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我想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谈一谈,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生命教育视域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生命教育的核心要义;二是小学德育实践有哪些载体,分别是什么形态;三是在小学德育实践体系建设中以什么为核心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张显国 《中国德育》2014,(20):52-53
正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给学校德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成都市石室中学依托成都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生命教育视野下德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初步建构并形成了以生命教育学科课程为核心,以五大类社团课程为主体,以德育常规活动和创新活动等综合实践课程为重要内容,以独具特色的石室文化和石室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资源为补充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核心——生命教育学科课程学校从2006年开始探究生命教育,从认识生命内涵入手,从生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目标三个层面,以生命的三个维  相似文献   

3.
周娟 《职教论坛》2012,(2):38-39,42
旨在探讨生命化德育视野下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提出生命化德育引领下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设置应遵循德育立足生命关怀、为学生生命发展阶段性课题服务、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突出生命教育、入学适应教育、爱的学习与成长、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职业素养教育等教学专题.  相似文献   

4.
童坤荣 《中国教师》2014,(14):82-83
<正>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始终和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目前小学德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小学德育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虽然排在前面,但在小学的课程安排上,常常用思想品德课涵盖德育教育的全部,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教师往往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智育方面,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常常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课堂上不与学生互动,课下不布置作业。由于小学德育课  相似文献   

5.
德育实效性的低迷状态长期困扰着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生命教育视野下,德育与生命的疏离是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因此,高校德育应追求生命关怀的理念,因为生命关怀是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德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呼唤.鉴于此,高校德育应以尊重生命为基本内涵、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终极目标、以激发情感为重要过程、以理解与对话为主要方法,切实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德育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在基础教育工作中都是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孩子永远都是祖国的未来,因此,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并健康成长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但当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德育教学实践内容欠缺、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等。本文就主要探讨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途径,希望对其他德育教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而高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同时要鼓励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其中,高校将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是主渠道,包括"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课程内容,强调生命体验的德育课程实施。家庭德育要树立"能力和道德"并重的人才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社会德育要营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忽视人的生命,以片面的发展代替生命的整体发展.本文在总结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其内涵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并试图构想生命教育指导下德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学理、实践和意识形态三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的存在价值,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未来品德发展规律,从爱国情感、合作精神、环境意识、优良意志和唯实意识五个方面讨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和价值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葛世照 《辅导员》2013,(15):37-39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当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现象,学生停留在课堂上"知"道理,没有跟进课后进行什么教育;学校尽量减少与社会的联系、自我封闭,德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大大萎缩。于是,学生的道德视野在这样的分离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为主要依据,从满足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满足课程改革新的要求、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识字和阅读教学同生命教育有效融合、作文教学合理渗透生命教育、结合实际生活提高生命价值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以加强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为主要依据,从满足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满足课程改革新的要求、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识字和阅读教学同生命教育有效融合、作文教学合理渗透生命教育、结合实际生活提高生命价值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以加强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3.
郭银波 《考试周刊》2024,(14):18-21
文章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赏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强调了小学德育中渗透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小学德育中赏识教育渗透的策略,包括尊重学生差异、重视学生个体发展、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重视良性师生关系的构建、强化生活化德育教学的展开、加强落实德育实践,以此着重阐述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赏识教育的实施要点,以实现小学德育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葛世照 《辅导员》2013,(10):37-39
<正>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当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现象,学生停留在课堂上"知"道理,没有跟进课后进行什么教育;学校尽量减少与社会的联系、自我封闭,德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大大萎缩。于是,学生的道德视野在这样的分离中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举措。从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出发,存在着三种教育模式,即“选择-养成”的德育认知模式、“生命-关怀”的德育情感模式和“生活-体验”的德育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2014,(4):F0003-F0003
枫溪小学前身为思成小学和崇礼小学。创建于1905年。是文化名城潮州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区中心小学。2005年1月晋升为省一级学校。2003年9月,与社会力量联合创办了枫溪实验小学;2008年9月。将原区第二小学并入,成立新的枫溪小学,现已成为枫溪区规模最大、潮州市较有影响力的优质小学。学校致力于优化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使之初具特色。学校针对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先后设计了《构建小学生命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小学德育模式研究》两个校本课题,将素质教育和生命化教育融为一体.全方位构建生命化教育模式。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古代德育中,生命教育"抑"中有"扬";在近代德育中,生命教育"扬"中有"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德育中,生命教育在革命人道主义中发展;在建国初期的德育中,生命教育在继续发展中出现断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中,生命教育面临着褒扬和挑战。要促进生命教育的发展,在德育中必须要避免"整体主义"和"个体至上"两个极端;要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大力继承和弘扬人道主义原则;处理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的关系,同时还应继承传统德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崎峰 《天中学刊》2007,22(3):125-126
主体性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举措。从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出发,存在着三种教育模式,即“选择-养成”的德育认知模式、“生命-关怀”的德育情感模式和“生活-体验”的德育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提出驱动着教育朝着培养学生素养方面发展,德育作为素养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发展道德素养的主要平台之一。因此,教师可以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实施德育。从创设德育环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生活化活动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0.
小学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生理年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人生阅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德育一直存在着众多问题,特别是在途经、方法上存在着突出问题。教育的多样性、德育的丰富性,教育对象(学生)的多变性、成长性及现实生活的复杂性等,要求德育要通过多途径来实施。德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充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完成,切实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