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语文教学始终要关注三个问题:用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师用书真的只是教学“参考”书.文本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参而不同于教参.出得了教参,入得了文本.就有我们的事情可做.下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进行例说。  相似文献   

2.
教材不会直接告诉你"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内容。通过教材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能够"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需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关系着语文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对话以教材为载体展开,在教学对话生成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什么"决定着"怎样教"。谋定好"教什么",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由于忽视学生具体学情,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频频发生。以"学"为中心,谋定"教什么""怎样教",能让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能让学  相似文献   

4.
李涛 《江苏教育》2012,(31):21-23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最优化"的首要条件。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习惯上是从"教参"的"教学要求"移植过来的。这样做存在危险:降低了教和学的有效性。这是因为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如何从教学要求走向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做:1.内隐性要求外显化;2.操作性要求表现化;3.结果性要求差异化。  相似文献   

5.
正曾几何时,我们语文教师的眼睛中装了太多东西——目中有教材,目中有教参,目中有理论,目中有分数……可偏偏没有学生。"目中无人"的课堂是方向错误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为了传授知识而教,为了考试分数而教,甚至是为了教而教。"目中有人"的课堂才是方向正确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学生的素质发展,为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为了学生"会学"而教。  相似文献   

6.
王燕 《中小学电教》2009,(7):155-155
<正>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  相似文献   

7.
张亚静 《学周刊C版》2013,(21):102-10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线索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的最佳境界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与"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就必然能在传统教学程式上有所突破。为了理顺教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文阅读的锻炼,培养基本的文本欣赏、理解及写作能力。但由于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缺失、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开展不合理等原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的发展困境。实现语文阅读"教"与"学"的有效整合,是摆脱这一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将具体分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阅读"教"与"学"的有效整合对策展开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邱芸 《考试周刊》2014,(95):28-29
"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谈谈对"少教多学"理念的认识和思考:"少教多学"的课堂注重学生主体,教学合一;注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注重教师的引导总结;注重高效的课堂训练。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堂中"非真学习"的现象经常发生。"真学"的前提是"真教","真教"才能让"真学"发生。语文教学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变成学生的同质体,才能建构出"真学课堂",焕发语文教学"真"气象。  相似文献   

11.
"语文走班教学",是为了让教更适应学。自学班的教,则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适应学。自学班学习的四个环节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合作解决问题""自己完善结论"。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设置""学习机制的建立""学习板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在教学中应改变教师简单地用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支粉笔解决课堂教学的现状,大力拓展更大的课堂空间——教师“教”的空间和学生“学”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体现一定深度,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有独特的分析和见解,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度,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3.
"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活动"的阅读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回答"与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后,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二是解决语文学习"怎么学"的问题;三是指导语文教学"怎么教"的方法。解决好阅读教学这三大问题,就是解决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班级重组、断层明显等客观原因,感悟语言文字的能级层次不一、语文素养高下不一等主观因素使语文教学很难在教学之间找到水乳交融的契机,找准互学共进的平台.我们只有立足课堂,凸显教学主体——学生的地位,以"学"为"教"之本,才能彰显语文学科"身份". 一、以学习为核心,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以学为本,得益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让学"思想."让学",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既有自己教的必要,也有自己教的可能.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让学"的第一层为兴趣使然.对学语文有兴趣,是学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少教多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少教多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增强,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拥有多方面的优点,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语文不能死记硬背,需要学生理解、消化、学会应用,很是适应"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契合"少教多学"理念的中心思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否践行"少教多学"理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极为明显的提升。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效率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围绕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表现语文的魅力和品质,在此基础上"教语文"和"学语文",这也是"双线统一"的语文教学的思想核心所在。"双线统一"教学理念强调将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将语文特有的人  相似文献   

18.
"用课文来教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对这一观点在理论上是完全认同的,如何践行,我从来自台湾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受益匪浅,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一、课程目标意识有多强,课堂效益就有多高 课程目标意识,通俗点说,就是老师非常清楚语文课要教(学)什么、教(学)到什么程度、设计哪些教学活动和环节来完成所教(学).课程目标意识的强与弱、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目标实施的合宜、有效,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虚以及师生教学生活的苦与乐.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在学校各科教学中应该算是一个"老大难",而语文作文教学更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害怕教作文,学生害怕学作文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始终要关注三个问题:用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师用书真的只是教学“参考”书,文本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参而不囿于教参,出得了教参,入得了文本,就有我们的事情可做。下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进行例说。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的人物和环境做第一次直接的描写。其描写人物出场,历来受到高度赞誉。“讲授中应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重点,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教参“教学建议·三”)。“宝玉出场”其实是落实上面“教学建议”的最好的材料,只可惜教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