶欠发达地区的实施意见,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扶贫活力,创新区域扶贫机制,推动欠发达地区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提升欠发达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大兴安岭地区应顺应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产业集群战略。影响大兴安岭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企业规模小,布局散;科技投入不足,产品创新不强等。由此提出要建立资源优势为支撑、以龙头企业带动的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久文 《中国软科学》2004,(12):102-106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起伏之后,未来将在四个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趋势,这四个方面是:区域创新、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临诸多挑战。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借助于国家区域发展的宏观决策,又要充分利用区域内部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内源性经济、民营经济,工业强县与城镇化相结合,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相对不发达的经济区域。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引,以我国欠发达地区中较具代表性的四川省南充地区为案例,以地理地貌、人口、自然资源和气候等4个方面为突破口,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状况与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8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评估了浙江省各县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水平,分析了其空间聚集效应。在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浙江省90个县域2009~2012年的科技创新活动发展水平,并通过Moran’s I指数进一步分析了浙江全省以及各区县间的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聚集效应。结果表明:浙江省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存在较明显的"东北崛起,西南塌陷"的空间格局,浙东北地区为科技创新活动发达聚集区,而浙西南为滞后聚集区。在时序上,区域创新活动水平总体呈稳定状态。创新活动发达区与滞后区的主要差距在于创新组织上。结论对于促进县域空间尺度的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西、四川和重庆等西部局部地区经过国家的长期支持和发展,不仅聚集着强大的承担"国家使命"的科技资源,而且吸纳科技成果的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及军工产业较为发达,区域内国家创新能力较强.因此,这些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其国家科技能量首先在本区域释放、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路径,进一步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克服为科技而科技、轻科技产业化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盲目靠拢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认识误区;以体制制度创新为主导,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以大力发展地方科技为基础,提升区域吸纳利用国家科技能力等措施,建立完善其区域创新体系,深化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面向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让有限的科技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破解创新发展瓶颈,是西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挖掘潜在增长极,培育新兴增长极将是实现西部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通过复相关系数法与引力模型对西部地区各城市创新集聚与扩散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测算,提出了现阶段中国西部增长极的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整体布局及重大经济战略,筛选出成熟型、成长型、发育型、潜在型四类创新增长极,针对不同增长极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各层级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5.
周柯  胡毅翔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113-119
科技服务业可以促进一个地区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郑洛新自创区成立,“双一流”战略落实,政策支撑有力,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形势,但是仍然存在着创新动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失衡发展严峻,创新氛围薄弱的问题。为此,需要从强化创新动力,优化创新人才,深化创新理念,净化创新环境这4个维度进行融合创新,进而促进河南省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博  张永忠  陈灵杉  姚星 《科研管理》2020,41(8):123-134
明晰城市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并识别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2005-2016年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识别地级市层面的绿色专利数量,通过回归分解识别影响地区绿色创新水平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其贡献度。本文发现:(1)我国的绿色创新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东部地区整体发展迅猛,中西部地区相对缓慢,不同城市的绿色创新产出呈现两极分化。(2)不同地区影响绿色创新产出的因素存在差异性。东部地区创新投入要素对绿色创新产出的边际影响更为明显,中部地区绿色创新产出受到经济发展指标、创新投入要素和政府行为的联合影响,西部地区绿色创新产出呈现出政府行为主导的特征。(3)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专利,经济发展水平仍是各类专利产出不平衡的主要因素,而创新投入的要素作为影响创新产出的直接因素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束玲琳 《科教文汇》2012,(27):21-22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投入,科技基础资源条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由于缺乏战略性的部署,体制和机制建设不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布局失衡、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创新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平台建设的内涵和定位尚未有清晰的认知,尚未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本文通过管理机制建设和用人机制建设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制建设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制建设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8.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不同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创新系统,也不同于各行政区域自身建设的区域创新系统。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区别于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相应的动力支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构的审美佳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新价值取向的弘扬将是鼓励青年知识分子走向社会实践且投身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经受磨练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策略。它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推动市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的演化,皆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如何凭借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机制创新来促进“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将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