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的.通过对陆上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艺术分析,探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总结出此类纪录片的叙事现状和未来叙事方向.  相似文献   

2.
与法国汉学家沙畹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对应,海上也有一条音乐的"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音乐成为跨越国界、超越语言传播交流文化的媒介。这条路贯穿起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的广阔地域上的音乐文化元素,体现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和精神,音乐和音乐文化不可或缺,要做好"一带一路"音乐的教育、传播与创新,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融合,让音乐融入"一带一路"主题,不断提高海上"丝绸之路"音乐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了契机,同时新形势下汉语国际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宁德地区的汉语传播和文化推广起步晚,成效慢,新时期宁德必须抓住"一带一路"的现实机遇,后来居上,让语言传播为地方文化推广服务,助力福建早日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从国家语言战略、文化战略层面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4.
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是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必要条件。本文基于隐喻对意义的建构功能,以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为例,结合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理论,利用多模态认知分析框架,从思想维度、价值维度和文化维度上分析多模态隐喻对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积极意义。研究发现:在多模态话语中,多模态隐喻能够从观念体系层面反映、建构和传播优秀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促进"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对多模态隐喻的宏观社会维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丰富隐喻对话语意义的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原文化对外宣传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部署,旨在强化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的政策、道路、贸易、货币和民心的交际通途,其中共享文化、互通文明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河南地处中国的中部,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重要省份,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契机,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原文化,讲好河南故事,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将就这一问题为中原文化在"一带一路"语境下的对外宣传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于实现人类文明互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当前湖湘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助力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统筹湖湘文化资源,实现湖湘文化整合传播;发挥湖南传媒产业优势,打造对外传播的湖湘品牌;寻求人类文化契合,减少对外传播中的文...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复合型俄语人才的需求大量激增.基于此,深入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的模式,旨在快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技术"发展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媒介技术史和教育史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试图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找"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规律,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从符号、载体、复制方式和传播特征等四个方面来界定一种"媒介技术"。其次,利用这个四维度的"媒介技术"定义,分析了人类媒介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口传、手工抄写、印刷、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第三,在教育史和媒介发展史提供的大量历史证据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教育的"技术"发展史提示我们,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记录和表达"事实"的方式,并进而引起了学术探索和教育传播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刘进  杨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3):38-49,89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缺乏考核生源质量的有效标准、当地高等教育落后是"一带一路"地区来华留学生质量问题的形成原因。"一带一路"大学排名通过评价当地来华留学生原就读高校质量,能够为招生部门选拔留学生提供一定参考,此外,"一带一路"大学排名还具有"以评促教"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当地整体高等教育质量,进而提高当地来华留学生质量。基于此,以"一带一路"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大学在四大主流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排名表现及其原因。然后以"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本土大学排行榜为研究样本,基于"五类指标+两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多角度对比分析这些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与权重分配。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在主流世界大学排行榜表现弱势、"一带一路"本土大学排行榜总体缺失且不同评价体系各具特色。研究表明:重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绝大多数大学、兼顾"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特色的"一带一路"大学排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是指以"一带一路"政策研究、决策咨询为主要职责的高校智库,能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并起到"二轨外交"作用。我国"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具有以下特征:从区域分布上看,覆盖地域广泛,但以北京和"一带一路"重点省(区市)、节点城市居多;从学科专业类型上看,主要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从建设主体上看,高校独建与多元共建兼有。目前,我国"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建设面临影响力偏低的主要困境。要破解这一困境,需要依托学科建设并做到科学管理,需要协同合作研究并保持相对独立,需要多元传播思想以高效转化成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