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信息隐藏已成为信息隐藏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先研究了目前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领域的问题和技术理论,然后针对图像数字水印的常用算法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对空域和变换域两种信息隐藏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的一般原理、组成框架和特征,总结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和水印嵌入方案的分类。并对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数字作品的保护神——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分支 ,数字水印技术在现代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电子票据防伪、信息隐藏标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数字水印在数据安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数字水印技术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该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结构,数字水印信息隐藏技术在版权保护上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数字水印隐藏模型进行阐释,并从数字水印的生成算法、小波域内数字水印的嵌入算法、小波域内数字水印检测算法三方面,论述了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检测算法的具体计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计算机网络成为信息传输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作为隐蔽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以数字水印为代表的信息隐藏技术日趋成熟。充分了解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的特征,有利于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6.
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信息隐藏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实现多媒体版权保护与信息完整性义务认证的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应用领域,指出了数字水印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信息隐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信息安全的研究和应用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介绍了版权保护中的信息隐藏技术——数据锁定、隐匿标记及数字水印技术;论述保密通信中的信息隐藏技术——数字签名中的阈下信道和Internet上的匿名连接技术,展望了信息隐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信息隐藏的一种技术数字水印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数字水印实现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陈涛  杨峰  陈佳 《教育技术导刊》2010,9(1):150-152
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对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有重大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介绍了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和框架。然后,讨论了各种各样的数字水印算法。分类讨论了数字水印的应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数字水印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信息隐藏领域的隐秘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以最低有效位、离散余弦变换等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几个信息隐藏技术实验。实验主要采用Matlab工具,结合信息隐藏知识要求,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扩展等方面说明了信息隐藏技术的原理。与传统信息安全课程实验设计相比,实验方案设计简单明了,弥补了传统信息安全实验课程中信息隐藏实验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而教育又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本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当引起注意的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面上看,环境问题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过度采伐和消耗自然资源所引发的,其深层根源是人类在自然观上的人类中心论和科技观上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这两种观念支配下的对科技的不合理和无限制的应用,或者说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理念及其支配下的生活方式在起作用。只有进行人类文明的创新,变革指导科技发展的伦理观念,建立新的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才能实现科技、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Copula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金融领域,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投资组合、资产定价等方面,目前已成为解决金融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在传统的利用Copula进行风险价值度量时,没有考虑到Copula结构的变化。论文用变点分析的方法对Copula相关结构进行分析,同时沪深股市为背景进行风险价值计算,得到结果是考虑Copula结构的参数变化进行风险价值测度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网上协同办公日趋重要,工作流技术在协同办公系统中的应用也日益普及。首先介绍了工作流开源产品Jboss jBPM,然后给出了基于jPDL的图形化流程定义工具T-Jdpl的设计与实现思想,最后结合调度运行系统,利用JBPM和T-Jpdl实现了一个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网络平台来支持实施这种网络教学活动。网络教学平台就是利用学校现有的校园局域网,引入Internet技术,通过架设WEB服务器、FTP服务器、MAIL服务器、多媒体服务器、论坛等,再配以多种互联网接入技术,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6.
用英语教学的具体实例 ,简要地介绍了一种灵活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 CAI课件的模块程序  相似文献   

17.
The vastness of the World Wide Web is both its attraction and its challenge. For people with a high-speed connection, plenty of time, and experience with technology, the Web can be a wonderful resource. Unfortunately, most teachers needing instructional resources for their classrooms do not have these assets. LEARN NC was created with this mainstream of teachers in mind, and to a great extent we have made the Web more accessible to them. Although we cannot give them more or faster Internet connections, we can help them make more efficient use of the time they have by making resources easy to use and providing training. We have been most successful when we have been able to “boil down” the content of the World Wide Web into a more manageable form. This requires a difficult balancing 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s much good educational content as possible, we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our resources, but this growing content must be kept manageable and easy to access, or teachers will not be willing or able to use it. As a result, we must continually refine our existing resources. With these refinements, we believe—and our participating teachers concur—that our “one-stop-shopping”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helpful one for teachers and can provide a useful model for educators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开始利用网上已经搜集好的数据,即二手数据.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统计调查中,利用网络搜集二手数据,形成一套新型的调查方法体系,从而满足国家宏观调控、行业管理及公司业务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四年一体"教育实践模式是在师范生就读四年间,构建起从"感悟教师"到"扮演教师"的分段式、分层次的教育实践连续体。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进行整合,是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构建"实践共同体";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可以利用计算机及媒体资源的特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搭建信息通道,提高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但必须重视和解决观念的根本转变问题;组织者、指导教师如何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问题;"人-机-人"的沟通方式缺乏情感互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隐性知识在日本传统手工艺、近代技术变革与当代企业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作为创造源泉,在当今的尖端技术乃至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得到推进。通过研究隐性知识与汉文“素读”“守破离”思想的关系及其在近代技术与企业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中的具体传承方式,可发现日本技术传承的思想与强大生命力均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东方经验主义。如果能将东方隐性知识传承的方法运用于传统和个人知识技术的共有化、显性化、活性化和共创化,应当能对人类生命的丰富、自然和科技发展间的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