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本文从当代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出发,通过对一项二语习得的研究的介绍和讨论,再回到音节内部结构这个根本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在生成音系学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二语习得研究最终证明了空音节核假说及韵部偶向性原则的公理性;二语习得研究应该也能够为当代语言学理论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将混沌学理论应用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扩展了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空间。通过分析混沌学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性,表明混沌学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启示作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仅要对二语词汇进行精细加工、反复练习,把握整体、增加维度,而且应重视母语的作用以及二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侯文 《文教资料》2014,(20):29-30
文章阐述了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装置理论,从语言学的音系学和句法学两方面,结合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对儿童的一语习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二语习得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成为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外语和二语、学得和习得经常可以互换,表示其内涵几乎一致,但实际上外语被包含在二语之中,仍以习得为主,学得被边缘化。本文探讨了该理论中的这两组概念,并对Krashen学得/习得假说提出质疑,之后指出“学得是有意识行为,习得是无意识行为”的说法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难以界定;在外语教学条件下,外语和二语、学得和习得概念应明确区分;无意识习得不可能成为主流学法,而主动的外语学得思想才是我国外语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付超群 《考试周刊》2015,(45):103-104
动态系统理论融合了以往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认知观和社会观,将二语习得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进行研究,从而为二语习得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本文主要介绍了动态系统理论的四大特点及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适用性和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二年级儿童英语单词发音习得情况的实验和观察,发现该年龄段儿童英语单词发音习得过程中常出现省音、替代、增音和鼻音与边音混淆的错误,随着对正确发音的接触,生理机制的成熟这些错误会逐渐消除,儿童的语音体系最终会接近正确的语音体系,因此,自然音系学理论对二语语音习得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注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二语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把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理论引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通过介绍注意理论,阐释注意理论如何在二语词汇习得中起作用,最后提出注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步入成熟期。而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理论及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的研究,指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诞生于对现代主义梦想的幻灭,主要观点是质疑理性,倡导多元视角方法论.文章探讨了其相对主义倾向在二语习得学科的影响,提出在二语习得理论建构中不应走后现代主义带来的相对主义路线,但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中应该积极运用后现代主义带来的开放心态.  相似文献   

11.
曹丽娜  陈红平 《考试周刊》2010,(41):102-103
注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二语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把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理论引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通过介绍注意理论.阐释注意理论如何在二语词汇习得中起作用.最后提出注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时中介语特征理论于研究二语习得中功能语类习得顺序的讨论,在中介语特征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语习得中疑问句式的发展规律,认为二语习得者通过习得某些词汇形态特征,进而逐渐熟悉语类特征,从而成功习得句法层面上的某些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二语习得与语用学的交叉学科,二语语用发展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而二语语用教学也引起广大研究者和语言教师的关注.二语习得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的理论指导了二语语用课堂教学,文中就文献中两种理论指导下的语用教学方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指出语言教师应当在两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语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整理了6大核心期刊在近年(2000-2010)对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对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一、理论背景 音节是音系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古典音系学对音节的研究注重音节的定义和音节结构.在以SPE为理论框架的古典生成音系学中,音段序列本身就是以线性和无层次的结构的形式排列着.在音系表达中,音节基本没有任何结构功能.然而音节在结构音系学中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的非线性音系学对音节结构作了详细的解释,如:CV音系学、特征矩征、自主音段音系学.但是非线性音系学主要还足旨在使用底层表达式对音节结构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英语语音模式》(SPE)的问世标志着生成音系学终于冲破结构主义的羁绊成为了一门崭新的学科。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生成音系学的标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并得到更新,各种以非线性音系为核心的理论学派推陈出新,它们采用独特新颖的多元研究视野,在SPE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9,(5):88-94
现有文献从认知语法、二语习得、语义语用、生成语法等不同视角对汉语话题结构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汉语话题结构的习得研究应考察学习者口语中对二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习得情况和影响因素。汉语话题结构可以在最新语段理论框架下合法生成:汉语话题在主语或宾语位置基础生成,为满足语段不可渗透性条件和使不可解释性话题特征得到赋值,最终移位到CP的标志语位置。  相似文献   

18.
二语习得(SLA)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近40年的发展使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发展过程中内部的争论和外部的挑战,并提出 一要充分利用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推动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类型学中的“蕴含共性”、“标记理论”和“语法层级”等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实证研究运用这些理论对中介语语音和句法的习得特征进行预测和阐释,结果发现:类型学共性对二语语音、句法习得的顺序和困难有较高的预测效度。基于类型学理论的中介语研究,有助于中介语语言学的构建、二语习得研究的拓展和外语课堂教学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中介语理论是二语言习得中一个重要课题,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在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中介语的概念、基本特征、形成原因、石化以及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来探讨中介语理论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