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香兰 《图书馆学刊》1996,18(3):53-53,55
并非杞人忧天──也谈贵重古书刊的保护问题赵香兰(大连市图书馆)近日查索资料,偶然发现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老先生发表于1992年4月12日"大连日报"上的《杞忧》一文。虽然时隔数年,读后仍不禁思绪联翩......孙先生的文章列举了若干事例,说明全球藏书界...  相似文献   

2.
宋版书研究     
本文不但从数量、价值、特征等方面对宋代古籍进行了全面揭示和研究,而且探讨了宋代古籍鉴别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如何对其加以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提出具体方法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朱开忠 《图书馆工作》2007,(4):19-20,15
文章分析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意义、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保障。简单描述了安徽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指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图书馆古文献的传承、整理倾注了几代古籍工作者的心血。为使这笔宝贵文化遗产得到根本保护,又充分被利用,图书馆正致力于这批文献的数字化:从古籍书目数据库、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到以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化联合项目为开端,借助清华强大的理工科技术优势,引入国际合作,建立清华古文献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6.
安徽存藏古籍数量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博物馆系统等单位所藏古籍进行的调查、统计和分析,摸清了安徽存藏古籍的家底,指出安徽所藏古籍数量较多,质量颇高,内容全面。安徽地方特色明显,刻本、套印本、活字本、稿本、写本、抄本等种类丰富,善本、孤本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古籍管理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盛华 《图书馆论坛》2004,24(5):170-171,200
通过对图书馆古籍管理、编目、人员素质和古籍利用问题的分析,认为古籍的保护固然重要,但目的是利用,应重视古籍目录的编写,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籍医书的保护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发掘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工作同等重要。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互相研究、相互借鉴、密切结合对发展医学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古籍医书是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救治民众”的宝贵财富。因此,要妥为保存,以留后人学习、参考使用。古籍医书,关键“古”字,长年累月,时间悠久,易发生蛀虫、烂页。所以进行防虫、除虫和修补工作是刻不容缓、非做不可的大事情。古籍医书保存好坏关系到古籍存亡问题。广东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夏季炎热,冬季无雪,气候暖和,宜于害虫繁殖与生长。过去科学不发达的时候,古代藏书家对…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针对古籍破损状况,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古籍修复工作提出一些措施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琴 《贵图学刊》2005,(2):29-30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古籍资料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叙述。说明古籍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并讨论了古籍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古籍数字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籍的不可再生性与人们对古籍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古籍数字化已成大势所趋。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制作单位各行其是,致使古籍数字化市场上出现了产品严重重复、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图书馆古籍管理数字化的三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古籍管理数字化成绩显著,但此项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不足。文章就图书馆在此进程中应有的思想认识和必须开展的实际工作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图书馆古旧文献的管理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霖  章曼纯 《图书馆》2003,(6):67-69
本文主要介绍图书馆古旧书刊在古籍阅览、库房管理、古籍修补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资源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古籍作一次追根寻源,一是为古籍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料,二是对历来捐赠者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17.
2001—2010年,我国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在总结民族古籍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从民族古籍的缩微和影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建设;民族古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相关立法;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和新时期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理念等六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06年以来,国家对古籍文献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各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加大了古籍书库的改造和保护设施的投入,同时也加强了对古籍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的指导,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不足,按照《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规定,以西南民族大学古籍特藏书库管理为例,就目前古籍书库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藏缅语民族古籍传统分类体系及其继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缅语诸民族古籍在中华民族文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传统分类体系悠久且各具特色。本文以其中的纳西东巴文古籍、藏文古籍、彝文古籍为例,在梳理这些古籍传统分类体系和分类思想的同时,介绍和分析了近现代专家学者对民族古籍分类的探索与实际分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对目前如何继承与发展这些传统分类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