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实验成为新的促进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方式,经验与研究表明,数学实验不能只是"指令性操作",数学实验需要学生在思维的牵引下去"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与结果需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说".只有经历了由"做"向"说"的演绎,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实验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达到数学理解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悠久的发展史上,类比推理方法(注:以下简称为"类推法")被誉为科学活动中"伟大的引路人"、"人类认知的核心".而通过数学类推法可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寻求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亦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与之相对应的,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把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作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将猜想引人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既要教证明,又要教猜想."数学猜想是数学理论的胚胎,是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形式.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4.
符号思想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思想,渗透符号意识是学生数学教学的理性回归.通过播种符号,可以启蒙学生"准代数式"意识.教学中通过孕育学生的符号意识、启迪学生的符号思维、催生学生的符号想象,可以丰富学生的符号表象,引领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验是转变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有效路径,但数学实验教学还存在重视知识获取而忽视基本经验积累及思维发展等问题.基于"翻转茶杯"的实验教学分析,笔者认为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以实现知识、经验和思维的同步生长.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应当而且必须祛除"花哨的外衣",回归到学生思维发展的本真上来."为学生的思维而教"应当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育者的自觉追求.由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数学之思"应当是考量高中数学教学的效度哲学.由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显化数学的思想,留足学生数学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地"运思".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留给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学会质疑等方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数学实验是学生"做学思一体"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数学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趣味预习"实验、"微探究"实验、"快乐应用"实验等数学实验模式,能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同样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首先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当前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复习内容传授化,学生无思维之需;复习目标狭窄化,学生无思维之力;复习方法简单化,学生无思维之场的"思维缺失"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知"为"智",经历数学复习的"探究之旅";变"个"为"类",串联数学知识的"逻辑之链";集"木"为"林",构建数学知识的"内部之网";从"表"到"本",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之法"的复习课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过程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思维与方法.数学教学中的"过程教学"应以数学思维与方法为灵魂,整体设计教学结构,组织学生参加整个数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1 奇妙的"微波炉内化"效应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1]为了更好地确立与发挥学生"主人"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关键之一就是要在教学中有效地促使学生的思维实现"内化",产生奇妙的"微波炉内化"效应.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的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的真谛在于引导、在于激励,能激励数学"学困生"热爱学习,引导数学"学困生"学会学习,而首要的就是让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思维水平的情境,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生长.以"做"启"智"的数学课堂,需要给足学生操作、感悟、探讨、体验和反思的时空,充分展现他们的实践潜能和思维潜能,让思维持续活跃,让他们的思维真正"做"出来,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探究"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对教与学都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改进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和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信息技术能提供一种数学实验和其他数学活动手段.  相似文献   

15.
尹汶  晓峰 《辽宁教育》2007,(11):43-44
新课标把培养"数学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会他们如何思考,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给他们以智慧.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要加强数学思考的教学,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落实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的教学目标;克服时下课堂教学形式上"生动活泼"背后掩盖着的学生思维肤浅和思考浅薄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因为数学教师把布置的作业当作学习任务,所以学生就会用对待任务的态度来完成数学作业,从而学生做数学作业的态度变得消极.数学教师可以用合作"究"错活动的方法引导学生做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思维新的生长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为学生积累做数学习题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7.
姜菊 《江西教育》2022,(7):57-58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普遍学情,更要关照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师要基于"学生立场",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和认知风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针对"场依存型"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表征;针对"场独立型"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针对"信息加工型"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解读.数学实验是数学学科育人的重要的载体,数...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是一种理解性学习,学习应当围绕概念的层阶化理解展开,教师要在技术工具上做好创造性的支持.以整数、分数、负数的认识为载体,开发验证型、探索型、理解型数学实验,为学生搭建数学思维支点或模型,引导学生建构"数"概念理解的框架,让静态内容动态化、系统化,进而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抽象"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在教学中,解决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思维之间的矛盾需要设计数学活动,积累基本经验.因此,"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首先要安排对具体材料的操作与实验,获取直接经验;其次,直接经验要内化为数学思考;再次,要对数学思考进行反思与抽象,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公式还需返回生活实际以解决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是一种理解性学习,学习应当围绕概念的层阶化理解展开,教师要在技术工具上做好创造性的支持.以整数、分数、负数的认识为载体,开发验证型、探索型、理解型数学实验,为学生搭建数学思维支点或模型,引导学生建构"数"概念理解的框架,让静态内容动态化、系统化,进而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