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43):87-88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立意观念,强调学生需要拥有社会发展的学习精神与实践技能。为此,在实际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观念,重视学生发展的综合性。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来讲,图形与几何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图形研究,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故此,文章将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为例,研究与分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学科中,数学作为学生接触的唯一一门理科,会使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同时,数学学科存在较多的抽象知识,学生们在遇到学习问题时,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们需要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文章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对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在各个教学学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尤其是在中职数学课堂上。数学是各学科中的主要学科,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深奥的数学概念、定理、图形以简单、直观、生动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县举行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观摩会,我有幸聆听了市学科带头人黄德忠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一课。黄老师那富有创新思想的讲授,将美孕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感—识—赏—创”的活动中亲身感受数学之美、探索之美、创造之美,从而  相似文献   

5.
韩业成 《黑河教育》2013,(12):41-41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在生活中常常会运用到轴对称图形,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来感受生活,了解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离不开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良好的美感教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他们对美的体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理解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一、认真梳理教材,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一般是有关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貌似无"美"可谈.但仔细梳理教材就会发现,小学数学中的美还是随处可见的. 比如"黄金分割"可以算得上是和谐美的典型,而"圆"就是对称美的楷模.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甚至一个书写准确的符号和数式,一道格式规整的算式;一组线条清晰、结构均匀的图形;一份文字优美、卷面清洁的答卷和作业;一次条分缕析、言之有理的发言……都拥有着数学美.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否则,单凭自身经验强行理解,会感到非常吃力,学习压力很大。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让多媒体课件走进了课堂,使得图形与几何教学焕然一新、更加直观,既增添了活力,又提高了效率,也使数学课堂彰显出独特之美。一、美在激发兴趣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例如,在教学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同时也是一门具有特殊美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对数学中的简捷美、逻辑美、对称美、相似美、奇异美等的感受与鉴赏 ,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调节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 ,还能帮助他们丰富内心世界 ,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去认识数学、喜欢数学、钻研数学 ,进而提高数学思维水平与思维品质 .本文以立体几何教学为例 ,谈一些体会 .1 揭示简捷美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简捷美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美 ,它一方面表现在数学对象的合理简单的表达形式上 ,如 :立几中概念的简单性 ,语言的精炼性 ,图形的直观性 ,符号的概括性等 …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44):63-64
在新课标的带领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领域发展的关键。需要将其提到小学教学的日程中,数学这门学科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连接关系较为紧密,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数学对于人们社会及生活的影响也会较为深远。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带有较强的基础性,需要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样会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实践做铺垫,教师要不断的改革并优化数学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总体教学的效率,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新的需要,并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形成相应的情感。寓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数学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一、揭示数学美,使学生在数学美的欣赏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最主要的是通过对数学对象的欣赏,从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会。数学美处处存在,例如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成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几何中,黄金分割的美、图形对称和谐相似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用数学中蕴含的…  相似文献   

11.
图形变换一般有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图形变换是一种灵活的解题方法。将图形变换方法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形变换特点,避免教学时死记硬背、脱离实际需要等相关问题,有效运用图形变换,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强化训练与转换思维,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转换与解题能力,也提高学生思维灵活度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图形变换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不少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堆呆板的公式和复杂的图形,这是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的精彩、美妙和趣味。其实数学也是一种美学。“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丰富的高尚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一、鉴赏数学美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共同挖掘数学美,欣赏数学美。   1.和谐美   平面几何中的轴对称图形,中心图形,立体几何的球、柱、锥、台等几何体,奇函数以及偶函数的图象,三角公式的对称性等等无一不体现和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培养,而且可以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所以需要对小学数学图形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的美.”由此可见,数学是美的,它并不只是枯燥的几个数字或者图形,它拥有的简洁美、严谨美、和谐美、对称美,都需要我们教师有发现美的眼睛,带领学生去领略和追求它的美.然而,很多数学教师却将数学学习脱离了实际,忽视了它的过程,使学生无法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抽象的教材,越需要教师以数学的艺术来激发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但美的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在我给学生讲到数学美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同样,许多老师也认为审美教育是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内容,而忽视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认为美与数学没有联系。其实,数学课程中隐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感知、欣赏和理解数学美,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美可分为形式美和内在美。数学中的定理、公式…  相似文献   

16.
吴文龙 《家长》2022,(4):183-185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四大板块中,图形与几何相关知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其对未来学习高深数学知识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要求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认知与运用.而要想实现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由此可见,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很高的重要意义,也是锻炼学生对数学图形与...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很多学生反映数学的单调和枯燥,实际上,问题创设的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他们会体味到数学的美和趣味。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数学家普易卡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具有数与形的表象美,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思维方法的奇异美……等等诸多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否感受到了数学的这些美呢?在我进行“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研究的第一次调查问卷中了解到:80%的学生没有感到数学的美,少数学生还感到枯燥,难学;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的学生也很少。美的事物才能使人向往、使人追求。这个调查情况的暴露,使我感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理解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美,也许会燃起学生对数学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不是枯燥乏味,它也蕴含丰富的"美"学元素。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美",教师要做到挖掘数学符号的"美";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美";注重揭示教学情境中的"美";感受数学文化之"美";利用多媒体技术揭示数学中的"美";充分运用教材练习题中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努力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审美的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样就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数学之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知数学自身的美,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育元素,让学生充分感知、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